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国家安全观视域下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

2020-12-23 04:53文列
西部论丛 2020年15期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

文列

摘 要: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对总体国家安全观进行了强调。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安邦定国的必备基石,如果一个国家不能保持基本的安全环境,一切的发展都是不可能的。本文以跨境水资源为例,试图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视域下分析非传统安全这一问题重要性的不断提升,是对国家安全极大的挑战,从而给出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合作的可能。

关键词:总体国家安全观;非传统安全问题;跨境水资源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中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再次强调,不仅对中国国家安全有指导意义,更具有世界意义和理论价值。本文以跨境水资源安全为例来阐述非传统安全对当前国际社会的挑战以及国际社会在水资源共享方面合作的可能分析。

一、非传统安全在总体国家安全中重要性的提升

(一)时代特征决定了非传统安全重要性的提升

在历史成为世界历史之后,各国间的经济贸易往来使得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在此基础上,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是加速了这一趋势的发生。于是便有了当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体化格局。在这样的国际背景下,政治军事等传统安全固然重要,但是非传统安全因着和平发展合作的大时代背景,提升了原来处于次要地位的状况,甚至成为改变国际格局中的重要因素和变量。例如,生态问题,水资源安全问题。

(二)非传统安全的特点决定了其重要性的提升

非传统安全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当前国际背景下重要性的的提升。相比较于政治和军事等传统安全领域,非传统安全领域涉及经济安全、生态安全、资源能源安全、恐怖主义等,这些非传统安全领域有着共同的一些特性,第一,公共性,例如生态问题,全球生态环境恶化,是不以国家为界限的,破坏性不是以国家的强弱、大小为限定的;第二,关联性;以跨境水资源为例,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人口的急剧增长,原来不是安全问题的问题上升为安全层面了,水资源作为生存性资源,必然会上升到政治军事层面,其关联性明显。

二、非傳统安全中跨境水资源问题对国家安全的挑战

英国著名的国际政治经济学家苏珊·斯特兰奇这样认为,在现代,国家在防卫领域除了下述三种情况以外,一个国家已很少甚至不会为了占据领土而入侵邻国:一是为了控制油田或气田;二是为了控制水源;三是为了收复失地。[1]水资源的问题已经提上国际政治的日程。

(一)水资源的跨国共有

首先,很多水系都是多国共。全世界有44个国家至少80%的土地面积位于国际河流流域内。由于国际河流流域跨越了国界,其开发利用所产生的社会生态环境影响将是国际化的。在当今世界淡水资源日益匮乏的状况下,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极可能成为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竞争并引发矛盾冲突的导火索。 [2]

(二)水资源可能变成战争的手段

由于某些国家可以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支配别国的用水,因而水资源可能变成战争的手段;这就使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获得了支配别国的权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种权力有时候还是非常致命的。中东小国科威特,它是一个缺水非常严重的国家, [3]它的国民的生活用水基本上都要靠进口淡水的。但是,科威特却花了非常大的代价引进了海水淡化技术。

(三)水资源的相互争夺而导致的战争

一些干旱和半干旱国家由于人口增长过快,将很快进入严重缺水状态,这很可能导致争夺水资源的战争;这种表现为,原来不缺水的地方,由于人口的增加导致水资源的短缺。双方为了满足自己国家人口的淡水需求,争夺水资源是很正常的。但是,这在政治上就导致双方关系紧张。

(四)水资源的短缺从而引起能源的短缺

全球许多发展中国家还是以水利发电为主,因此随着可用水的短缺,能源短缺将成为严重的问题。能源和资源是各个国家发展必不可或缺的,但是由于技术和资金的缺乏,对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只能开发较为容易利用和控制的能源。因此,水资源带来的电力能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对水资源的争夺也往往意味着对能源的间接的争夺。

(五)水资源所引起的水运问题

水资源的运输作用;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水道所带来的方便的交通运输,也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由于水运廉价、运输货物量大等特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是非常有益的。1981年两伊战争, [4]其中有很大部分原因就是因为对夏特·阿拉伯河的主权问题的争论。

三、非传统安全中跨境水资源合作的可能性分析

(一)体系层面的可能性

1、理论层面

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在他们《权力与相互依赖》一书中提出仅仅是相互交流并不等同于相互依存。 [5]只有当相互交往发展到了彼此付出代价的结果程度,才能形成相互依存关系。而且只有当有关民族国家从相互依存关系的获利超过了所付出的代价,相互依存关系才会得以继续。这也就说,全球贸易和投资的扩张已使一些国家的国内经济与作为整体的国际经济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由于国家间已建立的比较紧密地经济联系只有在稳定的国际环境中才能兴旺,因此,各个国家对于保持秩序以推进其利益都有利害关系。

2、国际实践层面

第一,加强国际法的作用。国际水法调整相关流域国间在国际河流水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分歧与合作关系,约束和规范流域国的水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并依据其国际法的地位与作用,通过外交谈判与公众舆论等途径,在协调国际河流综合开发,实现流域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得河流共有国之间加强合作。

