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黑非洲雕刻中追求生命活力的主题

2020-12-23 04:53李梦璇
西部论丛 2020年15期
关键词:木雕

摘 要:非洲是人类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之一。其中的雕刻艺术更是有着粗蛮野性之美,手法稚拙,具有粗狂神秘的视觉特征。本文试图通过黑非洲雕刻中的人类繁衍主题,说明人们追求生命活力的信心。

关键词:黑非洲雕刻;人类繁衍;木雕

黑非洲雕刻以独特的造型语言,在世界原始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所揭示出的热带非洲各部族的社会风俗、宗教信仰、美学观念等丰富内涵,至今还对世界现代美术思潮产生着巨大影响。黑非洲雕刻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多年前。

黑非洲雕刻的特点明显,其最大特征是:大的抵角,单纯的形体,象征着男性强壮有力;高耸的圆锥体乳房象征着人类生殖繁衍昌盛。面具带有恐怖感,以引起人们的畏惧心理,是部族威严秩序的象征。酋长之座上的两只小甲虫则是幸运和希望的象征。约鲁巴人权杖上一般雕有女人和婴儿,这是母权制的象征,同时也寓意着雷神为其忠实的信徒带来子孙满堂。这也就更突出了黑非洲雕刻艺术的人类繁衍主题。

早在公元前500年至公元200年,尼日利亚的北部就出现了“诺克文化”,它是黑非洲古代文明的标志。1931年在尼日利亚的扎里亚贾巴人居住的诺克村,发现过一些赤陶头像及其残片,有些头像与真人等同,人物造型是典型的非洲黑人形象,头发、胡须、纹面等一些细节都有精采的表现。1949年,英国考古学家B·法格在离诺克约140公里的杰马又发现一件精致的赤陶头像,该头像刻画出椭圆形的脸庞,鼻子和嘴唇的线条简洁鲜明。诺克村发现的人物雕刻,主要面貌是球形或圆锥形的头,水平的上眼睑与圆弧形的下眼睑所构成的眼睛,阔大的嘴唇,附带着手镯、脚镯、腹带、帽子等饰物。有的雕像还饰有锡制的串珠圈或者带着有柄的石斧。有些动物雕刻也很精巧,尤其是猴子的坐像情趣盎然。

近200年来,热带非洲各部族的民间雕刻艺术又有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发展。特别是西非的约鲁巴人、塞努福人、班巴拉人和多贡人;中非的巴卢巴人、巴库巴人和卢巴人;东非的马孔德人等,都有大批作品涌现,使古老的传统技艺富于更强大的生命力。

按照黑非洲雕刻的作品形式可以分为三类:雕像、面具和头饰、器具和装饰物。

1.雕像

黑非洲雕像包括大小神祗、祖先、魔怪、帝王、奴隶以及各种动物等,个体像最多,也有人群像或组雕。这些雕像表现了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宗教等内容,用以避灾求福,促进部落的昌盛,并使古老的民族文化世代相传。因此,非洲对世界文化贡献最大的便是它传统的精致雕刻。

由于非洲炎热的气候条件,毁坏了不少古代的木雕,我们目前所看到的作品也只能上溯到200多年前。从已有的雕像来看,经常是用一块完整的木头雕成,这些木材品种繁多,纹理坚硬,木质细腻。因此,雕像的身体往往呈直立状态,双手对称下垂,有的手拿东西,或抱着孩子。有的雕像还点缀着贝壳、羽毛、动物牙齿、布片、兽皮等常用的物品。

非洲主要成员不是国王、祭司、巫医或巫师而是农夫,他们将生命的大部分用于耕种粮食及栽培主要农作物。因此,一些伟大的非洲雕刻传统是为确定土地肥沃及描述他们栽种者的刻苦生活所作的面具及雕像,通过这些雕刻,反映人们追求生命活力的信心。

尽管是以表现人们的生活为主,但雕刻形象往往与真实的对象相距很远,甚至完全变形。而形成与原来的生理结构有所变异的雕刻形象,并不是凭空臆造出来的,而是要經过许多代人的不断探索而逐渐形成的模式。

