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战“疫”形势下智慧社区体系架构完善的思考

2020-12-23 05:44朱亮唐亚平王正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1期
关键词:社区治理

朱亮 唐亚平 王正

[摘    要] 2020年伴随春节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作为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战考验了国家和社会的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面对疫情,全国各地社区涌现出一批好经验好做法,同时也暴露出很多不足。本文在调研分析各地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有效的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智慧社区体系架构的完善思路,旨在对未来智慧社区的建设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 社区治理;新一代信息技术;智慧社区体系架构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1. 072

[中图分类号] C91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21- 0164- 02

0      引    言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新目标,强调要“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推行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要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社区作为城市治理的最小单元,处在此次城市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线,肩负着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重要责任。

1      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区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

此次基层社区疫情防控形势严峻、任务艰巨,信息技术防控显现出了巨大威力,以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5G、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各地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得力助手。

“互聯网+社区”打造基层战疫服务新利器。各地社区以“线上+线下”的双网模式组建战疫行动网,有效减少了人员接触,降低了交叉感染传播风险。比如:南京市栖霞区充分发挥“掌上云社区”平台建设基础优势,面向1041个云社区微信群中的近20万名辖区居民,实现了疫情防控广泛动员“零障碍”、实时告知“零距离”、一键联动“零时差”,数万名的区机关、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志愿者深入全区每一个角落,真正做到了第一时间动员、第一时间反映、第一时间行动;武汉市“武汉微邻里”小程序作为武汉社区服务平台,可自动定位到居民所属社区,居民可以进行肺炎自查上报、在线问诊,有效协助社区完善发热患者发现和运送机制。

大数据技术支撑“社区大脑”拨开疫情传播迷雾。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各地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手段,通过疫情溯源和监测,疫情态势研判和预测预警、疫情防控部署以及对社区流动人员的监测统计,有效支撑社区对疫情的提前防范、精准施策。比如:上海市黄浦区半淞园路街道依托“社区大脑”汇总辖区各条线防疫工作数据,绘制出突出人员和重点区域管理的“电子作战图”,为半淞园路街道防疫指挥部提供了清晰的重点关注人员点位、返沪人员分布、居家隔离人员点位、小区管理点位、园区和写字楼管理点位、重点沿街商铺等信息,对社区人员出入、居民家庭消毒、重点人员管控、家庭需求等进行及时监测,让疫情防控排查更智慧、更有效。

物联网非接触式技术手段助力社区高效安全战疫。疫情期间,社区人员位置、健康状态等信息采集工作以及非接触式社区服务变得十分重要。为了解决人力参与度高、重点人员监管难、交叉感染风险大等难题,物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非接触式疫情识别、自动采集和远程监控,贯穿于疫情的防、查、控、管、治等环节,有效发挥了“技防”优势。比如:通过在疫情防治小区的出入口部署非接触式热成像人体测温、人脸识别门禁、智能门锁等物联网设备,帮助社区实现安全高效的封闭式管理;通过在小区部署“智能物流柜”、“智能外卖柜”和“无人超市”等非接触式新零售设备和服务,有效防止收银人员成为超级传播者。

“5G+”和“AI+”等“黑科技”成防疫好帮手。疫情发生以来,5G网络在实时直播、远程会诊、远程办公、远程教育、机器人、热成像等领域大显身手,为防疫抗灾做出贡献。比如:5G+AR/VR技术让数亿遍及全国的“云监工”在家见证了火神山、雷神山两大医院10天建成的中国工程奇迹;5G疫情防控无人机出现在社区、街头、沿江滩地、建筑工地等巡查区域,远程实现了视频监控、空中喊话、体温检测等功能。基于AI技术的智能测温、语音机器人、医用机器人、智能无人机、影像AI辅助诊断等也在疫情防控中初露锋芒。依托AI人脸识别技术,社区业主、访客或其他人员等在社区的活动轨迹都可以被精确跟踪、回溯,从而能更快找出密接人员并立即告警物业人员及时处理。

2      疫情大考之下暴露出当前智慧社区建设的不足

在疫情大考下,有的社区已建的智慧平台基础较为扎实,技术集成、数据全面,为社区重点人员高效排查等疫情防控工作发挥了有效作用。而绝大多数社区的信息化基础较为薄弱,在关键时刻无法发挥作用,暴露出应用孤立、信息僵化等“不智慧”的问题。

