试论数学文化如何走进数学课堂

2020-12-23 06:59黄金萍
成才之路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数学文化数学思想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文化强调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探究数学,注重数学的文化意义。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由来,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发现校园中的数学文化,发现历史知识中的数学文化,发现动手操作中的数学文化,发现课外活动中的数学文化,在数学文化的熏陶下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文化;课堂教学;数学思想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0)34-0115-02

数学文化强调从文化的角度深入探究数学,注重数学的文化意义。数学教师要运用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观点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将数学的发展和形成展示给学生。要想使数学教学与数学文化有机结合,教师就要在课堂实践活动中传播数学文化,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理解数学的思想、热爱数学,在数学文化中寻找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本文结合教学经验探讨数学文化走进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了解数学知识的由来

数学的历史悠久,了解数学的发展进程,能让学生看到人类文明脚步的行进痕迹。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知道数学知识的来源与出处,从而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如在 “年、月、日”的教学过程中,如果让学生直接学习一天有24小时,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个月……这样的学习过程是比较枯燥和机械的,学生的记忆未必深刻,学习效果也未必理想。所以,教师可以从数学文化着手,先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大小月份的来历,人类最开始的计时方式,计时工具的演变过程……使学生开阔视野,了解历史,在不断的讨论碰撞中很自然直抵数学的文化层面。这样,“年、月、日”的相关知识就会很自然地被学生接受,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二、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是相互关联的,学生通过不同学科的整合学习,可以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有生机、有活力。如教学“生活中的数”时,教师要结合课本插图,创设看图、说图的对话情境,引导学生有序观察并数出图中各种物体的个数,从课本插图到数生活中的物体,再从生活中数数回到数学课本,感受十以内的数字概念。同时可联系古诗词,让学生感受数的有趣,如“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简单的数字描绘,不仅表现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还有利于学生掌握数量和序数含义。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能使数学学习不再枯燥,让学生感受丰富的数学文化。

三、 发现校园生活中的数学文化

青少年学生的思维和思想都在不断发展中,需要教师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引导。如果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跟上后续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的教育方式要贴近生活。校园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将生活作为教学素材,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知识。例如,在校园中,教师可让学生寻找数学文化:墙上的画像,有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还有一些实物的形态渗透着数学文化和数学知识如红领巾的形状、篮球架子,还有足球门的设计形状等。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规律,体会数学文化,从而提升数学学习兴趣。

四、发现历史知识中的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不仅存在于课本中、习题中,它是无处不在的。只要用心去感受,就能发现生活实践中的数学文化,就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将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如在教学“购物”内容时,笔者先把不同面额的人民币呈现出来,先让学生认识钱币,然后学习如何用人民币购物。这时候有学生提出疑问:“钱”是什么时候产生的?教师顺势播放短视频《“钱”的产生和演变》。于是学生知道“钱”最初是用来进行商品交换的,“钱”是实物形态的,可以是动物的皮,也可以是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学生就了解到钱的演变就是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的演变过程。商朝的货币就是以贝来进行交易的,在字典中也可以看出与钱财和价值有关的字,大都有“贝”。在交换商品越来越频繁的情况下,货币需求量大增,海贝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要,于是人们用铜来制造货币,因此人工铸造的货币开始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了解了从古至今的购物方式区别以及货币的演变。这些知识在某种角度上也是数学文化的体现,可以開阔学生视野,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

五、发现动手操作中的数学文化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在摆一摆、画一画、折一折中去主动了解数学知识。教师要合理设计数学教学内容,设置必要的操作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数学、懂数学、体验数学,给学生一个直观了解数学的机会。比如在认识圆形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个圆形,可以借助工具,也可以直接画。这样学生就会发挥创造性思维,用各种办法画出圆形,同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车轮是圆形的?要是三角形的或者正方形的会怎么样呢?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事物,多途径思考问题,并体会其中的数学文化,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六、发现课外活动中的数学文化

好动、活泼是青少年学生的天性,他们喜欢室外活动,在室外渴望游玩与参与活动,挑战新奇的事物。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多组织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让学生每天分享不同的活动中显示出来的数学问题,感受其中的数学文化。也可以让学生养成写观察日记的习惯,比如观察家中一株植物的成长,并以数字的形式记录相应的数据,让学生在记录和探索中寻找数学乐趣,开发数学文化价值。数学文化价值不仅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还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从而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之后,教师可以在课外活动中通过传统的剪纸艺术引导学生进行体会和感受。在课外剪纸活动中,学生能够将各种各样的图形、花样裁剪出来,这样学生的意识和观念就被带入了具体的文化氛围中,在头脑中勾勒出各种物体的形态,从而深化对“观察物体”的认知。

总之,在数学学习中学生经常会看到数学文化的身影,因此,教师要积极在数学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由来,了解数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发现校园中的数学文化,发现历史知识中的数学文化,发现动手操作中的数学文化,发现课外活动中的数学文化,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孙德泉.数学文化视角下高考数学问题研究[J].中学数学,2019(21).

[2]张辉蓉,冉彦桃,张桢.教师数学文化素养的内涵与特征分析——基于数学文化课例的解读[J].数学教育学报,2019(05).

[3]杨玉兰.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D].河南大学,2019.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构建小学数学文化课堂的实践研究”(编号:Fjjkxb19-719)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黄金萍(1977-),女,福建泉州人,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数学文化数学思想小学数学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