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建设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途径探索

2020-12-23 04:25李丽媛周妍李一霏
艺术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教学

李丽媛 周妍 李一霏

摘要:随着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美丽乡村建设急需大量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本文在分析培养美丽乡村建设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实践,探讨通过“强化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社会创新设计观念下的多元跨界的课程体系”“形成以多方位交流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培养美丽乡村建设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途径。

关键词:美丽乡村;复合型设计人才;教学

中图分类号:J5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02

1 培养美丽乡村建设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必要性

1.1 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是美丽乡村建设的生力军

1.1.1 国家“三农”工作急需大量美丽乡村建设创意设计人才

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中央农办主任唐仁健在解读文件精神时,着重强调“当前急需培养乡村建筑设计、乡村规划人才。文件对此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1.1.2 美丽乡村建设的“系统性”特征需要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

在快速城鎮化、工业化和乡村转型发展背景下,美丽乡村建设对空心村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空间重构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在传统聚落保护、乡土遗产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这些问题的解决急需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积极介入。

1.1.3 设计师角色的转换需要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

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出现,使设计师可以参与到设计前期设计依据制定的过程中,这样就给予了设计师在项目决策过程中一定的话语权,从而使设计师的社会影响力得以扩大,设计师的个人价值得以提升[1]。

1.2 有利于调整设计类从业人员的“纺锤”结构

第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初期决策的原始谬误会对后续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带来较大的影响。一方面会给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设计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难题;另一方面会直接导致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的设计工作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上进行,使他们无意间成为“建设性破坏”的执行者。若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能够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初期的决策中,定会减少建设项目初始阶段的决策谬误。

第二,目前从事美丽乡村建设的设计类人才的主体是建筑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及工程施工方,虽然设计、施工部门也会或多或少地进行建设策划、景观策划、工程项目使用后评价等相关工作,但真正能够胜任该类工作的复合型创意人才极少。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可以参与到设计工作的全过程中,甚至更侧重设计前期策划与设计后期评估等工作,因此,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对调适设计类从业人员的“纺锤”结构起着关键作用。

1.3 高校设计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积极探索

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大量错综复杂的新型问题涌现出来,使社会对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培养具有综合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是高校设计类人才,尤其是设计类研究生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随着时代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高校人才需求的变化,以往以非现实性问题探讨为主的学术研究型设计类研究生现在很少能进入高校从事教学研究工作,大多数研究生毕业后主要进入设计院、设计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但由于跨学科综合能力不足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并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创意设计类人才的需求。相比而言,国外院校大多重视研究生教学和研究中的多学科交叉。如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艺术中心学院为了让学生得到跨学科教师团队的指导,全方位交叉培养研究生,成立了跨学院、多学科的研究所、研究性工作室以及课程项目。为了加强艺术家与设计师的协作创新,美国艺术中心学院还成立了由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组成的跨学科工作室(TDS),以弱化专业学科边界,共同参与研究跨领域课题,解决复杂性问题。国外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此类经验也值得我国高校借鉴[2]。

2 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培养途径分析

2.1 强化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目标

从20世纪80年代之初到现在,近40年的时间里,设计界经历了3次变革: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第一次变革,即“现代设计”的启蒙,让人们认识到了现代设计的本质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工艺美术教育、工艺艺术史研究的价值和属性。发生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第二次变革,完成了设计教育和设计研究从基于工艺美术训练的传统的技术教育转向以图形创意和思维训练为主要内容的设计创意教育。在这两次变革中,设计教育主要关注的是设计师的培养,而忽视了设计产业链中的其他主体,如设计决策者、甲方、设计受众的设计素养教育。绝大多数设计师自然也没有起到引领者的作用,对设计经营管理、设计产业对策的研究明显不足。当下正经历的是第三次变革,这次变革是要将设计研究的对象和主体从“设计艺术”转向“设计产业”。这次转变的促成离不开从国家和各级政府层面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以及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和设计之都建设的推进[3]。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为设计驱动创新的设计文化学基础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应用奠定了基调。设计驱动创新的思维方式让设计关注的对象发生了转变,设计不仅像以往一样关注物质的、有形的“产品”,而且开始将更多的视角转移到非物质的、无形的服务的设计,设计将逐渐成为驱动社会变革的思维方式[4]。因此,在“设计的第三次变革”“设计驱动创新”“大设计”的语境下[5],高校设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应进行相应调整,进一步强化培养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重要意义。

2.2 构建社会创新设计观念下的多元跨界的课程体系

目前,我们正处在设计范式的转型期,在设计产业的兴起面前,设计教育内容也应作出及时调整。以“两史一论”为设计理论基础的教学内容需逐渐向经济学、管理学、消费者行为学等社会科学类课程过渡。设计知识已由从“关心造型、材料、工艺、功能等基于技能的单一知识”发展到“关心系统整合之下的知识体系”,直至以“大设计”“社会创新”为标志的跨学科知识的整合[6]。因此,我们的课程体系建设也需“因时而变”。以武汉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为例,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为核心,辐射设计调研、用户研究、沟通协同、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人居环境科学、服务设计、设计管理、人工智能导论等相关课程,形成了多元跨界的课程体系。

