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应对策略

2020-12-23 04:21张玲刘怡君师子阔
当代农村财经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冠疫情脱贫攻坚应对策略

张玲 刘怡君 师子阔

摘要: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决胜之年。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阻碍了脱贫攻坚的进程。本文从决胜脱贫攻坚的最后任务出发,通过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脱贫攻坚进程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加速脱贫攻坚进程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冠疫情 脱贫攻坚 应对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受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河北省乡村振兴战略与贫困治理协同推进机制研究》(HB19GL033)资助。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们要完成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也明显改善,贫困发生率已降到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但是春节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不免对脱贫工作的开展和实施产生不利影响,在脱贫攻坚的最后决胜阶段,脱贫工作决不能因为疫情影响而出现暂缓和“掉链子”的现象。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将疫情对脱贫工作的影响降到最低。

一、决胜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

通过近几年精准脱贫工作的不断开展,我国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连续7年每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到2020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179个正在进行退出检查,未摘帽县还有52个,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这充分说明,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任务基本完成,基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年,为了实现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目标,应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以解决突出问题为重心,实现全面脱贫。

(一)全面完成剩余贫困人口脱贫任务

虽然脱贫攻坚取得重要成就,但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老大难”贫困户,依靠自身难以实现稳定脱贫,需要当地政府和一线扶贫干部因人因户施策,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实施力度,强化精准帮扶和兜底保障政策,确保该部分困难群体保时保量实现脱贫目标。

(二)全面彻底解决“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突出问题

统筹教育、卫健、医保、住建、水利等“三保障”相关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排查相关问题。在义务教育保障方面,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儿童不因贫失学辍学,解决贫困间的代际传递;在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加快推进医联体和村医队伍建设,做好家庭签约医生工作,认真宣传和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报销”政策,多措并举防止因病致贫返贫;在住房安全方面,加大危房改造力度,加快易地搬迁工作,落实住房安全鉴定和评定工作,确保年底前全部竣工,确保所有农户不住危房;在饮水安全问题方面,抓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饮水设施运维管护,加强水源保障和水质监测,确保贫困地区群众喝上放心水。

(三)加大产业就业扶贫力度

加大产业就业政策的落实,不能“一发了之”“一股了之”,要让贫困群众深入参与到扶贫产业中来;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对贫困群众进行就业技能培训的力度,开展扶贫车间,吸引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就业,并与产业扶贫相结合,以产业促就业,以就业兴产业,助力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四)进一步加强驻村帮扶

要消除一线扶贫干部中的不作为思想,不能产生因脱贫攻坚结束而以为不用继续帮扶的思想。要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强化工作培训,保持一线扶贫队伍基本稳定,并推举一些扶贫先进典型,通过学习典型激发其能动性和创造性。

(五)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从目前看来,绝对贫困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是相对贫困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下一阶段的扶贫工作将是对相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处理。要建立健全防返贫检测和帮扶机制,依托现行扶贫数据库并不断完善,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边缘人口进行动态监测。及时将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纳入帮扶范围,根据致贫原因和帮扶需求精准施策,强化兜底保障政策,切实发挥社会救助基金作用。

(六)统筹做好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脱贫工作

现行状况下,非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往往没有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好,这将会引起农村群众的心理落差,产生一些小的社会矛盾。因此,要统筹做好非贫困村的脱贫工作,将扶贫资金向非贫困县和非贫困村倾斜,加大对非贫困县非贫困村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确保脱贫攻坚不留死角、不落一人。

二、新冠肺炎疫情对决胜脱贫攻坚的影响

在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出务工受阻,家庭收入锐减

据国务院扶贫办统计,2019年全国2729万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外务工,这些家庭2/3左右的收入来自外出务工,涉及2/3左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于疫情影响,一些贫困劳动力不能按时复工,截至3月5日贫困家庭劳动力外出总人数1420万,仅仅是去年全年的52%,不仅出去的比较晚了,也没有去年多了。有的贫困人口滯留在外地产生净支出,造成入不敷出的局面,如不采取措施,该群体短时间内收入就会减少,影响稳定脱贫。

(二)扶贫产业产品滞销,经济效益降低

因疫情影响,全国各省市之间物流缓慢甚至关闭,尤其是湖北省受影响巨大,一方面,导致贫困地区扶贫农畜牧产品卖不出去,农村电商发展受到影响,而农产品滞销时间加长会影响产品本身质量,进一步影响贫困户收入;另一方面,农用物资运送不进来,如今面临春耕时节,农用物资的供应出现较大问题,影响贫困劳动力参与到农业产业中来,进而影响产业扶贫增收。

