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文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

2020-12-23 05:44徐婷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1期
关键词:路径研究高职院校

徐婷

[摘    要] 信息化与教育的融合是未来教育,特别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信息化教学的根本则在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高低,本文在梳理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本质内涵的基础上,总结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路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信息化设计能力;路径研究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20. 21. 096

[中图分类号] G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20)21- 0224- 03

1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内涵

1.1   本质内涵

目前,关于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内涵有技术说、目的说和综合说三种主流观点。三种主流观点分别从技术操作层面、能力培养与提升价值层面和价值判断与事实界定层面阐述了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本质内涵。在以上学说的研究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本研究认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指教师在现代化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借助现代化信息手段,融合各种教学资源和教学媒介,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综合能力。

1.2   构成要素

(1)技术手段和知识检索获取能力。信息化教学大背景下,需要教师时刻保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自身使用先进的教学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同时对于海量的网络教学资源,教师还应具备辨识、筛选的能力,于此同时,如何在各种信息化平台或软件中合理搭建资源,也是现代教师需要掌握的基本功。

(2)课程开发设计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不单单是技术手段的运用,更重要的是课程开发设计能力的相应调整,这包含着对课程内容的选择与重组,传统的章节式的课程内容安排与信息化教学的宗旨理念有着巨大的差异,如何让课程内容既基于课程的本质属性,又适应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新变化,是教师应掌握的核心技能。

(3)应用创新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还要考虑到教学方法、课堂实施和角色定位等教学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可操作性,信息化教学对师生的角色定位、教学方法以及课堂的组织实施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如何应对新的要求创新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是教师面临的新挑战。

1.3   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1.3.1   信息化教学设计要着眼于“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

信息化教学设计需要依托创设情境加以实现。而在创造情境时,教师一定要注意情境要围绕明确具体的任务展开,要使学生能通过情境认知问题,并且通过情境所设置的类似的认知体验,产生对问题主动的探索兴趣,在探索中体验学习乐趣,培养学习兴趣。这样的情境设计才具有引导性,如果忽略了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这两个原则,为情境而情境则违背了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本质和初衷。

1.3.2   要注重信息化工具和信息资源的多样性

信息化教学离不开教学工具的使用和信息资源的支撑,而在选择信息化工具和信息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可获得性和接受意愿程度。信息化工具选用时最好能迎合学生的日常使用习惯,而为学生提供的信息化资源的呈现形式最好也是学生所喜闻乐见,过于传统和死板的信息化资源,不利于抓住学生眼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3.3   鼓励合作学习

信息化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是非常常见的。通过小组学习,每个学习者都会扮演一定的角色,承担一定的任务,在协作中,学生间会共享他人的知识,共同探讨问题,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完成了学习者身份和意义的双重构建,是互赢的学习模式。因此,在信息化教学的设计中,教师应积极引导,鼓励团队合作的学习方式。

2      信息化教学能力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2.1   教育信息化是职教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化已经在全世界各个角落为各行各业带来了新的生机,教育信息化的概念也应运而生。2016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都将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教学水平作为目前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信息化教学是未来教育的大趋势,更是职业院校未来发展的着力点。

2.2   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教师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动力

教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于,老师自身的年龄在不断增长,但是学生却一届比一届年轻,教师如何跨越年龄差异,让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有认同感,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及能动性,信息化教学为此提供一条非常好的途径。教师合理地使用信息化手段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能让文科专业枯燥无味的知识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现出来,学生爱学,教师自然爱教,形成良性互动后,对于教师不断打磨自己课程,提升教学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3   信息化教学是学生提升學习兴趣和能力的捷径

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学进程只能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学习进度,无法做到按照学生认知水平、个人基础进行个性化的教学安排。而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通过网络资源可以打破学习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利用碎片化的学习资源和形象生动的资源形式,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学习趣味性和自主性。此外,信息化教学以“导”为主,逐渐弱化“教”的作用,教学开展以学生为中心,教学过程着重引导学生如何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分析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慢慢累积了学习技巧,提升了自学能力,信息化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3      高职院校文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现状

