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环境下科研信息服务创新研究

2020-12-23 04:53黄兵
西部论丛 2020年15期
关键词:大数据创新服务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图书馆作为科研信息服务机构同样受益于大数据技术,从而拓展了服务范围,增强了科研信息服务能力,完善了服务业态。本文结合大数据的概念及应用类型,深入分析了当前大数据环境下科研信息服务面临的机遇。通过总结当前科研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新的创新探索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加科学有效的推进图书馆的现代化发展,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提升其服务意识,并为图书馆工作与大数据应用技术的融合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与现实依据。

关键词:大数据;科研信息;服务;创新

前 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行业呈现出了技术革新的态势。图书馆作为一个公共服务产业,在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过程中也在逐步探索新的发展方向,以顺应行业的发展变化。当前各地的图书馆纷纷就如何更好的实现大数据环境下的图书馆工作展开了探讨与研究,这也给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理论的支撑。在这种背景下,不断创新图书馆的新业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实现工作内容的深化与革新就成了图书馆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大数据的概念及应用类型

1概念

大数据(big data)是现代信息技术行业内的新名词,它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1],并且通过多元化的科学分析与判断,产生有应用目的性的数据结果,以方便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的技术。大数据具有海量快速、多样、低价值密度与真实五大特点[2]。大数据的产生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有针对性的数据总结与汇总可以让人们更加精准的了解相关行业的动态发展趋势,了解人们的需求以及资本的流向。可以说大数据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因此无论是商业还是公共服务行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大数据的辅助。

2应用类型

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可以说已经融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无论在政治经济领域,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交流运输领域,军事领域以及学术领域等都能看到大数据的辅助作用。从技术的角度分析,大数据的应用大致分为四种类型:即数据采集技术,数据处理技术,数据分析技术与数据存储技术[3]。

数据采集技术主要指的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下,人们的行为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捕捉,无论是交通信息,消费信息都成为大数据的采集内容,这种海量的信息的采集对于反映一段时期内的行业发展与行为习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数据处理技术是针对海量进行进行有目的性的分析与筛选,从而使杂乱无章的数据成为有实际价值的数据,并且结合相应的算法进行归纳与统计,使数据能够实现有效的归类,为后续的数据分析做准备。

数据分析技术是对数据进行有目的的分析,按照需求展开数据的计算與比较,并且形成有实际指导意义的数据报告,从而实现大数据的应用。当前数据分析技术已经服务于各行各业,并且为多种应用场景提供了运营保障。

数据存储技术不但可以给海量的数据提供存储的保障,而且还可以方便人们的调取与应用,让人们在应用大数据技术的过程中享受到更加便捷安全的过程。

二、大数据环境下科研信息服务面临的机遇

1强化图书数字化建设,促进资源共享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图书带来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传统的图书是以纸质为主,因此图书馆的服务也主要面向纸质图书而开展。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数字版图书已经呈现出了快速的发展趋势,人们习惯使用移动设备进行电子化阅读,并且开始形成相应的社交方式,成为了现代人们的重要的学习与消遣的模式[4]。在这种情况下图书馆应该逐步推进图书数字化建设,带动图书馆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并且充分的利用现代社交工具进行有效的图书宣传与资源共享,从而拓展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与服务群体,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良好的阅读的习惯。

2提供了更为便捷的查询与借阅服务

传统的图书馆服务离不开查询服务与借阅服务,海量的图书经过数据转化输入并存储到数据库中,可以给人们带来更加快捷的查询服务,人们只需要将自己的需求输入到查询设备上,就能够将图书馆内所有符合需求的图书查询出来,极大的缩短的查询的时间,提高了查询效率。同时图书馆还能够建立馆际资源共享,让人们更加清晰的查询到所需要的资料所在的位置,更好的满足人们生活与学习的需求。借阅服务是图书馆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借阅的流程也在逐渐发生变化,图书馆不必再局限于固定场所的借阅服务,而通过设置还书服务箱,通过验证用户个人信息后实现随时随地可以还书,并且即时实现图书数据库借阅信息的更新,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借阅体验。

3完善的学术服务,推动学术研究进步

学术研究作为一项严谨科学的工作离不开阅读大量的书籍,图书馆凭借大量的图书资源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研究的氛围。人们可以在图书馆内阅读前人的学术研究成果,也可以通过阅读发现研究的空白与存争议的问题。图书馆作为一个为公共提供图书信息服务的场所,在推动学术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图书的数据库建立和丰富,学术不端检测平台也建立起来,它是依赖于大数据技术作为后台支撑而发展和完善起来的,可以对学术论文进行精准的查重检测,通过平台的检测可以有效的控制学术抄袭,造假的行为出现,也给学术研究的进步和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三、大数据环境下科研信息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1面对海量的科研信息存在,信息的有效管理不够