(三)扶贫项目停摆,脱贫攻坚任务延期

受疫情影响,全国范围内绝大部分的扶贫项目建设被推迟,项目施工工人闭户在家无法开展建设,农村之间相继封村封路,导致贫困地区易地扶贫搬迁配套项目推迟、饮水安全工程放缓、农村道路等项目开工不足,不能按原计划推进,一定程度上阻碍“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的解决,最终影响脱贫攻坚的总体进程。

(四)疫情形势严重,帮扶工作不能正常开展

一些疫情严重的地区,帮扶责任人和驻村工作队因为所在单位抗击疫情任务较重,比如卫健等部门,无法从工作中抽身,所以暂时无法入户展开帮扶,再加上农村之间的封村封路,造成“与世隔绝”,贫困群众的问题可能无法及时掌握和解决,影响扶贫效果。

(五)贫困人口返贫风险加大,扶贫任务更艰巨

一方面,此次疫情病毒的针对点在于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而建档立卡户中尤其以该部分群体较多,且因病致贫的比例较大,加之农村中老年人对疫情的了解防护不到位,很容易产生因疫因病返贫的局面;另一方面,在疫情影响下,收入的减少和物价的上涨影响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致使贫困人口的返贫几率增加。为确保脱贫攻坚顺利结束,防范返贫风险成为当务之急。

三、应对疫情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应对策略

(一)加快返岗复工,促进贫困人口就业

就业是民主之本,加大就业力度是贫困群众增加收入、摆脱贫困的重要途径。要鼓励企业及扶贫车间对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施优先招工、复工,提供并保障复工人员工作、生活、交通的安全与便利,在确保不传染和不扩散疫情的情况下,保证企业复工正常有序的进行。在疫情期间,为不能返岗的建档立卡家庭提供就近就地的就业机会,做好贫困户的就业兜底,保证贫困人口的收入不中断、不降低,充分发挥好就业帮扶、公益岗位等扶贫政策。

(二)采取有效措施,保障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

产业帮扶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要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媒体进行宣传销售,并开辟农产品绿色运输通道,拓宽销售渠道,组织好产销对接,多渠道解决农产品销售难的问题。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高效使用产业帮扶资金、加强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充分解决因疫情影响产生的产业资金短缺问题,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增强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

要加大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力度,部分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进度因疫情受到影响,基层工作干部及村干部要密切关注搬迁人口的生活状况,为其提供必要的生活便利。在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地区,应逐步开展设施建设,有序有效的完成易地搬迁的后续工作。同时,落实住房和饮水安全工作,面对因疫情不能开工建设的情况,可以先进行物料准备,为将来做准备;也可以工代赈,吸纳贫困劳动力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来,加快落实住房和饮水安全工作。

(四)堵住风险源头,建立健全因疫致贫返贫机制

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存在致贫风险的边缘户以及因疫情导致收入不稳定户进行摸排,加强动态监测,在医疗、教育、就业、产业等方面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加大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重点关注农村确诊人口,可将其临时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避免因医疗支出过大造成致贫返贫现象,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该群体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五)做好组织安排,加强驻村工作帮扶

基层工作的不停滞、不掉队,是疫情期间脱贫工作的保障。基层工作队要加强责任感,肩挑防疫脱贫双重任务。特殊期间,基层扶贫干部要严格把控疫情,在关注贫困人口的同时,要配合村两委把关村级防控疫情工作,切断传播途径,防止外来输入,预防因疫返贫、因疫致贫。要落实贫困人口生活保障,在疫情期间,疫情严重地区基层帮扶干部必须保障粮食蔬菜、日用品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保障民生。

参考文献:

[1]王晓毅.2020精准扶贫的三大任务与三个转变[J].人民论坛,2020,(02): 19-21.

[2]韓卉.脱贫和防疫一个都不能少[N].贵州日报,2020-02-15(006).

[3]湖南日报评论员.向脱贫攻坚发起最后冲锋[N].湖南日报,2020-02-11(002).

[4]本报评论员.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引发强烈反响[N].人民日报,2020-03-08.

[5]本报评论员.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03-08.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新冠疫情脱贫攻坚应对策略
新冠疫情视阈下感悟“四个自信”国家共识
“心理成长任务包”助力学生安度疫情
关于疫情对地区经济金融影响情况的调研
新冠疫情对县域脱贫产业发展的影响及地方金融支持的建议
打赢脱贫攻坚战,民主党派如何作为
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的脱贫攻坚——基于新闻联播相关报道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