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影像架构与传播策略研究

2020-12-23 04:25吴永健
艺术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传播策略城市形象融媒体

摘要:城市形象专题片旨在宣传城市风貌,弘扬城市精神,塑造城市形象。近些年传统城市形象专题片进入了困境,影像思维的同质化与单一的表现手段使得城市形象专题片越来越无趣。这些套路式的专题片难以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如何架构城市形象的影像、优化作品的传播效果,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融媒体;城市形象;影像架構;传播策略

中图分类号:J9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02

0 引言

城市形象专题片对于城市形象的架构具有重要作用,其功能是宣传城市风貌,塑造城市形象,弘扬城市精神。近些年来,传统的城市形象专题片已经形成了一种完备却同质化的影像风格。在媒体融合的大环境下,城市形象专题片应与时俱进,架构属于新时代城市形象的影像。

1 传统城市形象影像架构的困境

1.1 影像思维严重同质化

目前的城市形象专题片中,题材和叙事方式、风格表现都十分类似。在素材的选取方面,壮丽的自然风光、繁华的商业街区、灯火通明的摩天大楼、百姓的笑脸,都是传统作品中常出现的元素,用大量碎片式的镜头,将这些画面剪接到一起,以实现整体作品信息量的最大化。然而这些套路式的专题片在千篇一律的画面中使观众模糊了对城市独有特色的识别,难以激发观众的观赏兴趣、引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

1.2 表现手段单一

传统城市形象专题片往往追求视听上的高端化。唯美大气的画面,震撼人心的配乐,慷慨激昂的解说,往往成为了这类专题片的标配。并且在技术不断更迭的今天,出现了延时摄影、升格摄影、高清航拍等先进技术,不管影像是否需要这些高科技的支持,不管是否需要由这些技术拍摄的画面来抒情达意,这些都统统被运用到了作品中。这些画面如果应用得当,确实会对作品整体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如果只是为了追求画面质量而将这些技术运用到作品中,那这些华而不实的镜头反而会使观众觉得作品空洞,形式大于内容[1]。

2 融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影像架构

2.1 视角平民化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有关城市形象的纪录片、专题片,其影像风格都以奇观化为主。精致的画面配合激昂的解说能够给人以视听上的审美享受,却不能使观众真正从这个作品了解这座城市的内涵。大气的航拍画面、延时拍摄的城市夜景,这些奇观化的视觉效果能够使人感受到这个作品的“高大上”,同时也会使人产生一种这座城市同样“高大上”的感觉,但是为了达到宣传城市的目的,很多画面都经过了后期处理与美化,这种主观化的视觉处理会使影像作品的客观真实性消失。

随着融媒体时代的来临,观众了解一座城市风貌的途径越来越多,除了传统媒介之外,移动媒体、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城市形象的传播有了更多的渠道,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每天都在向观众传输大量的信息。并且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高新技术的运用使得观众能够多元化地了解一座城市。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人们在家中就可以通过手机、电视等媒介看到城市的真实面貌,信息资讯的爆炸使人们更容易通过这座城市发生的事件、报道的人物,了解这座城市的人文内核。奇观化的画面已经不能再满足观众的需求,观众更愿意看到真实的城市风貌,感受真实的人文气息。

《城市24小时》舍弃了常见的“奇观化画面+解说”的模式,通过记录一个城市24小时之中典型场景中发生的典型故事,捕捉城市性格,发现城市气质,有层次、有质感地展示中国城市的真实生活和面貌,其记录真实的平民化视角是一大亮点。《城市24小时》的影像风格偏向于纪实,构图不算工整的画面,摇晃的手持镜头,相对于传统风格的专题片来说,视听语言不够唯美,但这种风格下拍摄的人和事却能给人一种记录真实生活、充满人文关怀的感受。

在《城市24小时》第一集《郑州》中,拍摄火车站值班长周继红的故事时,画面大量采用抓拍镜头,通过站长与工作人员、乘客的交流,使人感受这份工作的忙碌,并在这一段用快速剪辑的方式加深了观众的这种体验。在这一段讲述中,还用若干快切镜头表现了普通百姓在火车站的百态,“散落一地的行李,等车困到打哈欠,年轻人在候车室玩滑板”这样的影像视角能够极大程度地还原这座城市的风貌,《城市24小时》将视角深入基层,用平实的镜头语言记录着真实之美。

