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幼小衔接工作之我见

2020-12-23 04:42李宁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9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思考

摘 要:幼小衔接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转折期,这一时期的幼儿从习惯被人照料转向独立自主的学习,从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转向课堂教学。学习环境、生活作息、学习内容、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变化,都给孩子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对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乃至后续可持续发展都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

关键词:幼小衔接;科学过渡;思考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教育。然而,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如何帮助幼儿从幼儿园顺利过渡到小学,为他们的一生打好坚实的基础?这些都成为家长急切关注的问题。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和小学教育密切联系,相互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我们要抓住幼儿阶段这一关键期,通过正确地引导、教育,帮助大班幼儿具备小学生所需的良好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作息习惯,使其实现由幼儿园到小学的顺利过渡。

一、幼小衔接的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

其一是私立幼兒园“小学化”倾向严重,导致入小学时公立幼儿园幼儿与私立幼儿园幼儿的小学知识内容储备差距较大。其二,“去小学化”的政策要求界限不明确,导致公办幼儿园教师不敢教,怕“过线”。

(二)社会

为个人私利,市面上违规的幼小衔接班存在严重,教学方法生硬,填鸭式教育,给幼儿的生理、心理造成了极为严重的不良后果。

(三)小学

小学的协调工作落后,不能与幼儿园形成良好而对接。小学课程开展进度较快,初入小学无基础的幼儿较难跟上学习进度。

(四)家长

教育观念、教育方法不得当。有些家长片面追求知识技能学习,对幼儿采用超前教育、强化训练等做法,严重违反了幼儿身心的发展规律。还有一些家长对幼儿的陪伴教育重视不够,常常忙于工作,而将幼儿甩给老人,造成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这些问题,作为一名大班幼儿教师,我将根据自身教学经验谈谈我的想法与实践。

二、关于幼小衔接,科学过渡的思考

(一)幼儿园

1.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课程理念

注意在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为幼儿入小学乃至后续发展打好基础。比如在生活环节中引导幼儿为班级同伴分碗勺,在锻炼幼儿数数、一一对应等能力的同时,提高幼儿的责任感和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每天早晨的入园签到也可以帮助幼儿养成按时入园的习惯,为升入小学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2.注重幼儿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幼儿园阶段,我们应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树立科学保教观念,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认真倾听、喜欢阅读、敢于表达、独立思考、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习惯,这些正是小学生所必备的素质。

3.关注幼儿心理,引导幼儿与同伴友好相处

幼儿离开幼儿园进入新校园,在有憧憬向往的同时肯定会有很多担忧,为幼儿入小学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是幼儿园一项重要工作。幼儿进入小学后,需要自己处理与同学的关系,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规则和技能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幼儿园教师要引导幼儿学会与同伴友好相处。

4.幼小衔接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幼小衔接工作不只是大班下学期的活动,也不是大班一年就可以做好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一个连续的过程。其应贯穿整个幼儿园的学习之中,逐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能力及行为习惯,为入小学做准备。如小班自理能力的培养,中班倾听能力与语言表达的培养,大班人际交往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5.积极组织教师培训学习,提升专业能力

对教师进行幼小衔接的专题培训,帮助其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幼小衔接的工作计划,切实做好幼小衔接的准备工作。

6.注重家长的家教宣传与指导,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途径进行幼小衔接家园共育活动,如: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家长关于幼小衔接的实际困惑;召开专题家长会和家长座谈会,邀请小学教师、教育专家、毕业幼儿的家长等与大班家长进行座谈、交流,帮助大班家长分析问题,给予科学的示范引领,使其树立科学的幼小衔接教育观。

7.积极与小学沟通联系,做好衔接工作,保证幼儿平稳过渡

幼儿可通过参观小学、走进小学课堂、参加升旗仪式、采访小学生等活动,了解小学的生活,减轻焦虑情绪,激发入小学的愿望。

(二)小学

1.积极配合幼儿园工作,了解幼小衔接工作需求,积极为其提供帮助。同时与幼儿园及时沟通了解幼儿上小学需要必备的能力。

2.一年级教师可采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减少幼儿学习负担。

3.放缓教学进度,关注全体幼儿的接受能力。一年级课堂不应一味地追求进度,而应考虑全体幼儿的发展水平,可安排2~4周的过渡期,上课时间要慢慢延长,帮助幼儿平稳适应。

(三)家长

1.树立科学教育观念,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家长要放平急躁的心态,可以通过观察、谈话等方法全面了解幼儿在心理、自理生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关注幼儿在游戏、生活中获取知识的方式,尊重幼儿的成长规律,运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教育幼儿。

2.陪伴教育。一年级是幼儿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离不开家长的监督与陪伴,这时的家长更要重视幼儿教育,注重陪伴的质量,用爱“浇灌”。

(四)社会

1.提高对社会培训辅导机构运行、机构师资资质等方面的资质要求,并加大监管力度,对提前教授小学内容的社会培训辅导机构予以严惩或取缔。

2.加大对幼儿园“小学化”的监管力度,尤其是民办幼儿园。严厉打击和督查提前进行学习和强化训练的幼儿园。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相互合作,与小学互相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因此,只有幼儿园、小学、家庭、社会携手一致,用科学的方法才能帮助幼儿顺利渡过幼小衔接期。

作者简介:李宁(1992—),女,籍贯: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工作单位:日照市岚山区实验幼儿园,研究方向(写作方向):学前教育,学历:大学,职称:二级教师。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思考
简谈大班幼儿跳绳能力的培养
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的“五步走”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