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蓝相接”展之中国人物画写意性探究

2020-12-23 04:53江洪鋳
西部论丛 2020年15期
关键词:写意

江洪鋳

摘 要:在传统中国人物画的发展中,“以形写神”是画家创作进入自觉阶段的最高标准,写形是为了传达物象之神,是我们感受而得。20世纪初,随着多元绘画语言的交融,广西画家也形成了艺术面向现实生活、表现现实生活的创作氛围,[1]使得少数民族题材的写意人物画在内容与笔墨上进行创新探索,孕育出了广西少数民族创作面貌。

关键词:中国人物画;写意;广西少数民族

正如在《山水诀》中王维提到:“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以及张彦远:“意在笔先,画尽意存”。[2]画家们深入扎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以描绘少数民族人民日常生活为题材基点,通过传统的国画载体,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繼承,呈现出多样的绘画形式。

一、绘本土民族,展人文意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西地处我国南方,西邻云南,而靠贵州,12个少数民族形成了鲜明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此次展出郑军里师生到少数民族聚集地写生、采访,体验生活、感受生活、记录生活而创作的写意中国人物画。是画家们用中国画的笔墨和精神以多样的表现方式对少数民族人们朴实无华的人格魅力、淳朴的民风民俗、载歌载舞的盛装节日的描绘。

在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直观地呈现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的生活,表现出各族人民的精神气质与文化特征。

二、以格物而致知,呈形与神现

唐代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师造化”即以大自然为师,以大自然中我们本体的生活为师。郑军里师生深入少数民族人们的生活环境,感受质朴的民风民俗。

东晋顾恺之曾提出“以形写神”,宋代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再到近代齐白石先生的“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对画面物象的表达不再仅仅满足于客观的描绘而讲求要传达出物象的情思甚至是与画家自我情感交融。

郑军里作品《山高云淡》,充满浓烈的生活气息。画面物象进行主观的处理:摒弃客观的真实再现,抓住人物的特征的基础上大胆舍弃部分细节而取其意,以形写神。脸部、衣服等均用大笔湿墨简明勾勒,造型极其概括。郑军里认为:有色气,有墨气,有气度,有气势而形成画中之韵并达到生动的效果。[3]画面强调水、墨、色共同交织,统一而又生动传神,韵味十足,呈现出强烈的氤氲之感。其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将广西少数民族歌、舞、乐等生活场景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呈现。

善于抓住人物瞬间的表情或神态的潘正华画家,常以浓墨且强有力的线条突出物体之重要结构,用笔简洁概括。作品《彝人赛马》,画面一强健而温顺之马背上一呈蜷缩状幼童,皱着眉额,肌肤与披着在肩上的外套施以淡色、淡墨,与其后站着的中年男子以淡墨施以脸部,头部以下则以留白为主。简练的线条或轻或重,或缓或急,或长或短,力透纸背,变化万千中形成强烈的视觉对比,画面极具动感,流露出了画家对少数民族人民心中的那份情真。

郑振铭笔下的苗族男子——5人分成三小组,前后呼应、高低错落。画家通过对裁剪、设计较为简单的苗族服饰以不同形态的线条形成疏密有致的大色块,将具象元素转换为合理的抽象元素。灵动的浓淡笔墨间,人物之性情跃然纸上,传达出郑振铭先生对客观对象的细致观察以及在艺术表达中的自我取向,画面给人以很强的归整性。

康强《海湾初晴》,人物与风景自然地融合为一体,笔墨潇洒,丰富的运动轨迹与情感、思想合二为一。以虚代实,水墨层次变化万千,无不具有不可重复的书写性、写意性。

三、立足当代,画境入心

郑军里师生们扎根广西少数民族文化,立足现当代生活。以造型写实为基础,通过笔墨的虚实、浓淡的墨线描绘出凝练的少数民族人们的形象特征,呈现出少数民族的内在精神,达到“以形写神”的中国人物画境界,展现出郑军里师生们强烈的时代使命感,对保护、传承与发扬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总 结

整个展览绘画作品,呈现出多样的绘画语言,既有连续性而又独一无二,是画家们与前辈、与造化、与自我之交集迸发出心灵的体验,丰富了对广西少数民族人物写意的绘画表现语言。

参考文献

[1] 郑振铭.1976年以后的桂西少数民族人物画形象研究.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04期

[2] 陈传席.中国绘画美学史.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05

[3] 郑军里.物随笔转 境由心造.江西美术出版社.2014.12

猜你喜欢
写意
浅析梁楷的绘画风格及成因
浅析舞台美术的写实与写意之美
中国画的艺术特征
写意与留白:《刺客聂隐娘》体现的中国传统美学
中国传统人物画《威武鲁提辖》创作
工笔画中的“写意”性表现载体
时代呼唤写意中国画
解读汉画像石“线”语言的生命力
当代戏剧创作的现代与传统的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