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筑文化产业高地的几点思考

2020-12-23 04:53彭柯
西部论丛 2020年15期
关键词:吴中区高地文化产业

彭柯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共筑文化发展高地,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文化高地建设内涵丰富,包括文化创作、文化产业、文化人才、文化品牌等诸多方面。吴中区地处长三角腹地,位于苏州城区核心,历史悠久、资源丰富,始终把文化产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本文结合吴中区发展实际,对打造文化产业高地提出一些思考与建议。

一、吴中区发展文化产业高地的实践

1、加强政策保障措施

吴中区通过政策倾斜和资金流向,加強对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及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陆续发布实施《吴中区“十三五”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东吴文化人才专项扶持办法》等保障文件和政策措施,完善区级文体产业发展相关政策及资金管理办法,探索建立文化产业统计体系,全力优化文化产业政策供给。此外,建立专门协调推进机制,对部分优质项目予以重点关注和保障,专门设立每年1500万元的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

2、完善产业空间布局

吴中区因地制宜、立足实际,以“一带引领、两翼助力、三核联动”的空间设计进行产业布局。“一带”即环太湖文化产业发展综合带,包括光福镇、香山街道、胥口镇、东山镇等。 “两翼”即甪直镇与金庭镇,通过对农业进行文化增值改造、对当地美食进行品牌化升级、对古镇(村)进行整体联合的保护开发等多种举措,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三核”为木渎镇、开发区、高新区。此外,吴中区致力于布局新技术与新业态,引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3、大力推进产业建设

全区文化产业发展势头强劲,现有文化企业4000多家,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刺绣、雕刻、缂丝、建筑工艺、青铜铸造、古琴制作、书画装裱等民间工艺行业。文化项目建设方面,香山营造技艺和工艺文化城等十大重点文化项目稳步推进,拥有多个省市级文体产业园区(基地)。充分发挥基地集聚功能,引进一批文化企业或产业总部,使文化产业从各自独立发展向产业集群带动发展转变,从低水平发展向高质量发展转变。

二、吴中区打造文化产业高地面临的挑战

当前,随着经济大环境、管理机构、技术手段等内外部形势的发展变化,人民亟需更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吴中区打造文化产业高地也面对着诸多挑战。

1、资源利用不够充分

吴中区山水文化、民俗文化、苏作文化等底蕴深厚,但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不足,缺少对文化IP的深入挖掘与打造。已有的文化资源尚未能有效的转化为成熟的文化产品,特别是古镇古村落、太湖山水等观光型产品仍占多数,精品化、群众喜闻乐见的“网红”产品和有竞争力的龙头产品屈指可数。

2、产业质量有待提高

吴中区文化企业以私营企业、手工作坊、个体工商户方式进行生产经营的居多,呈现分散、小规模特点,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传统文化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文化新兴业态如影视、动漫、游戏、文化装备等创意设计和高新科技类项目相对较少。同时,文化在与旅游、经济、商业等行业融合发展仍处在自发性、粗放式的阶段,产业之间的联动性、体系化仍然不强。

3、发展环境仍需优化

文化产业存在体制和对应市场的特殊性,资本投资的回报周期长,很难吸引其他产业资本和民间资本的进入,加上文化企业的融资机制不健全,在银行信贷以及资本融合方面的竞争力较差,总体上限制了企业的发展壮大,财税政策、专项扶持政策等配套政策也要进一步完善。

三、吴中区打造文化产业高地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顶层设计

打造文化产业高地要突出战略引领的作用。首先要制定统一规划,绘就发展蓝图。以“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为契机,全面深入梳理全区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制定全区构筑文化高地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其次加强区级统筹,注重分工协作。发挥专项工作小组职能,做好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理顺各地、各版块和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落实领导责任和主体责任,加强部门协同,形成工作合力。同时要强化服务保障,激发市场活力。优化投融资环境、优化引导资金的扶持对象、方式和力度。坚持市场化运作,建立政府职能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联动机制,激发社会资本、民营资本的投资活力。

(二)优化产业体系

1、要探索构建文化产业生态圈。围绕“共生-共享-共赢”的生态发展战略目标,科学规划“生产- 生活- 生态”的产城布局,充分激发“创意-创新-创业”的链式效应,构建区域文化产业生态圈。例如,紧扣“生态文旅带”建设,以度假区为核心,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与开发集约原则,依托临湖镇、光福镇、木渎镇、胥口镇、香山街道等沿太湖地区的丰富资源,引导文化企业、文化人才、文化资源、金融资本与知识技术等各种资源集聚起来,推动文化产业链上、中、下游与协作关联企业匹配、融合、共享,形成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区域性文化产业多维网络体系。

2、加快构建文化产业目标体系。一方面整合传统文化资源要素,重点支持木渎镇、东山镇、西山镇等环太湖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雕刻、刺绣等环太湖苏作工艺的规模化、精品化发展,碧螺春、枇杷、杨梅等环太湖特色美食的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巩固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另一方面结合吴中区域优势和资源,积极推动新兴业态发展,引进培育文化装备、演艺旅游、体育传媒、会议会展、汉服、电竞、动漫等新兴文化产业板块。以文化创新为引领、文创内容为牵引,实现文化创意与传统文化、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使文创产业成为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的新增长点。

3、全力推动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结合吴中区发展定位和区情区况,研究制定重大项目规划,提升项目规模和辐射带动能力。以太湖新城等新地块开发为契机,建设大型高水准文化中心、打造标志性文化建筑。整合各类文化载体资源,着重提升项目能级,合理布局文创园区、艺术街区、特色小镇、示范基地等载体平台,实现错位发展、特色取胜。推动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搭建文化“众创空间”“孵化器”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加大数字化服务平台扶持力度,助力企业降低运营成本、激发企业活力。

(三)强化人才保障

首先做好人才盘点。对全区各类文化人才进行梳理,制定出人才分类标准和层级,建立数字化人才库,及时掌握全区人才动态,为人才的后续选拔培养提供支持。其次要完善人才结构。促进各种类型如技术型、应用型、理论型、管理型等人才结构优化升级,完善领军人才、高层次人才、骨干人才、专业人才、后备人才等“金字塔”型梯队建设,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形成持续“造血”的滚动发展机制。最后要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加强团校合作、政校合作的方式,发挥非遗传承人、名师大家、领军人才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吴中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猜你喜欢
吴中区高地文化产业
以“四精四度”推进率先建成高水平人才高地
打造孝善高地 与鄢陵同行
吴中区14家企业列入 苏州市示范智能车间公示名单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重庆市文化产业结构、效益比较分析
吴中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劳资纠纷防控机制研究
地标性大米品牌吴中大米的建设现状及建议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
德国高地武器公司OA—10 DMR步枪
苏州市吴中区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