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助力精准脱贫存在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2020-12-23 04:21周久贺
当代农村财经 2020年6期
关键词:解决路径精准扶贫民营企业

周久贺

摘要: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民营企业作为我国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吸纳本地劳务、改善基础设施、开展技能培训等形式,为贫困地区困难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突出贡献。本文总结了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形式,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 精准扶贫 解决路径

民营企业具有人才聚集、管理高效、信息汇集、创新意识强的优势,是参与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过去几年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结对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开展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捐赠扶贫等,为加快精准脱贫做出了积极贡献,已经成为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形式

(一)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扶贫

贫困地区的农村发展特点,决定了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形式就是发展特色产业扶贫,通过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为参与企业的贫困农户提供技术、资金和信息服务,逐步强化民营企业与贫困农户的帮扶关系,有效解决贫困农户生产规模弱小、层次低下、效率不高等现实问题。

近年来,广大民营企业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公司+基地+贫困户”等模式,积极推进农村产业组织化经营,逐步实现小农户与大市场的有机衔接,不断促进贫困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势逐步向产品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进行转换。通过扩大企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产品质量、降低企业发展成本,不断培育农村特色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增进企业市场能力的同时,不断提升贫困农户的增收能力。

(二)人尽其用,吸纳本地劳务扶贫

就业是民生之本,直接维系人民群众的生活来源。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也是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形式之一。我国各级政府为引导社会力量助力脱贫攻坚,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对精准扶贫中有突出贡献的民营企业进行龙头企业认定,其中一个重要条件就是企业能够大量吸纳所在扶贫地区的剩余劳动力。

在过去几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中,就有相当一批民营企业在招收员工的过程中,优先选择本地农村贫困地区的劳动力,尤其是扶贫重点村屯的贫困劳动力。尽管近年来广大民营企业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的不利影响,企业效益出现了整体上出现了一定的下滑,但是大多数民营企业基本都能够坚持不裁员,即使在裁员的情况下,也坚持保证农村地区的贫困劳动力不裁员。

(三)立足实际,改善基础设施扶贫

公共基础设施落后,是制约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也是国家推进精准扶贫战略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难题。目前贫困地区通行难、吃水难等公共基础设施问题的解决,依然是广大困难群众最为急迫的现实需要。因此,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一个重要举措,就是帮忙贫困地区实现公共基础设施改善。民营企业家更加注重资金使用的效率和发挥的作用,由民营企业来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往往效率会更加高一些,有限的资金所发挥的价值作用也可能会更大一些。

自精准扶贫实施以来,广大民营企业积极投身农村公共设施建设,通过修建通村公路、改造农村电网项目、建设农村广电基站、新修農村饮水工程等多种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有效弥补了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的不足。

(四)武装头脑,强化技能提升扶贫

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人力资本的投资,着力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是终止“贫困—人力资本不足—贫困”这一恶性循环怪圈、缓解多维贫困的一个重要手段。一直以来,我国一直把提高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广大民营企业针对贫困地区困难群众普遍缺少劳动技能、适应市场能力弱、劳动力转移困难的客观实际,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积极发挥自身特色。同时,结合当地资源优势,不断加大对贫困农户的职业技能和管理技能培训力度,逐步提升贫困农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在促进贫困地区有效减贫和实现可持续脱贫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企业参与不充分

1.部分地区对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把精力主要放在定点扶贫上,尚未充分认识到社会扶贫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些地方认为对民营企业参与扶贫无法进行约束,更无法进行考核,只能采取政府动员、企业自愿原则,以至于没有主动做好顶层设计,在动员组织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方面显得力度不够、行动迟缓;一些地方对民营企业在参与扶贫中遇到困难时未施以援手,在动员群众配合参与、基础设施跟进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力度不大;极个别地方甚至对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工作漠不关心,工作缺乏组织领导和统筹落实。