扎伊尔巴卢巴族的雕刻没有粗糙怪诞的形式和使人忧郁的内容,而是以优美生动的造型取胜。发型样式往往为十字形或波浪形,头发与额部的界限分明,双眼形似杏核,耳朵似猫耳,小巧玲珑。身上雕有装饰性极强的浮雕文身。男人雕像主要表现部落英雄,女人雕像以地神像为主。匠师们在制作雕像的发式及文身时,必须十分准确,因为它们是上层贵族的象征,而且每个酋长都有王笏和装饰斧。

刚果的一些人像木雕,在头部与腹部都要刻出很深的纹路,为的是要把死人的骨灰调和上颜料及药材撒进纹路中,然后再用软木把纹路封住。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做才能使死者的灵魂常驻雕刻中,从而使雕刻具有灵性,会起到永远保佑后代的作用。因为非洲人相信,祖先虽然已去世,灵魂也到了另一个世界去了,但是他们的后人还要与其保持关系,重要的事情还要同他们商量,以保持家族的一致性和内部凝聚的力量。

在刚果还有一种《头顶凳》的雕像,也是一种常见的木雕形式,是由一位或两位妇女跪着或坐着用双手托举凳面的形象。这种雕刻兼有圆雕与浮雕两种工艺,非洲人把这种头顶凳看成是活人与死人进行沟通的纽带,所以极为珍视。在许多部落中,这种凳子只有显赫勋贵者才配使用。生活中也有把奴隶当凳子坐的。

马里多贡族的祖先雕像在黑非洲艺术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德雷姆”雕刻工艺是多贡人最早的雕刻工艺品,大约是在200多年前创作的。这是一种举着胳膊的人像,并经常与动物雕刻结合在一起。“德雷姆”雕刻的特征是,木质坚硬,多为灰色或斑红色。人像动作优美,姿态生动,表情丰富。有的高举手臂;有的张着嘴巴似在呼喊;有的将手放在耳边似在全神贯注倾听什么;还有的把两个人像或许多人像并排安放在一个台座上;也有的在一个人物雕像上塑造出男女两性的特征,表现为面部有胡须,乳房丰满,脐带突出,后背弯曲,臂部线条突出并猛然折断。

多贡族的雕刻多为立像或坐像,佩戴珠宝,或抱着一个孩子,手拿一把斧头。后期以几何形体居多,雕面明显,多呈直角形,身躯与四肢切面明显。头部呈半圆形,在下颏处切断。两目和嘴呈三角形或方形,两耳为半圆形下垂物,鼻直如箭。

2.面具和头饰

非洲艺术并不用来表达个人感情,而是用来表示整个部落的观点。人们制作雕像是为了某种社会活动或群体仪式;人们制作面具只是为了召唤和善的力量,驱赶邪恶。勇士雕像代表着活力与勇气;母子雕像则代表着生育。非洲艺术就是以这种方式展现母性、血统和战争等主题的。非洲的面具和头饰雕刻比较多,形式变化也较大,多用于部族中的各种社交活动,如祭奠、葬礼、庆典和节日舞会上均可配戴。每件雕刻都有特定的含义,表达着某种思想情感,是黑非洲雕刻中最有生气的部分。

面具的造型簡练多变,既有倾向写实的,也有变形的,强调的是形式的张力,体现的是不同民族的思维想象力。面具的使用常和音乐结合,它们协作的最终目的是创造出一种喧闹的世界,并且通过面具给参与者强烈的视觉刺激,以达到改变他们的意识形态的目的。

非洲面具主要集中在西非,比较盛行的区域是几内亚、利比亚、马里、象牙海岸、尼日利亚、喀麦隆、加蓬沿海地带和刚果河流域的赞比亚等国家。分为面具、面具顶饰、装饰面具、盔形面具、肩荷面具等。使用的材料有木料、金属,缀以皮革、头发、兽毛、羽毛、植物纤维、牙齿、贝壳、串珠等附加物制成,并涂以色彩。

