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0-12-23 04:47路秀明
小学生作文辅导·中旬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小学语文

路秀明

【摘 要】 为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笔者已经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诵读经典、文意导向、课外实践三个层面对小学生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并在践行阶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具体实施环节仍旧需要在细节层面进一步提升,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人生的第三启蒙阶段,而语文课程又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弘扬的有效方式。通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对增强小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小学生的集體凝聚力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所以,广大一线小学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优势,注重对学生的德育能力进行提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一、以经典阅读,了解优秀传统文化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经典内容的阅读,以便对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内容进行了解。此外,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强化学生对文章内容的记忆,进而真正将学习内容融入自己的思想中。具体来说,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在选择阅读内容时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其阅读适合自身发展的学习内容,增强阅读内容与自身思想意识的匹配性,从而达到最佳阅读效果。

例如,《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国学经典书籍都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相契合,因此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也可以起到对经典国学内容进行弘扬的目的。

再例如,《幼学琼林》也是较为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国学经典书籍,本书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由此可见其重要程度。本书全文以骈文、对偶的形式进行书写,因此具有较强的韵律美感,对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较好的诠释;同时,也便于小学生对内容的记忆和诵读。此外,书中的内容博大精深、包罗万象,不仅包含了很多成语典故的出处,也涵盖了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包括饮食器物、科举文事、鬼神释道、花木鸟兽等内容。可以说,这部国学经典名著,对当今小学生认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说,具有不可多得性。

二、以教材内容,继承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语文教材也涵盖了较多的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内容,例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愚公移山》《鲧禹治水》等内容都是具有一定故事情节的国学知识学习内容,而教师引导小学生在这种氛围中阅读国学知识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故事中体会到国学知识的丰富内容、情节哲理以及永恒魅力。此外,在描写景色的内容里,也包含了一定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例如,《走进丽江》《桂林山水》《庐山的云雾》等文章,看似写景,其实细细品味之下会发现文章内容都蕴含了较强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

例如,课文《桂林山水》的最后一句话,作者以诗句进行结尾:“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就是很好的一种将国学内容与写景文章进行融合的代表,使学生在学习文章内容的同时,也学习了优秀传统文化。

再如,课文《夸父逐日》选自《三海经》,说的是夸父所生活的地方太阳非常毒辣,烤焦了大地,烘干了河水,百姓的生活陷入了极大的困境。夸父为帮百姓解决问题,看到太阳每天东升西落,就决定追赶太阳。夸父的这种精神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品质,以及善良慈悲的心地。利用教材中的神话故事对学生讲解经典国学知识,可以有效达到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

三、以课外实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理论与实践一直都具有较强的并行不悖性,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实践是理论的依托,二者具有重要的相辅相成性。而对小学阶段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来说,教师不能仅将目光拘泥于课堂环节,也应与课外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从而全方位、多角度地对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进行学习,以此丰富和提高小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能力。

以《祖父的园子》为例,本文的构思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而且也与中华民族始终奉行的孝道具有较高的契合度。课文内容在对祖孙俩生活细节的描写方面力着笔墨,从而更加突出了文章的深刻内涵。因此,这可以作为一篇较好的国学教学素材,达到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而在生活中对教材内容进行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学习效果以及学习质量,使学生可以更真实地对学习内容进行体会。所以,在进行本知识点教学的过程中,为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认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假期时间去长辈的小菜园里体验生活,去切身体会教材中描述的内容,从而强化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认知。而本文的内容也与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包括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全文蕴含着浓浓的优秀传统文化气息。而在现实层面对文章内容进行体会,可以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认知。

概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对学生的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进行提升,对小学生在整个人生的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导向性意义。这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礼仪,同时也可以丰富小学生的民俗知识内容,真正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精神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李强.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J].科教文汇(下旬刊),2020(04):154-155.

[2]马玉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2020(08):67-68.

猜你喜欢
优秀传统文化中华小学语文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