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案导读 以图导思 以例导用

2020-12-23 04:24郑向娜
求知导刊 2020年46期
关键词:导学案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方式也在不断改变。然而,任何教学理念的真正落实都需要课堂教学的有效配合。因此,全方位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助于推动学生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本文主要从导学案、思维导图和实际案例三个方面来探究小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学案;思维导图;实际案例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46-0069-02

引 言

导学案指的是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编制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在语文教学中使用导学案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文章;思维导图是一种实用性的工具,将其引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拓展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思维广度;实际案例在教学中的应用频率很高,能够促进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力的提升,增强知识的实用性。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这三种方式的相互配合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改善教学成效。

一、以案导读,引入导学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1.精读课文内容,编写导学案

导学案中包括学生学习的内容、目标及流程,这些都可以作为指引学生自主探索、强化学生阅读水平的“指示图”。同时,导学案也有引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功能。这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三维目标的完成为目的,能够促使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充分激活自己的思维,从而使他们学会阅读、学会学习,在掌握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提升创新能力。将导学案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有效地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使课堂变得更富有逻辑,并以此大大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强化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编写导学案前,小学语文教师应掌握课程目标,全面阅读教材,并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顺序调整和创新,分析解读每节课内容的难点和重点,同时在此基础上编写出遵循小学生学习规律的导学案,并将导学案应用于小学阅读教学中[1]。以编写梁启超所写的《少年中国说(节选)》这篇课文的导学案为例,教师应先对文章的内容,以及梁启超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等进行查阅和了解,并将其中对理解文章有帮助的内容进行筛选和重组,然后将筛选出的资料融入导学案中,为学生理解文章打好基础。

2.引入导学案,促进文章理解

在导学案中,语文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的三维目标来确定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时需要达到的目标。这不仅包括对句子、词语、文章结构等基础语文知识的掌握,还包括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还以《少年中国说(节选)》为例,教师应通过该篇文章的教学来强化学生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爱国之情及社会责任感,并且促使学生发自内心地产生对革命前辈的尊敬、崇拜之情,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成功渗透德育元素。

同时,在课前准备的导学案中,教师也会将学习的流程告知学生,包括课堂教学的时间安排、课堂教学包括哪些环节等。这有助于学生在课前为这篇课文的学习做好书本材料及心理准备,并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以提升课堂学习的效率。在正式讲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将导学案与学生的书本并用,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教师可以根据导学案上所写的课堂教学流程来进行教学,并根据课堂进展情况随时调整教学安排,使课堂教学达到稳重与灵活相结合的良好效果。

可见,在将导学案与小学语文阅读训练相结合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更充分地把握教师的教学节奏,与教师进行配合,调节自身的学习状态,并在听讲过程中关注重点和难点,从而使自己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更加专注,以更加高效的状态挖掘文章中的信息,优化对文章信息的接受效果。在閱读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主动思考和理解文章的含义比教师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自主思考的习惯。

二、以图导思,使用思维导图拓展学生思维

1.课前使用思维导图,查阅整合语文资料

思维导图也叫概念地图、树状图等。简而言之,就是将文章中的信息分成组块,而后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将组块之间的关系呈现出来,建立有利于学生思考、阅读的规律,从而强化学生思维的逻辑性。这种工具能够使学生在头脑中自主整合与课文有关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增强学生的记忆,最终提升其学习效果。思维导图能够将学生的思维变得形象化,其中包含着的文字和图像,能以层级图的形式展现学生的思维。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学生阅读记忆的规律,可以开启学生大脑的潜能,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讲授《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这篇课文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就可以将思维导图与文章的内容联系起来,使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生动、直观、形象,促使学生迅速把握文章的相关背景和所要表达的思想。在进行课前预习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以下三个任务:第一,观看《动物世界》等纪录片中关于猎豹的内容,了解猎豹这种动物的生活习性;第二,查阅与猎豹相似的野生动物的相关信息,并与猎豹进行对比;第三,将所查阅到的资料制成思维导图,并在课堂上展示。以这三项工作为基础,在课堂汇报中,学生不再死板地朗读自己摘录的文章和材料,而是在深入思考的基础上制作思维导图,并向教师和同学进行介绍、讲解。

思维导图的制作包含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归纳总结的过程,整合效果比传统的提问好得多。这种方式能够创造性地转变语文课堂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思维含量,从而打造高效率的精品小学语文课堂。

2.课上应用思维导图,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思维导图不仅可以应用在数学等逻辑性较强的科目教学中,也可以应用到语文课堂上。每一篇文章的背后都有浩如烟海的资料,外延巨大。小学语文教师很难做到在有限的课时内,在充分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拓展学生思维的深,而思维导图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不仅能够促使学生主动查阅资料,思考与课文有关的背景、典故,还可以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2]。

例如,在教学《红楼春趣》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了课文之后将文中的人物关系梳理出来,并将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简洁化、直观化,制成形象的思维导图。直观简洁的思维导图不仅有助于降低文言文的理解难度,使文章的脉络更加清晰,也能使文言文学习变得更有趣,从而拉近学生与语文知识之间的距离,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

思维导图是一种正在被教师与学生广泛接受的教学策略,它不仅能辅助教师创新教学设计,也能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思维导图也便于提升学生在课后的复习效率。此外,使用思维导图也有利于师生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与结合点,从而在课堂上碰撞出思维火花[3]。

三、以例导用,通过实际案例增添课堂趣味

1.使用实际案例,增强知识应用能力

要想真正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素养,仅仅依靠理论教学是不够的。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使用多元化的措施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实际案例的引入不仅可以将课本中枯燥的文字材料变得形象化、具体化,降低学生理解书本知识的困难程度,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更多地使用所学到的语文知识,真正使学生爱上语文、会用语文,从而达到丰富学生语文素养、拓展学生知识面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中的《父爱之舟》和《慈母情深》两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分享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并借助演讲等方式来提高课堂的活跃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使他们回忆生活中与父母相处的时光,并选择其中印象深刻的片段和事件与同学分享。这些实际案例的引入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达成新课程改革所要求的三维目标,在树立学生价值观的同时也增强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将枯燥的课文变得生活化、立体化,真正地让学生接受了课文中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生活中,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2.结合案例与情境,打造立体教学

案例教学一直是被师生广泛接受的一种教学模式,将实际案例与生活中的具体情境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现案例中的场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沉浸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多种感官接受语文信息,进而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4]。

例如,在讲授《北京的春节》《腊八粥》等与传统节日相关的文章时,教师可以引入中华传统节日的相关案例来进行教学,运用有趣的案例来吸引学生关注教学内容,并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又如,在开展以“家乡的风俗”为主题的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引入实际案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增强学生对写作的积极性;在开展“同读一本书”的口语交际活动时,可以应用实际案使学生之间进行充分的沟通与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总之,具体案例的引用,有利于增添语文基础知识的实用性,并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

结 语

总而言之,以案导读、以图导思、以例导用这三个方面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手段。将导学案、思维导图和实际案例与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是创新语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用导学案引导教学流程的推进,用思维导图拓展小学语文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利用实际案例来引导学生将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实践,能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在创新小學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利用好这三种方式,并找到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做到三种措施相互配合,同时引入其他的手段来创新教学模式和理念,最终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谢智群.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导学案实施[J].江西教育,2019(33):61.

蒋源.探析小学语文导学案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J].华夏教师,2020(01):52.

王雪.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42-43.

李万奎.谈如何让创新之花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绽放[J].中国校外教育,2020(14):112+114.

作者简介:郑向娜(1988.4—),女,山东日照人,二级教师。

猜你喜欢
导学案思维导图小学语文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