2.部分民营企业对参与精准扶贫的认识有偏差,存在简单化、结合弱、主动性不强等现象。有的认为,扶贫应该是政府的事情,与自己无关,没有必要参与;有的认为,参与精准扶贫就是无偿捐献,无利可图,不想参与;有的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的形势下,企业生产经营已经很困难了,没有多余的资金和精力去参与精准扶贫,不愿参与。

3.部分贫困地区和贫困户主动脱贫意识不强。有的认为,企业的帮扶是理所应当的,不注重发挥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缺乏改变现状的决心和信心,对于企业提供的技术、产业、培训帮扶,挑挑拣拣,存在“一门心思等救助,靠着捐款奔小康”的心理。

(二)帮扶渠道不畅通,信息共享不及时

1.贫困区域点多面广,引导帮扶难度较大。各地启动的“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是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重要渠道,但由于各地工商联的工作职责范围及工作力量有限,这项行动很难覆盖所有民营企业,致使部分企业有参与意愿但是找不到结对帮扶的目标和渠道。同时,限于工作人手有限和日常工作繁重,各地工商联对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情况也无法全面了解、精准统计。

2.扶贫信息渠道不畅通,这是影响广大民营企业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因素。一些地方缺乏统一的扶贫信息发布平台,民营企业对贫困地区产业分布、资源优势,贫困村和贫困户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等信息了解不全面、不充分。哪些贫困村已经脱贫、哪些贫困村计划何时脱贫,这些信息民营企业都不掌握,不少企业仍坚守着“各回各村、各帮各亲”的帮扶方式。

3.扶贫信息统计更新不及时。各地扶贫办仅仅是定期从宏观上对民营企业进行精准帮扶情况有粗略的数字统计,而对于因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导致的具体帮扶受益贫困人口数、实际帮扶项目数、实际到位资金和具体产业扶贫投入资金情况等跟进力度不够,使得各地主管部门对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具体情况把握不够。

(三)帮扶政策不配套,措施执行不给力

1.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较为分散。从中央到地方先后出台了许多有关企业扶贫的支持政策,有的是扶贫部门发布的,有的是统战部门发布的,有的是旅游部门发布的,有的是农业部门发布的,政策资源相对较为分散,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由于对扶贫政策整体性了解不够全面,在參与扶贫过程中很难享受到这些政策带来的福利。

2.部分制定出台的关于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政策存在不协调、不配套的问题。有的部门发布的扶贫政策与其他部门发布的扶贫政策表述上相互矛盾,存在政策之间“相互打架”的问题,让民营企业在参与扶贫工作中感到无所适从。

3.部分扶持政策缺乏普惠性和易操作性。相关部门发布的关于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文件,存在照抄照搬上级部门或者其他同级单位文件的现象,政策在实际执行中没有结合本地本部门具体情况,缺少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资金投入不充分,帮扶效果不明显

1.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存在资金投入上的压力。民营企业进行扶贫开发需要大量资金,而大多数民营企业在自身发展上尚缺乏资金支持,伴随近年来经济下行压力的不断加大,多数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企业自嘲“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拿什么去帮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资金困境。

2.融资难度大。融资难是民营企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民营企业参与产业扶贫、项目扶贫的重要原因。有些扶贫项目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民营企业本身资金不足又很难获得银行贷款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民营企业投身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帮扶效果不明显。总体而言,民营企业发展与产业扶贫融合度不够强,没有真正形成互惠性强、关联度大的利益联结机制。一些企业急功近利,就扶贫抓扶贫,搞盆景式、广告式扶贫,缺乏战略规划和长期打算,扶贫的统等性、持续性、普及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贫困地区、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较为严重,只注重短期效应,对捐赠等“输血”方式快速增收脱贫的期待过高,对长远规划、有长期效应的产业扶贫则兴趣不强烈,不配合土地流转,也不愿意入股参与特色种养,传统小农思想较为严重。