2.3 形成以多方位交流为导向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在全球化语境下,通过和国内外院校进行联合培养,鼓励和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国际设计竞赛、设计会议论坛、工作坊等形式,提升学生跨界跨文化的协作创新能力[7]。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促使各高校大规模在线教学的全面开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推荐了疫情期间世界范围内可免费获取的多个在线学习平台。我国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也很丰富,在疫情期间大学慕课、智慧树等平台帮助教师有效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腾讯会议、钉钉等平台举行的会议论坛也吸引了大批师生参与。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教学,实现师生在研究学习过程中的多方位交流,进而形成多元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8]。

3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探索

武汉科技大学环境设计专业依托本校材料与冶金、资源与环境等优势学科资源,面向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需求,与建筑学、城市规划等专业交叉共融,致力于培养掌握人居环境设计领域知识,兼具本土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本专业始建于1991年城市建设学院建筑装饰专业,2004年开设艺术设计专业(环境艺术设计方向),2013年取得艺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资格,2015年成为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任教师19人,拥有高级职称13人,拥有博士学历的教师占比37%。

本专业以社会服务为导向,教学实践立足于“传统聚落研究”“乡村建设与治理”等领域。具体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4点:

第一,基于社会创新设计观念下的多元跨界的课程体系构建。社会创新设计以多元的形式、模糊的边界、交叉融合的趋势为特征[9],受其观念影响下的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以室内外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为核心,辐射设计调研、用户研究、沟通协同、设计心理学、人机工程学、人居环境科学、服务设计、设计管理、人工智能导论等相关课程,形成了“宽基础,强特色”多元跨界的课程体系。

第二,以多方位交流为导向构筑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多方位交流主要体现在跨专业合作交流,国际设计竞赛、设计会议论坛、工作坊交流,以及艺术与设计学院与美国桥港大学、英国创意大学等国外高校的交换生项目交流,通过多方位交流形成多元的教学模式,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以教研促学,构建人才培养体系。围绕环境设计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持续开展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教研课题研究,建构以社会服务为导向的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基于社会服务导向的地方高校环境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建构研究》获得了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第四,以科研促教,搭建实践教学平台。依托校级重点科研平台新农村建设中心,搭建鄂州万秀村、黄石国家矿山公园、广西富川七彩渔村等14个实践教学点,师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成果颇丰。如以武汉科技大学新农村建设中心为支撑平台,形成围绕传统聚落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鄂东南传统聚落地域特征与动态保护研究”、文化部文化艺术科学研究项目“连片扶贫视角下湖北大别山红色聚落活化利用研究”以及学生获奖作品“秋暝·山居——燕窝湾乡土民宿建筑聚落优化设计”等。

武汉科技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是校级重点科研基地,该研究团队自2006年以来一直致力于湖北地区传统聚落的测绘、调研以及新农村建设实践,成果颇丰,已为社会培养了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

武汉科技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在人才培养方面注重设计研究,并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协同创新。研究中心的研究成员主要来自艺术与设计、文法、管理、城市建设等学院的教师和学生。以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为主体,同时也会吸纳旅游管理、环境生态、社会学、城乡规划、美术等专业的学生参与项目实践。武汉科技大学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心已经与湖北省武汉市的江夏区、黄陂区、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建立了合作关系。在项目实践过程中,不仅仅以设计的最终“物化”结果为目的,而是让学生参与从前期的深入调研、策划、方案构思、设计直至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体系,重视过程教学。通过项目实践的全程参与,学生的综合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独立工作与团队协作能力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 结语

“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迫切,但人才培养过程需要循序渐进。各学校要结合学科专业特点,将美丽乡村建设复合型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的调整、相关研究平台的搭建、项目实践等环节中。

参考文献:

[1] 李丽媛.基于目标系统的景观策划方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2] 张凌浩,过伟敏,刘程程.国外设计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调研比较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05):72-77.

[3] 祝帅.当代设计研究的范式转换——理论、实务与方法[J].美术研究,2013(02):47-51.

[4] 宋立巍.从产品到社会:设计驱动创新策略[J].设计,2015(12):126-127.

[5] 曾辉.大设计观与社会创新设计——曾辉谈“设计与文化”[J].设计,2020,33(02):76-81.

[6] 巫建,胡明辉,陈乐洋.基于大设计的设计学体系建构与课程改革[J].设计,2018(04):112-113.

[7] 宋立巍,劉月林.三位一体:复合型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学研究,2017,40(02):82-87.

[8] 高颖.基于“协同创新”的高校艺术设计人才跨界培养模式探索[J].新美术,2013,34(11):78-82.

[9] 成朝晖.跨界、多维、共融的社会创新设计——美国纽约视觉艺术学院DSI研究生教育特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05):142-147.

作者简介:李丽媛(1982—),女,河北宣化人,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传统聚落、景观设计。

周妍(1996—),女,湖北武汉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李一霏(1979—),男,湖北武汉人,武汉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传统聚落、乡土建筑。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美丽乡村”博鳌国际峰会2016年年会在海南博鳌开幕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初中50米迎面接力跑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