图书馆内有大量的图书,很多图书都是在信息技术还不发达时期进行采购的,这些图书不仅没有进行数字转化,而且还存在着存储不当,存在一定的损毁等现象。加强对这部分图书的数字转化非常有必要,但是工作量却非常大。当前很多图书馆都没有设置定量目标去完成图书数字化转化工作,导致了大量的图书依然无法参与到现代检索工具查询中,导致了图书的使用率降低,越来越多的图书被尘封了起来[5]。同时面对近年来采购的图书,由于图书采购量大,数字信息非常庞大,工作人员不但要进行图书与数字信息的对应,确保其查询的结果与图书匹配,而且还要加强对信息的标签化归类,这就给信息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工作压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信息的数字化建设。

2科研人员的信息素养欠缺,有效地应用共享数据不够

科研人员往往专注于自己工作领域内的提升,而对于科研信息检索能力存在一定的欠缺。尤其是对于一些年龄偏大的科研工作者而言,资料的检索与收集过程往往让他们非常头痛,这就要求科研工作人员要尽可能的提升检索功能的便捷性,通过不断的更新与改进检索的算法,提高检索的效率。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加强对共享数据库的建设,共享数据库是馆际间的资源的共享,可以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全面的科研信息,并且能够更加清晰的呈现出发展的规律与态势,不进行馆际间的数据共享,无形间就给科研人员带来了更多的工作量,降低了科研的效率。当前共享数据的发展正处在摸索阶段,各个图书馆的数字化程度不同也贵共享数据带来了一些制约的因素。

3图书管理员的创新意识、专业素养欠缺,对大数据信息服务发展趋势、科研人员的信息服务需求了解不够

管理员作为图书馆内的引导着和服务者,应该充分的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而不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一味的延续传统的工作方式。现代图书管理员与传统的管理员相比,需要更加丰富的管理手段与方法,并且要建立与目标群体之间的联系,通过调研了解群体需求,增强图书馆服务的针对性。当前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树立信息化的意识,在创新工作方式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不足。数字化的发展加快了对传统工作模式的淘汰速度,而工作人员专业素养的缺失又给其服务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因此在推行数字化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人员素养的低匹配性已经成为了当前的重要的影响因素。

四、大数据环境下科研信息服务创新探索

1树立服务意识,创新科研型图书馆信息服务发展理念

服务意识对于科研单位而言非常重要,尤其是提供公共服务的单位对服务意识的要求更高。在传统的图书馆工作中,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普遍比较薄弱。不但影响了人们对阅读体验而且也不利于图书馆的自我发展。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开始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主动与用户群体建立良性和谐的平等关系,通过调研的方式了解用户需求,并且组织各种主题的教育活动,针对性的引导目标群体的阅读,从而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了阅读学习的浓厚氛围[6]。这种地位上的平等拉近了图书馆与用户的距离,可以促进图书馆的现代管理理念的落实。同时图书馆要创新服务方式,利用现代媒体平台,主动向群众进行宣传,增强人们对图书馆的认知,并且树立良好的形象。比如利用自媒体平台推送多种优秀图书,并且向群众介绍馆内的多种讲座活动,引导人们主动的走入图书馆,参与到图书活动中。这种服务的深化可以为图书馆赢得更加广泛的客户群体,也能够改变人们对传统图书馆服务意识不足的印象,让图书馆的工作更加符合现代管理的需求,切实成为人们日常休闲或学习的首选场所。

2增加科研服务新业态,开展有深度的知识咨询服务

图书馆在时代的变化中逐渐呈现出综合性的趋势,比如当前国内的网红打卡地天津图书馆,不但采取了现代的建筑结构,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将大量的现代化的检索查询以及阅读的设备引入到图书馆的各个区域,让人们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查阅,增强了人们的馆内体验。同时图书馆还引入了多功能报告厅,自习区,咖啡区,展览区以及休闲交流区等,改变了传统的图书馆仅仅有阅读区的单调的模式[7]。通过这种多业态的融合,有效的将多种消费需求融入到了一起,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学习的需求,而且也能提供给人们更高级的感观享受,符合现代科研服务业态的客观要求。图书馆作为科研信息服务机构,为人们提供有深度的科研信息服务是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更好的提升人们对科研信息的理解与认知,图书馆可以定期举办相关的科研讲座,邀请著名的学者与研究员主持讲解现代科研发展的状态与前景趋势,从而提高人们的学术研究的需求。这些新业态的出现以及更加深层次的知识服务,为现代社会发展提供了一个更加有深度的服务场景,提升了社会学术氛围与图书馆的社会责任感。

