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的策略探析

2020-12-23 11:25朱晓璀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3期
关键词:创造力小学生教学模式

朱晓璀

小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学习汉字、学会阅读等,更需要教会学生学习与语言相关的诸多知识。所以,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有教科书上的教学知识,更需要包含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知识。由此可见,在小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无疑以小学语文教学最为简单。为此,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策略进行了以下阐述。

一、自由创造力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意义

(1)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思维能力。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向学生传授语文课程知识,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最终目标,并没有对小学生的自由创造能力予以高度的重视。所以,以往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十分不利,并且与当前的教育理念不符。针对现阶段的教育事业而言,其教育理念是为了培养综合全面的创造性人才。所以,教师应当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由创造力的培养,教师应当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挖掘学生的學习潜能,让学生逐渐具备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能力,首先应当注重对学生想象力与思维能力的提升,并且应当以此为基础来加强学生的自由创造能力。

(2)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素质教育是现阶段的教育教学理念,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当转变自己以往的教学观念,摆脱应试教育所带来的不良影响。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对小学生自由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但要转变以往落后的教学模式,更要达到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由创造力,也就是使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进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有着非常大的作用。并且能够使学生将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内化,还能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效率。所以,加强对小学生自由创造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二、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有效策略

(1)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设立教学情境。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摒弃以往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课堂中心”的教学模式,并在课堂中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展现出来。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应使学生能够大胆发言,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且能够大胆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创新、勇于创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设立教学情境,往往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带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语文知识,促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使学生通过教学情境联想到其他事物,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例如在课堂上教授学生学习“用词造句”知识时,教师可先给学生进行示范,并且用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将句子的内容表达出来;然后再将课堂的中心还给学生,让学生组队进行“用词造句”比赛,之后再进行交流与讨论;最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内容,对学生的句子进行评价。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小学语文教学如果单纯按照教科书里的内容进行教授,往往知识有限、固定、乏味,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与独立思考。同时,以往的教学方法也比较单一,并且固化,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热情。所以,教师在课堂中适当改变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有利于培养小学生的创造力。

(3)及时有效评价学生的作业与回答。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比较爱表现,被赞扬,也比其他年龄阶段的学生更想得到他人的认可。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应多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且对小学生的作业和回答及时给予肯定,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比如教师在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时,只需对作文题目拟定一个大概方向,然后让学生自己拟提进行写作。在对学生的作文进行评价时,教师可以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作文题目新颖的学生进行表扬。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有利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有利于为我国未来培养更多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才。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要的。

猜你喜欢
创造力小学生教学模式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