(五)基础设施不完善,激励措施不健全

1.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薄弱,交通不便利、水电配套设施不健全、贫困人口教育程度低、投资环境条件差等因素依然存在,影响企业参与热情。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贫困地区的农村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仍然存在不配套、不完善等问题,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水平与其他先进地区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贫困地区农村发展的短板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解决。

2.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对于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民营企业和企业家代表,地方党委政府在政治荣誉和社会职务的安排上缺乏科学的激励措施。同时,对民营企业在扶贫开发过程中遇到的信贷、土地、税收等方面也缺少相关的优惠政策支持,没有很好地调动广大民营企业投身扶贫开发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对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正面宣传不到位。主流媒体对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主要作用、积极效应及典型案例报道不多,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实践涌现的示范代表较少,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的浓厚舆论氛围,没有真正建立起一套针对参与精准扶贫民营企业的荣誉评价体系,难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同。

三、提升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成效的主要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8]。引导民营企业投身扶贫开发,必须进一步构建政府和社会力量二者有机结合的新机制,突出民营企业扶贫开发实效,不断优化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良好环境,让民营企业精准扶贫的潜能得到充分释放。

(一)做好扶贫顶层设计,强化民企组织引导

1.建立和完善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工作机构。要明确职责任务和工作要求,将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统一纳入贫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规划,整体部署,综合协调,并在政策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指导管理。扶贫相关责任部门要发挥职能优势,在动员组织、业务指导、问题协调处理等方面发挥作用。

2.要做好顶层设计,制订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要结合不同区域民营企业分布、产业发展特点,按照脱贫攻坚具体要求和相关部署制定任务完成时间表和工作路线图,利用政府职能为民企参与扶贫提供平台、搭建载体,各项工作要提前谋划以便统筹推进。

3.建立和落实规章制度。要围绕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工作重点、关键环节,建立落实定期沟通协调、年度考核、宣传动员等规章制度,按制度要求落实工作责任,定期召开会议,沟通扶贫情况,研究工作问题,加强协调配合。

4.加强督促指导。牵头单位和责任部门要深入帮扶企业和贫困村开展调研活动,介绍攻坚形势、宣传扶贫政策、掌握工作动态、协调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互信,切实提高广大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思想认识。

(二)突出扶贫政策指引,调动民企参与热情

1.构建精准扶贫大数据服务平台,为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提供更加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民营企业能够根据贫困地区及贫困农户的具体情况,如贫困人口数量、贫困地区资源状况等,更好地将自身特色与贫困地区资源优势相结合,为下一步采取更加切合实际的扶贫措施作出科学判断,使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成效更加明显。

2.建立民营企业扶贫长效机制。要坚持因村施策,根据贫困村屯发展情况来制定帮扶政策,着力增强贫困地区的“造血”功能。要想方设法做好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屯、贫困农户的牵线搭桥工作,积极引导企业结合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按照产业化发展的方向,选择与之相应的产业扶贫项目,在方式上可以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项目+农户”等产业扶持模式,把贫困农户“扶上马,送到底”。

3.健全完善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激励机制和引导办法。要制定针对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土地、税收等相关扶持政策,不断增强民营企业投身扶贫事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当前政策不协调不配套的问题,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综合统筹机制,合理协调财政、税收、农业、国土、林业等部门,制定出台对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具体支持,如对企业的无偿捐款进行适當比例的税收抵扣、对企业应缴税费进行一个额度的减免等。

(三)优化扶贫资源配置,畅通民企发展渠道

1.在资金方面为民营企业获得信贷资金提供便利,不断拓宽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加大对民营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银行要在严格贷款原则和审批手续的同时,对积极参与精准扶贫的民营企业适当放宽银行贷款权限,积极提高银行授信额度。应优化贷款流程,简化中间环节,提高对参与精准扶贫企业的放贷效率。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结合现阶段民营企业发展需要,对以往信贷制度以及操作流程中存在的不足适时进行补充和完善。