目前来看,主要是社区数据资产呈现“少、散、乱、难”现象,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层管理、运行决策、指挥调度等环节上还远未能形成数据驱动、智能运行、内生治理的智慧社区可持续发展路径,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快速多变的智慧社区建设需求。

数据少。数据实时采集能力不足,没有充分利用物联动态感知等全新的数据采集方式;面临数据流通“只上不下(基层上报多,上级下沉少)”,社区基层治理服务缺少数据支撑;平台数据多样性不够,缺少动态数据和社会数据等。

数据散乱。“条块分割”“系统孤立”等依然是当前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最大挑战,同时由于缺乏共享开放机制,带来数据多头采集、难以整合汇聚等问题,导致面对重大疫情时面临指挥调度混乱局面。

应用难。当前,城市数据运行展示为主,且过于注重顶层宏观支撑能力,在基层治理技术手段等方面有所缺失。同时,平台组件化及智能化应用支撑能力较弱,在社区决策、智能预警、未来发展推演预测等方面能力不足。

3      关于智慧社区体系架构的完善与优化建议

针对此次疫情防范的社区治理响应,本文结合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智慧社区体系架构的完善与优化建议(参见图1),希望能够成为未来智慧社区建设常态,为各地智慧社区的优化提供参考。

基础设施层融合感知、传输、存储、计算于一体,共同形成支撑智慧社区建设的智能信息基础设施,是智慧社区服务和管理的依托和载体。其中,“云”和“网”的建设基于市级或区级智慧城市建设的统一部署;无所不在的终端感知设施覆盖社区、小区和家庭层面,通过信息采集识别、定位、传感器、摄像头等多种自动感知设备的部署,对社区中的人、车、犬、物、建筑房屋、道路、环境、公共设施、事件以及民生服务信息、企业信息等要素进行实时动态多源感知和监控管理,且一次采集、多方共享,为社区智能化运行、内生性治理提供准确多样化的的数据基础。

支撑中枢层是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数字孪生城市模型平台和应用赋能平台之上,依赖市级或区级建设内容,通过数据规范和接口服务,接入相关平台,支撑社区智慧应用服务,并与上级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应用赋能平台分两部分内容,一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核心使能共性技术能力的构建,对外提供文字识别、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视频解析、知识图谱、分布式计算等能力;二是基于底层数据的共性应用组件构建,对外提供統一无差异的信用服务、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等能力。

智慧应用层,强化居民意见反馈与在线交流渠道,鼓励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打造“互联网+社区”大生态圈,形成基于信息化、智能化社会管理与服务的社区现代化治理模式。打造智慧化的“社区大脑”,加强社区层面应急处理能力,充分利用市区智慧城市服务平台,打造政务办公和服务、健康管理、养老助残、生活辅助、社区教育等社区自助服务,推广社区智能“微菜场”等商业应用;基于对社区居民生活数据的多源感知和挖掘建模,不断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实现政务服社区管控、公共服务、居民生活服务及自治互动业务的主动化、人性化、数字化,全面提升居民社区生活体验。推动小区智慧化建设,构建基于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的小区管理体系,实现人、车、物、犬、事件的信息实时感知,并映射到数字孪生模型平台,做到提前预警、高效应对。

4      结    语

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如果每一个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位置轨迹等都能被实时精准掌握,每一个流出人口都可以被精确定位,也就是每个人、每个物体都可连接且能溯源,那么这次疫情处理起来会更加井然有序,这就是智慧社区治理的价值,尽管这样的目标在目前看来些许显得有些宏大。

主要参考文献

[1]葛龑奇. “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治理模式探索[J]. 中国管理信息化,2020,23(4): 205-206.

[2]乔俞豪. 基于物联网的智慧社区管理系统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 2017.

[3]马磊.智慧城市社区信息化解决方案——智慧社区规划方案[J]. 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240-241.

猜你喜欢
社区治理
城市社区参与式治理研究
小城镇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研究
服务型政府视域下优化“三社联动”机制问题探讨
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困境探究
依托社区学习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心理建设:社区治理新方向
社区组织治理能力提升之道
试析社区治理中提高居民参与度的台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