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用地的生态化研究

2020-12-23 04:25刘思源施美伽刘力维
艺术科技 2020年22期
关键词:突破矛盾

刘思源 施美伽 刘力维

摘要:本文以住宅用地为研究对象,在生态主义理念的影响下,以住宅用地生态化的发展前景及设计为研究主体。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国家政策,比较不同建设时期和不同地段的住宅用地的生态面积现状和住户感受,探寻生态理念下住宅用地生态化的发展前景,总结现有住宅用地紧缺与发展生态化之间的矛盾并提出较有突破性的设计方案。

关键词:生态主义理念;住宅用地;矛盾;突破

中图分类号:S7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2-0-02

1 研究背景及现状

1.1 项目研究背景

人口的迅速增多和生产力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住宅面积和生态理念相互矛盾。我国新中高等小区景观设计已有较好突破但还是存在局限性;仍有很多中低端小区的景观设计未能考虑到生态主义;此外,有的住宅用地景观设计一味地想融入生态主义思想,却没有考虑到土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及其合理性。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项目的研究目标在于对国内不同档次的住宅用地生态化设计现状进行总结、比较和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矛盾和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住宅景观设计的未来发展策略和解决旧小区生态化面积过少及居住面积紧张之间的矛盾,结合住户需求探究生态主义理念在住宅生态景观设计方面的合理方案,以此提高大众生活环境的舒适度并加强人们的生态意识。

2 项目调查

2.1 国内居住区现状

按照居住环境以及房价水平,居住区可以分为以下三类:低、中、高档小区。每一个档位的居住区在生态化建设上都有其相应的要求及存在的问题。

低档小区一般是建造年代早,现在看来是规划极不完善的老式小区,居住人群通常是老年居民和外来务工人员。这类小区由于建造时间早,在规划上存在很多问题[1]。譬如楼栋之间距离较窄,缺乏可利用空间。另一方面低档小区通常存在缺少物业管辖,公共区域被私人占用的问题。此类小区租价低廉,所以依然有较多的人选择居住,普遍对生态建设要求不高。

其次是中档小区,中档小区是大多数人居住的小区。这类小区按照较为明确的规章条例建设,会保证一定的绿化率且配备物业、保安等,小区内有一定的娱乐设施,可供居民散步、健身等。但存在着物业办事不力,植被无人打理以至于枯死等问题,公共区域品质不达标,居民的生活水平也会受到影响出现下滑。

高档小区居住者多为中高等收入群体,这些人群通常受教育程度也比较高。高档小区住宅环境优越,基础设施齐全,安保性强,物业服务完善。但高档小区的住户们工作较为忙碌,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不高但对生活品质要求高,如何建设兼顾美观和实用性的生态区,是以后需要探索的问题。

2.2 不同层次住宅区居民对生态区域的需求

无论是哪一种居住区的居民,他们对于未来居住区发展的都存在一定的需求,可以总结如下:

低档小区:根据前期的调查可以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低档小区的特点可以总结为“旧乱小”,具体表现在小区卫生环境差、缺乏生活设施、缺乏物业管理等[2]。

中档小区:相比低档小区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中档小区则是当代大众的房屋刚需。居民群体受教育程度相对较高,对居住区的整体规划是中档小区未来建设的重点。

高档小区:高檔小区的居民不同于以上两者,他们受教育程度高且在物质经济条件方面更为优越,所以小区的绿地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未来的高档小区需要满足以下几点要求:一是居住生活质量要高且智能便利;二是安全有保障;三是能快速应对紧急事件;四是居住区要环境优美。此时就产生了一个新的词汇——“智能化”,这也是人们对未来居住区的期待。智能化居住区是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为居住区的人们提供一个更加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2.3 住宅用地紧张与发展生态化之间的矛盾

在过去的20年里,房地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城镇变得越来越拥挤,新的居住小区越来越多,但生态用地却越来越少[3]。低档小区的居民往往面临着居住与生活环境狭小的问题,想要进行生态建设却无从下手;中档小区则在开发商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很难权衡住宅和生态区的面积分配;而高档小区拥有较好的生态景观,但这类景观不仅要美观也要实用,设计和养护成了最大的问题。

3 创新理念

3.1 旧小区改造

南林二村处于南京林业大学东南区域,紧靠玄武湖和紫金山两大景区,与南林共用很多资源。二村周边配套服务设施齐全,教育、医疗、交通一应俱全,文化教育氛围浓厚,学生流量大[4]。由于是老旧小区,该小区内部存在大量的荒废用地,小区内并没有可供小区居民进行公共活动的区域,有很多居民便试图通过在自家院落扩建、绿色种植等方法获得满足。此次改造便是对南林二村进行的荒废住宅绿地的改造,分别是高差将近1.5m的小游园和小区东南角小游园的荒废住宅绿地。

由于存在的将近1.5m的高度差,所以该小游园的利用率不高(图1),可利用其天然的高度差改造成阶梯式排布的可四季种植的农田。四季轮作,春天种植茄子、西红柿等,夏天种植黄瓜、丝瓜等,秋天种植大白菜、油菜等,冬天可种植豌豆、马铃薯等。在其农地周围可以种植生态树池,在铺装地面上栽种树木且在周围留一块区域,用透水材料覆盖在其表面,栽种树木的土壤要略低于铺装地面,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参与地面雨水收集、延缓地表径流峰值的作用[5]。