2.积极引进医疗卫生、教育、农技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参与扶贫开发工作。要强化对支农人才的服务管理,做到让支农人才待遇上有提升、工作上有奔头;支持民营企业以技能培训、管理培训等方式,对贫困地区文化水平较低、缺少职业技术能力的贫困农户积极开展义务培训,切实帮助贫困地区困难群众逐步提升生产职业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

3.畅通农村物流配送渠道。要促进农村物流实现双向流动,加快城乡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步伐,支持农村电商和快递业务蓬勃发展,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使城乡商贸流通更加方便快捷,让广大民营企业在参与扶贫开发过程中无后顾之忧。

(四)强化扶贫考核评价,凸显民企典型示范

1.扶贫考核要做到公开公正透明。既要明确民营企业参与扶贫考核主体,又要明确民营企业参与扶贫的考核标准和考核内容,切实做到所有扶贫相关信息公开透明,确保针对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的考核评价真正能够做到公正规范严格。考核评价的主体务必要明确,既要避免不同主体部门多头考核,也要避免因沟通不畅造成的重复考核。

2.建立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体系,对民营企业开展有效考核评价。评估民营企业实际帮扶成效,需要有一套内容全面、程序简单、操作便捷的量化考核标准,以便对不同民营企业在参与扶贫开发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系统的指标比较,这样才能确保考核评估结果的准确性,避免评估考核流于形式化。在实际执行中,既要做好对申报材料等静态考核,也要积极开展调研走访等动态考核,既要注重重要时间节点如年终等的考核,也要对企业平时的表现予以关注,尽量做到客观公正。

3.针对考核评价结果显示较好的民营企业应根据各地情况给予资金奖补或政策优惠。同时,强化对优秀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正面宣传,主流媒体应加大对民企扶贫成效和典型做法的报道力度,让民营企业助力脱贫攻坚赢得更多的社会关注和群众认同。

(五)创新民企扶贫模式,实现村企共赢格局

1.针对贫困地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客观实际,可以考虑以引入社会资本的形式,让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参与到政府的公共基础社会建设中来。积极发展“政府+企业”资本合作模式,有效调动民营企业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弥补政府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的问题,科学解决贫困地区的通路、通水、通电等问题。

2.在产业扶贫上,政府可以引导、鼓励民营企业和贫困村屯相互合作,以村企共建的模式发展农副产品精加工和深加工行业;可以结合贫困村屯自然资源特点,发展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以及乡村旅游业等;可以鼓励贫困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的形式,与实力较强的民营企业进行合作,农户本身也可以参与企业发展实现就近就业。

3.积极探索贫困地区“互联网+扶贫”模式。,通过简化流程,不断缩短地方政府、民营企业和贫困农户之间的扶贫链条,切实提高扶贫资金的使用效率。贫困地区要紧紧抓住数字机遇,缩小发展差距,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宽带网络光纤化改造业务覆盖贫困村屯,着力提高移动通信网络服务能力,努力完善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确保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正常运转,为民营企业参与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数字支撑。

参考文献

[1]张华.民营企业助力精准扶贫的实践与探索——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为例[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7(08):90-91.

[2]陈红球,赵梓丞,朱秋明主编.形势与政策[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55-56.

[3]习近平著.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推进浙江新发展的思考与实践[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06:200-201.

[4]《企业参与扶贫的实践与政策创新》课题组著.企业参与扶贫的实践与政策创新[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118-119.

[5]张全红,周强.中国农村多维贫困的测度与反贫困政策研究[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8:202-203.

[6]唐健.民营企业参与渝东南地区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J].重庆行政,2017(3):37-38.

[7]王焕培.民营企业参与精准扶贫研究[J].湖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4):48-50.

[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100-101.

[9]李成刚.民营企业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N].中国经济时报,2016-7-29(009).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委党校)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解决路径精准扶贫民营企业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数字版权管理与合理使用权利冲突的解决路径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