3.1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随教师年龄呈现显著差异

2018年赵敏之主持的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教育大数据动態学习分析的高职智慧课堂构建研究”,针对全国19个省区、2个直辖市、23个高职院校的教师发放了2 000多份有效样本,从样本数据分析看,35岁以下教师比45岁教师在信息技术使用行为方面的得分差异显著,年轻教师的分值显著高于岁数较大教师。年轻教师在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和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上都要强于岁数较大的教师。

3.2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普遍短板

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信息化教学的核心,只有符合信息化要求的教学设计,才能让信息化教学真正得以实施。但是由于绝大部分高职教师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了解和运用能力的不高,教学设计不足,致使课堂活动中无法融合各种信息化元素,无法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没有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作为支撑,教师和学生都无法将信息化教学常态,无法真正从信息化教学中受益。因此大力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比单纯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更为重要。

3.3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落实能力有待提高

信息化教学能力包含信息获取采集和对信息资源的加工整合能力两个方面。经过近年的大力推广和培训,高职教师信息采集获取能力有明显提高,但是大部分高职文科教师的信息化还停留在PPT和微课等简单的手段运用上,而对于采用更直观、更先进的技术上明显不足。同时,根据自身课程性质,合理综合运用信息化资源的整合能力,更是教师们普遍未能掌握和解决的主要障碍。

3.4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方式常态化的动力不足

2020年特殊的疫情情况,几乎让职业院校所有教师都参与到了线上教学,同时也助推了信息化教学的全面落地,但是在使用信息化教学手段进行线上教学时,教师普遍反映教师在获取资源、制作资源、整合资源以及平台学生作业批阅上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付出,其辛苦程度远远超过了线下传统教学,但是很多学校没有重视老师的信息化课前准备的巨大付出,激励机制不到位,致使很多教师将信息化教学方式常态化的动力不足。

4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路径

4.1   学校教师双方应共同做好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规划

为适应今后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趋势,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未来一项重要的、亟需提升的专业职业能力项目。无论是新入职的教师,还是有丰富授课经验的老教师都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所授课程的性质,选择针对性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相关培训,而且要把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作为一项长期规划来对待,不能期望一两次的培训能够完成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的提升。

4.2   构建教学共同体,发挥教师间互帮互助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教学共同体是指教授相同或相关科目的教师组成的一个教学团体,教师可以在团体内部进行各种教学资源的沟通和分享、教学手段的研究与交流,同时合力针对教学资源进行梳理与整合,合力对课程进行信息化设计。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对课程的设计难度和工作量远远大于传统教学方式下的课程设计,局限于老师个人的精力和技术水平,单打独斗往往很难做出出色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而通过构建教学共同体,不仅有利于资源的共享,同时也能集中集体智慧的力量,打造出好课、金课。

4.3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考核及监督机制

信息化教学是一个完整的闭环,其中如果只一味地强调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的设计能力,而在考评体系中没有加以体现的话,无法让教师感受到信息化教学改革的紧迫性。同时由于信息化教学能力设计的提升本身是一个艰巨的、漫长的过程,如果没有监督考评机制的支撑,也无法真正长久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因此信息化教学的完整闭环,要求建立起对教师信息化考核的专业指标体系,让考核指标体系发挥指挥棒的作用,通过信息化考核体系认可教师的付出,同时调动更多的教师更大程度地使用信息化教学,提升自身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4.4   系统地开展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对教师进行信息化的相关培训,但是从目前的培训效果来看,任务式的、集中性的信息化相关培训在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和提高教师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方面作用不显著。信息化教学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每位教师在应对这个系统工程时存在的问题及短板会因个人、课程性质、学校信息化环境等因素而有所不同,所以科普性质的信息化培训针对性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老师的需求。因此,在培训前应该摸清教师的实际需求,分层分类制定培训计划。此外,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能力要求,一劳永逸的培训是不存在的,各个学校要把教师信息化能力的培训常态化,做到通过相关培训,对教师持续不断地进行信息化最新动态的输入。

主要参考文献

[1]宗晓倩,汤慧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5(28):142-144.

[2]赵学瑶,赵敏之,孙影.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J].教师教育,2018(16):41-46.

[3]付梦晨.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报,2019(3):34-37.

猜你喜欢
路径研究高职院校
哈尔滨新区对外开放路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高校校企合作中构建第三方平台的路径研究
保定市基于PPP模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径研究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