在第二集《武汉》中,讲到了一位创业者丁义彪的创业故事,在他投资演讲失利后的采访中,摄影师有意把机位设置在了和丁义彪有一定距离的地方,不同于传统的尽量接近主体的采访方式,在这种受访者情绪低落的情况下,摄影师有意拉开了与他的距离,能够很好地照顾到受访者的情绪,用长焦镜头捕捉采访细节,避免了拍摄距离过近可能给受访者带来的不适,这种距离下受访者不会因为摄影机在面前而感受到压力,他的所思所想都能够真实地展现出来,不仅做到了真实的记录,也能够通过作品传达出人文关怀,而平民化的拍摄视角则能够使观众感同身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正如《城市24小时》的宣传文案中描述的:这是中国城市的素颜写真集。融媒体环境下,对城市形象的塑造已经不能停留在城市的“外壳”上,观众更想通过影像挖掘城市的内核,探求只属于这座城市的独有符号与魅力。

2.2 以人为本,叙事故事化

《城市24小时》在郑州篇中,以“铁路”这一典型的符号浓缩了郑州的城市气质:“也许你没有到过这里,但可能明天就会路过。”为了体现郑州作为中原十字路口的交通枢纽地位,影片用几位平凡人物的故事,以小见大地还原了这座与铁路息息相关的城市全貌。叙事方式从传统的记录影像转变为故事化叙述。在讲述周继红站长寻找丢失小孩家长的故事中,画面运用了多次正反打的分切镜头,小孩子的面部特写、周继红焦急地打电话、家长的神态等,使整个画面显得有血有肉,富有烟火气。《城市24小时》用城市中人的故事投射这座城市的魅力,影像画面不该是布告式的言说,而应该是真实生活的艺术化表现,抛去空洞乏味的画面堆砌的模式与乏味的宏大史诗般的叙事模式,构建有血有肉、特征鲜明的城市形象,会使故事化的城市形象专题片相较于奇观化的传统专题片有更大的魅力。

在《武汉》一集中,丁义彪的创业故事是曲折艰难的。为了表现这一故事,此处采用了故事片的叙事模式,展现了层层推进的情节——丁义彪准备PPT、现场演讲、接受投资人质询、又一次创投失败。配合适当的音乐,使主人公在创业时的各种复杂心情都能够体现出来。这种主观化的故事性表达使得人们在观看作品时能够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强烈的共鸣,人们能从影像中看到自己的生活,从而通过主人公的故事了解这座城市的真实状态。将城市形象的塑造聚焦于普通人与身边事,将城市的内涵、人文精神通过以人为本、故事化的表达展现在荧幕上,更能体现这座城市的别样风味[2]。

3 融媒体时代城市形象的传播策略

近些年来,中国电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行业巨变。电视的传播环境日益多元化,传播渠道、受众不断向智能移动端倾斜,电视屏幕的采编播模式面临着移动端的巨大冲击。城市形象类影片作为电视端的播出常客,自然需要在传统电视不断受到冲击的今天以融媒体的思维重塑传播策略。

3.1 从“相加”到“相融”,高质量的内容和平台是传播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媒体融合要尽快从“相加”阶段迈向“相融”阶段。仅仅把电视端的内容复制到新兴媒体上并不是媒体融合。城市形象的传播离不开但也不能完全依靠新媒体技术和传播渠道。现如今,从微博、微信、移动视频客户端,到大数据、人工智能、虛拟现实技术,在不断的科技进步与传播媒介的变化中,高质量内容的重要地位从来没有改变。从短期来看,内容的传播还是需要依靠先进技术的支持,但是从长远角度看,技术需要成为内容传播的舞台,而不是制约内容传播的因素。