3嵌入科研课题促发展,拓展图书馆科研信息服务的层次与质量

图书馆不应仅仅局限在单一的服务领域内,更应该加强与高校以及科研单位的合作,为社会人群提供更加专业的信息服务,图书馆也可以将科研课题的制定与研究进展进行报告通报与意见的征集,吸纳更多的专业人士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共同为科研事业的发展提供力量。科研课题的融入可以让图书馆的服务更加有深度,也可以增强社会科研氛围,对于构建整个社会的学术环境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8]。图书馆可以与科研机构合作,对于需要征集民意的相关的调研报告与社会民意调查等内容进行馆内发布,引导人们积极的参与其中,从而增强人们的社会参与感,也能使人们对图书馆这个场景产生依赖感与归属感,从而达到多赢的局面。图书馆要坚持“走出去”的宗旨,探索与其他单位的合作模式,确保图书馆的创新化发展措施得到切实的实施。

4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科研知识共享服务体系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已经从服务者,服务对象,服务渠道等多个层面给图书馆带来了改变。也不断的丰富着图书馆的工作模式与方法,就当前的发展趋势看,在馆际共享信息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缺陷。因此当前图书馆要充分的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对馆内图书的数字化建设,构建馆内的数字图书数据库,为科研工作以及社会经济提供足够的科研信息,同时要加强各地图书馆的之间的联系,签订数据共享协议,方便用户展开信息查阅。对于已经建立的科研知识共享数据库要做好安全保护措施,防止受到恶意攻击造成馆内数据的损坏与缺失,保障科研人员的登录信息与检索信息的安全,对IP地址進行准入限制,增强共享数据库的安全系数。地理位置较近的图书馆还可以展开更加紧密的合作,通过更有针对性的数据统计与用户分析,打造图书馆的特色,从而形成品牌形象,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也有较大的助力。

5加强大数据环境下图书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培养

人员素养是图书馆的“软实力”,通过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的培训,可以有效的促进图书馆的现代管理理念的落实,也对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对于管理人员的培训首先要从思想意识上加强教育,培养工作人员的职业认同感,让员工以自己的岗位为荣,加强员工与时俱进的思想,重视大数据时代下岗位需求的变化以及对自身能力欠缺的认知。其次是加强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人员不仅要提升科研信息数字化转化的能力,而且也要提高信息处理能力,设备操作能力以及信息安全保护等,从而适应未来的岗位发展需求。另外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的培养,在图书馆与用户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拉近二者间的距离,利用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技术,了解用户需求,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拓展服务范围。

结 语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看出,大数据环境给图书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图书馆管理人员要充分的抓住发展的契机,积极的探索与自身条件相契合的发展模式,创新图书馆服务方式,加快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升级,并带动公共科研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工作人员也要充分的重视这种时代发展带来的服务转型,积极调整心态,与时俱进,增强自身的工作能力与服务水平,从而更加适应于时代赋予岗位的要求,推动图书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晓萌, 李丽, 潘峰,等. 大数据环境下面向计量科研创新的知识服务实践[J]. 图书情报导刊, 2019, 004(012):P.31-36.

[2] 王芳. 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知识创新服务分析[J]. 传媒论坛, 2019, 002(007):147-148.

[3] 张文英, 杜晓菊, 张馨丹. 大数据环境下的地市级科技查新创新服务研究[J]. 内江科技, 2019, v.40;No.300(11):71+150.

[4] 李沛. 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应对模式和服务创新研究——以中国药科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为例[J].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 2019,(08):32-36.

[5] 李慧, 杜文龙, 柴源. 大数据及媒体融合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服务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实例研究——以西安航空学院图书馆为例[J]. 知识经济, 2019, No.520(36):142+150.

[6] 何中华. 大数据环境下面向图书馆资源的跨媒体知识服务研究——以四川铁道职业学院为例[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 No.679(03):13-14.

[7] 魏硕. 大数据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科学数据创新服务研究[J]. 信息记录材料, 2020, v.21(04):168-169.

[8] 孙晓冬, 李斌, 闫华,等. 信息化环境下科研管理协同创新对策探究——以科研机构为例[J]. 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19, 102(01):37-42.

作者简介:黄兵(1980—)男,汉族,四川成都人,本科,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

猜你喜欢
大数据创新服务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