其中,马里的班巴拉族创作的“奇瓦拉”羚羊面具,是非洲最著名的舞蹈仪式中表演者戴在帽子上的面具。人们戴着它,在月光下绕着田野跳舞以企盼来年丰收。据说奇瓦拉曾教导先民农作的方法,他用爪来培养土质,经过他的努力,野草变成粮食。

奇瓦拉面具在形式中有垂直及水平两种。当雕刻家在雕刻垂直的面具时,尽量地降低动物的身体到最小的比例,而在延长的垂直曲线内,将脖子、嘴及鬃毛做成流线型。水平式的面具就比较写实多了,头、颈部分往往被完整地表现出来。由于羚羊是班巴拉部族的象征,所以羚羊面具上的几何图形暗示着神话中战斗的羚羊。

马里多贡族的面具则洗练、大胆。其特征为:造型细长,有的呈长方形;凹颊与鼻梁明显分开,鼻梁呈长方形或人字形;口型犹如一个突起的圆锥体;人面造型混合有神话动物形象,如羚羊、水牛、鸟或蛇等。

3.器具和装饰物

除了雕像和面具之外,非洲很多日用品和生活设施上的装饰雕刻也是丰富多彩的,例如权杖、凳子、颈枕、碗、盆、碟、盒、刀、叉、镜子、锁等等。这些身边随处可见的日用品,非洲人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它不仅具有实用和审美的价值,同样也是传播本民族文化艺术的媒介。

比如黑非洲雕刻中的凳子、颈枕、杯子等都有丰富的装饰雕刻。

其中扎伊尔巴卢巴族的《凳子》,是利用一段完整的圆木制成的,中间的妇女据说是“神灵之女”,双手支托的圆盘是供人们坐的,两个或一个妇女在圆盘底座上是为了起着稳定作用。这种妇女的造型自然谐调,尤其双手随形就势的处理,更增添了几分生动的妙趣。从凳子上的妇女形象来看,妇人腹部有雕刻凸起的文身,标志了其是成人,也是部落的标志。从面部看,结构分明,静穆安详,表现出的是楚楚动人的谦恭之态。这是非洲黑人雕刻中十分常见的表现手法,这些用品上的雕刻图案大都与地神的造像有关。

又如颈枕,颈枕是供睡眠时使用的枕头,也是非洲一些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用具,它的作用是用来支撑和保护妇女们复杂而华美的发型。由于非洲非常炎热,所以妇女们不太讲究穿衣着装,而将精力放在对自己发式的精心修饰上,她们从头部到颈部都配戴着显示地位与荣耀的串珠项链。

木杯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在装饰设计时也显得十分精美而独特。例如扎伊尔巴卢巴族的木杯,杯中雕饰有各样艳装丽服的人物和几何图案,这种花样错综复杂的制品,令人耳目一新。许多装饰题材是从自然界中获得的,如羚羊、龟壳、甲虫、爬虫动物的鳞甲、蜥蜴及猫爪印等。有些木杯还有一套盒,套盒上的几何图案优雅大方,图案样式多为编织式、螺旋式、圆圈或菱形式。古老而精美的制品几乎都是用硬木制作的,粗糙的表面由于经常执握而磨光发亮。

结 语

黑非洲雕刻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无论从、内容、主题还是作品形式上都体现着非洲当地特有的民族文化内涵,都能够表现出当地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水平,都传达了人们对于人类繁衍的希望和追求生命活力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张夫也. 外国工艺美术史[M]. 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 朱铭. 外国美术史[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

[3] 张荣生.非洲黑人艺术.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8

作者简介:李梦璇(1997—),女,汉族,山东省泰安市新泰市,硕士在读,研究方向:工艺美术设计。

猜你喜欢
木雕
匠魂
木雕鱼
郑胜宁的木雕心语
木雕创作随想
木雕教学散记
黄杨木雕的镂空技法
潮州木雕
福建龙眼木雕
王宠和他的木雕
自然形木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