以《城市24小时》为例,这一季专题片一共5集,每一集50分钟左右,每一集讲述一个城市在24小时里发生的故事,以一个个不同的时间点为契机,讲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情,以人为主体,使观众以全新的视角来解读一个城市的内核,展现了武汉的铁路工人、深圳的打工者、成都的美食主播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与观众对话,城市形象不再是陌生的名词解释,而是变成一段段具体的故事。在传播阶段,《城市24小时》充分调动了传播优势资源进行跨媒体传播,包括央视、视频客户端、微博、哔哩哔哩、抖音、豆瓣、网易云音乐等。在微博客户端中,人民日报于5月26日发布的一条《城市24小时深圳篇》的47秒短视频,获得了814万的阅读量;豆瓣上,《城市24小时》也有大量的用户在看完本片后评论,并且获得了8.0分的高分评价;网易云音乐与《城市24小时》合作,推出了相关话题与歌单。本片的传播策略对于融媒体环境下城市形象宣传路径的探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从“相加”到“相融”,融媒体时代对城市形象专题片甚至整个纪录片行业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意识到,要把城市影像中的价值与思想延伸到移动终端与新媒体上,不能将思维与视点只局限于电视荧幕,要以技术支撑为跳板,准确把握受众的真实需求,探索城市形象传播的新模式。同时,高质量的内容是传播城市形象不可缺少的部分,在目前阶段,航拍、稳定器、后期软件等技术已经成熟,足以完成各种高品质的影像创作。要意识到,高质量的影像除了唯美的画面外,更需要本着用心创作的理念,以人为本,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实现城市形象的优质传播。

3.2 精神层面与战略层面的加强

奇观化城市形象专题片已经很难满足受众的需求,融媒体时代的城市形象应该深挖城市独特的文化内核与城市精神。《城市24小时》中,深圳忙碌压抑,却又不失不断进取的精神;成都安静闲适,但是“看不见的地方都藏着勤劳能干”。《城市24小时》把握住了城市的精神内核,改变了人们对这些城市的刻板映象,成功展现了城市的差异,与传统模式城市形象宣传片相比,少了千篇一律,多了对每座城市个性的思考。

从战略层面来看,政府主导了很多大型城市形象宣传片的拍摄,在传播策略上还是以电视为主,但是随着近些年自媒体与影像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出现,越来越多的民间团体开始加入拍摄城市形象宣传片的队伍,但是这些民间团体在宣传上很难得到官方媒体的支持,因此传播的渠道受限,基本上以独立的微博、公众号与视频网站为主,由此可见,官方与民间在宣传上没能达成很好的合作。在融媒体的大环境下,想要加强对城市的战略性宣传,需要政府与民间形成合力,加强战略合作,高度重视,共享资源,整合优势,更好地发挥城市形象宣传片的作用。

《城市24小时》播出之后,很多民间团体在微博、抖音等平台上发布了自制的《城市24小时》短片,获得了较高的点击率。在这样的环境下,官方更应该与民间团体进行战略合作,通过官方具有公信力的平台,发布民间制作的高质量的城市形象短片,民间组织也可以反过来,以自身的技术实力协助官方拍摄高质量的城市形象作品。在每一集《城市24小时》的结尾,都能在拍摄名单中看到当地城市拍摄团队的协助,这样的战略合作模式使得更多的普通大众视角下的城市形象能够进入官方的视野。同时这样的战略合作模式也能使官方出品的城市形象片更好地贴近群众、重视群众,展示大众心目中真实的城市形象[3]。

4 结语

2020年距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过去了几年,“一带一路”倡议对于城市形象的宣传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城市可以在此时推出高质量的城市形象宣传片来向外界宣传城市,打造城市新形象,提升城市影响力;另一方面,在融媒体时代下,在探索如何制作优质的城市形象影像、更高效地进行推广传播的同时,如何使城市形象走向国际,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吴浚.新媒体语境下城市宣传片的困境与突围[J].研究走廊,2017(01):102-104.

[2] 乔淑一.城市宣传片的嬗变之路及突围之策[J].戏剧之家,2018(13):104-106.

[3] 何婷.融媒体时代城市纪录片的整合品牌传播[J].国际公关,2018(01):90-91.

作者简介:吴永健(1996—),男,江苏常州人,广播电视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纪录片。

猜你喜欢
传播策略城市形象融媒体
镜中武汉:城市形象的传播与认同
刍议沈阳城市形象与效益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2015年《第一财经周刊》“新一线”栏目的城市形象呈现
城市形象研究路径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