处在二村东南角的小游园,长期杂草丛生,无人打理。附近的居民多利用该绿地晒衣服、被子等,平时无人驻足(图2)。根据前期调研得知,住在附近的老年人要想找一个活动的场所也只能去南林的操场,可这有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以本次的东北角小游园绿地改造添加了可供中青年打羽毛球的场所、可供老年人运动的器材和可以跳广场舞的空旷小广场。

老旧小区的生态面积有时候可能并不少,但是由于小区物业的不作为、小区人口的复杂、老龄化的严重,进而导致这些老旧小区存在大量的荒废生态用地。合理利用、改造这些绿地,也是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而不能一味地去造停车场,改造也只是加固墙体。环境改造应该更好地适应环境的特点,反映自然环境的真实性和效用,提高人们的满意度[6]。

3.2 新小区的生态规划与建设

3.2.1 住宅小区绿化施工原则

在建设过程中要满足住宅小区绿化设计原则:重视适用性、结合住户需求、选择乡土树种,重视科学引种的原则[7]。要充分理解生态环境,既要有足够的面积用于居住又要有大面积的生态区,这需要对空间进行巧妙的设计。总的来说,在住宅区域内要有整体的生态区域,同时在边脚、死角内嵌入植被修饰,利用好每一寸空间。

3.2.2 设计思想

必须对环境有一个简单的认识,从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适应的漫长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逐渐转变为相互依存的良性循环。我国的绿色规划设计方法侧重于一般环境,以确保国内环境的质量。现代建筑科学和技术更加重视创造一个舒适的室内环境,但这些技术的使用直接或间接地与自然环境的区域变异性、气候异常、城市热岛和臭氧空洞有影响[8]。

3.2.3 生態小区规划

要通过生态系统方法将人造设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以确保社会经济和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协调在工程和技术措施的支持下,应用生态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规划将其转变为真正的生态城市,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未来居住区生态化的发展前景

未来低档小区的发展重点在改造方面,要在完善环境和配套设施改造建设的基础上巧妙运用空余空间进行生态化建设[9],最大化地利用空间,增加植被密度。也可结合大部分中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及需求,规划出农作物种植区,使农作物变成小区生态化建设的这一部分[10]。

中档小区的生态化建设,可以在满足大众的生物性需求、社会性需求上进行人性化设计和改造。因地适宜,将原有的地形和植被加以人工改造,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将小区和谐地融入城市景观。在低档小区居住功能、基础设施都满足的条件下凸显“环保”和“绿色”的理念,强调垃圾分类,减少污染,增强物业管理机制和公共资源的永续利用,并且预留发展空间,以便未来的小区改善[11]。

高档小区相对来说构建整体性好、舒适度高、面积宽阔,要兼顾高档小区生态化建设的美观性和占比率,合理地进行设计规划,合理地调整自然景观以适应人文景观。这有助于建立安全与和平的居住区,其中的绿色空间使人们能够最大限度地分享资源和环境[12]。

5 结语

本文从生态主义思想的角度出发,对住宅景观设计的现状与优劣势这些方面进行阐述,分析矛盾点,进而提出住宅用地景观设计的合理生态性设计方案及未来发展方向,以生态化设计改变人们的生活品位为出发点,逐步迈向引导人类精神文明构建的更高境界。生态美学的思维模式推动着现代设计,让人们认识到设计也从可以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出发,使人们的生活向着和谐自然的方向发展,重视以人为本的理念,关注人的细微要求,人们对生态问题的高度认识也使知识在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得以综合运用。

参考文献:

[1] 杨兰珍,黄滢,朱润.遗产旅游视角下杨桥古镇的保护与发展[J].大众文艺,2019(24):262-263.

[2] 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20.

[3] 周淑君,陈玮,熊瑶.废弃物在城市公共景观设计中的再生设计研究[J].大众文艺,2019(24):55-56.

[4] 克雷齐,克拉奇菲尔德,利维森,等.心理学纲要[M].周先庚,林传鼎,张述祖,等,译.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0:32-35.

[5] 李金颐,王小柠,祝遵凌.从止园看常州园林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大众文艺,2019(23):265-266.

[6] 周健峰.我国当今老旧小区绿化改造原则分析——以太仓市为例[J].乡村科技,2016(32):48-49.

[7] 康露露,孙琦. 17世纪荷兰肖像画的时代性与功能性研究——以伦勃朗与维米尔肖像画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19(24):10-11.

[8] 王立亚,丁昌辉,曹加杰.在“美丽乡村”策略下乡村水体景观设计与运用——以南京市江宁区铜山端为例[J].大众文艺,2019(09):83-84.

[9] 徐丽,潘海青,王可忻,等.木材宏微观构造的仿生设计研究[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9(12):116-118.

[10] 吴逸,叶洁楠.传统园林造园手法在当代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运用——以常州市人民公园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0):81-82.

[11] 陈银波,邢若晨.浅谈苏扇装饰形式的历史演变[J].美术教育研究,2020(4):47-48.

[12] 余宛琳,徐雷.风格学理论视野下的中国山水画作品研究——以吴冠中画作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0(16):20-210

作者简介:刘思源(2000—),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施美伽(1997—),女,江苏启东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刘力维(1986—),女,江苏南京人,博士,讲师,系本文指导老师,研究方向:环境生态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突破矛盾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矛盾心情的描写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爱的矛盾 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