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2020-12-23 04:47章晓溦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有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章晓溦

【摘 要】 学生处于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教师要以学生的年龄特点为基础来开展语文实践教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实现有效的语文课堂的构建。本文主要讲述如何培养小学生核心素养以及构建小学语文有效课堂的方式。

【关键词】 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有效课堂

一、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重视对价值观的教育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要以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为基础,通过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来进一步完善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在小学阶段会涉及一些人物事迹的课文,教师可以在课程引入教学时,讲述人物的一些其他的事迹来提问小学生反映了人物相关的品质,让小学生全方位地认识所学的人物。同时在完成课堂学习后,教师可以让小学生自己概括本文围绕人物所讲述的故事以及自己所学到的优秀品质。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文《不懂就问》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问小学生:“孙中山向教师提问了什么?”“你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也会有疑问?”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对这篇文章的阅读兴趣。在讲到孙中山觉得会背书但是课文中所讲述的意思他一点也不懂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接下来孙中山会做些什么,让小学生自己通过题目来预测情境的发展,让其思维更加有逻辑性,而不是单纯地接受已知的课文内容。在课堂的最后,教师可以通过孙中山先生所说的话“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让小学生感受到孙中山先生的价值观,学习他不懂就问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拓展一些名人求知的故事,帮助小学生树立对知识具有强烈渴望的价值观念,并且引导小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掌握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重视实践性教学

通过语文实践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在课程引入环节,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进行课前五分钟讲述故事的活动,教师可以选取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主题进行故事的讲述,以此来提升小学生对语文课堂的参与感。与此同时,也可以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小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创造良好的基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在掌握课文语言结构的基础上,引导小学生进行课文内容的探讨,组织小学生自主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初步认识,而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课下进行实践学习的基础上,需要小学生充分利用课下时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小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帮助小学生掌握基础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小学生合作学习的核心素养。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内容是帮助小学生培养基础的语言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小学生进行课文朗读,举办朗读比赛,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从而提升小学生参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

教师还需要对小学生进行课文情感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反复的阅读来提升情感体验。例如,第二单元课文《秋天的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通过前两段的阅读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秋天的雨预示着秋天的到来,教师可以让小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五彩缤纷的意识,这时要注意对排比句的朗读以及加重一些词语的阅读,例如,“看”“呢”。在后两段的阅读过程中,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秋天特有的气味和动物,让小学生感受到秋天的丰收。全篇的閱读都可以采用轻松、愉快的语气来朗读,同时要注意语气助词的加重阅读。

三、注意交互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课堂的有效性需要通过丰富的课堂内容来实现,运用这种教学方式需要充分重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小学生对语文课堂具有充分的热情才能确保教学活动顺利开展。交互式教学更加重视课堂互动的过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性地融入学生的互动过程中,鼓励学生课下收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资料并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享活动。在课堂分组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人组或者是让学生自由组合,当然也可以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这样的讨论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时多种多样的讨论方式也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采取丰富多样的分组方式让学生自主进行学习,当然,在此过程中也要考虑课程的难度,因为课程难度较大的学习内容即使通过较长时间的自主学习也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教师所给的时间过长就会导致课堂教学时间大量浪费,不利于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又何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呢?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能力。交互式学习不仅是要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也要增加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三年级上册课文《一块奶酪》主要讲述蚂蚁搬食的故事,其中以蚂蚁队长的所作所为作为文章的主要脉络,蚂蚁队长在搬奶酪的过程中拒绝偷吃掉落的奶酪渣,而是把这块奶酪渣让给了队伍中最小的蚂蚁来吃。同时蚂蚁队长纪律严明,自己偷吃与其他普通的蚂蚁一样受罚,这种全队协作的能力值得所有的小学生学习。教师可以通过交互式教学提问学生:“文章围绕一块奶酪具体讲述了什么故事?”“从蚂蚁队长的身上你学到了什么?”通过这些简单的课堂互动,就可以轻松实现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而也可以实现课堂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要想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价值观念的培养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以此来实现语文课堂的有效性。课堂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小学生具备核心素养的基础之上,所以教师的重中之重就是利用各种途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徐洪华.把握评价时机 构建有效课堂——探析语文教学中即时评价的时机把握策略[J].黑河教育,2020(03):59-60.

[2]闫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课堂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20(05):118.

猜你喜欢
有效课堂核心素养小学语文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