第二,国际河流管理委员会的建立

如果冲突方对于对方的建议不能接受,可以考虑建立国际河流管理委员会。实际上,发展中国家对于建立国际河流委员会,也早已付诸实践了。例如:1964年,尼日利亚、尼日尔、乍得和喀麦隆四国首脑签署了开发乍得湖流域的公约和规约, 1957年9月成立“研究湄公河下游流域协调委员会”,简称湄公河委员会。除此之外,在尼日尔河、亚马孙河、印度河等流域也建立了相似的机构。

(二)单位层面的可能性

1、国家的合作意愿

在现实国际社会中,国家间经济发展都是相互依存的,国际政治中的零和博弈已经很少了,国家间的关系是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英切里哥特指出,零和博弈只在特定的简单的情况下才适用,如国际关系中领土或资产纠纷,而一般来说,国家关系涉及的问题较为复杂,他们本质上属于非零和博弈,博弈各方互有得失的可能。 [6]所以,本国经济发展和对方经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因此,各国应尽量控制在水资源问题上的冲突,加强合作,以免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球治理格局和全球治理體制进行第二十七次集体学习时说的,在高度一体化的全球,世界上的事情越来越需要各国共同商量着办,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

2、国家间合作的实践

第一,要主动提供各自掌握的数据,研究成果和各自国家的标准。在有了这些数据,双方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合作。当然,这也要建立在双方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一国不可能把自己国际的信息提供给敌国。

第二,互派人员建立专门的研究机构,使机构的职能专门花。为合作提供良好的信息来源。在这方面应该发挥各国研究机构和地理学家的作用。

第三,政府应加强联系;即使高层的往来有限,但是部级、副部级的交流可以经常来往。在跨境河流的问题上交换意见。使双方政府及时知会对方的意愿,不会产生信息不对称或误解

(三)国际组织层面的可能性

1、NGO的作用

非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各国民间组织跨越国界的联合,旨在全球范围内追求超越单个国家和民族利益的人类共同利益或行业利益,这一独特型使其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政治主体。与国家和政府组织相比,NGO有明显的特点和优点:NGO更具有公众性,比国家、政府组织少官僚主义而多活力,往往在市场失灵的领域以及国家和政府组织不愿意或不便干预的领域工作。所以,它的作用可以弥补政府和国际组织的缺陷。

2、联合国的作用

联合国是政府间组织的典型代表,它在推动环境问题方面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随着许多问题的“全球化”,需要各个国家之间的共同治理时,那么联合国就给全球各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区域组织的作用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区域化进程的加深,区域组织在各种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也非常的重要。例如,欧盟、东盟、非盟在各个区域内的作用。有时,当国家间的冲突发生后,第一时间得到会是区域组织的调停。

国家、区域和全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我们不应该把它们分割开来看待,而因该注重他们之间的互动的关系。在这种互动关系的链条中,每一个变量的变动都会引起这个链条上所有因素的变动。当代世界的最大特征就是和平与稳定。但是由于对水资源的争夺而引发战争或冲突,这一国家间或地区性的变动因素,无疑是对全球稳定的破坏。并且由于“马太效应”,这可能会造成富裕的、和平的国家会越来越富裕,战争、贫穷的国家则会越来越贫穷和遭受着更多的人为灾难。所以,全球的稳定与发展是依赖于各个区域和各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的。因此,水资源影响了地区的稳定与和平,那么全球的稳定与发展就会受到冲击。

参考文献

[1] [英] 苏珊·斯特兰奇:“全球化与国家的销蚀”,载《当代史》(英文)1997年11月号。

[2] 冯彦、何大明:《国际水法的发展趋势与中国水法体系的对比分析研究》,《地理学报》1999年第6期。

[3] 科威特属于热带沙漠性气候,境内多数地区为荒漠,全国仅有少量季节性河流与湖泊,淡化海水都是其主要的工业部门。而邻国伊拉克,全境则以平原为主,地势地平,其北部的河流(大扎卜河、小扎卜河等等)和湖泊(塞尔萨尔湖、萨迪亚湖等等),对于地处中东的国家来说,水资源比较丰富,科威特却没有从其进口水资源。摘自《世界地图册》成都地图出版社 1996年版, 第56页。

[4] 关于两伊战争的原因,详细请参见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主编 《国际关系史》(第十一卷)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4年5月版,第298-299页。除了双方在河流、领土方面的冲突,在宗教和民族方面也存在着激烈的矛盾。

[5] 樊勇明:《西方国际政治经济学》(第二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4页。

[6] Michael D.Intriligator, Cooperative Model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Research,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1994,p.49.

猜你喜欢
总体国家安全观
组织与制度:应对“颜色革命”之策
中国共产党执政生态系统的非线性安全分析
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的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探析
“一带一路”战略下西部高校大学生国家安全意识基本特征分析
“新安全观”下高校国防教育新形式探索
关于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的思考
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导向的高校国防教育教学内容改革的研究
习近平首提“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