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认同理论下学生党支部建设的研究

2020-12-23 04:53田云燕
西部论丛 2020年15期
关键词:党组织建设大学生党员

摘 要:组织认同理论以马克思主义的“个人意识与群体意识”辨证关系原理为指导,将大学生党员与党支部结合起来,强调大学生党员具备应正确的入党动机、坚定的政治理念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舆论、情感和价值上真正认同党支部才能更好的为党和人民服务,并通过切实的数据分析和归因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完善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对于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组织认同;党组织建设;大学生党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把我们党建设好。”大学生党员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党支部建设是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对大学生党支部的认同状况,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其他非党员大学生对党组织的看法,直接影响学生党支部在高校的凝聚力。学校的基层党组织即“联”着党又“系”着广大学生,在发展党员、教育党员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方面起着引导作用。因此,增强大学生党员对党支部的归属感,增强大学生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责任感是十分迫切的需要。

一、大学生党员对大学生党组织认同的现状

组织认同属于心理认同,如果组织成员认同组织的价值观和组织文化,对组织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那么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既不是角色的强制要求也不是劳动合同和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而是自愿行为。相反,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认同感不强,组织成员对组织的贡献是被动的,不利于组织的长远发展。组织认同体现了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似性,体现了组织与组织成员之间有共同的信仰和共同的追求,组织认同是组织成员对组织有归属感的基础。

了解大学生党组织在大学生党员心中的地位及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情况与现状。了解与分析当前现状存在的原因,对如何进一步改进高校党支部建设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党建工作实际,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背景下对经济与管理学院的19个学生党支部,共计340名党员(含预备党员)采用了实证研究与交叉学科研究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访谈、调查问卷发放及数据统计分析,确定了组织认同的 3 个测量维度,包括行为维度、情感维度、认知维度。大学生党员大学生党员在行为、情感和认知上都对党组织表现出了高度认同,认同度最高的是行为维度。认知维度、情感维度与行为维度是正相关的关系,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认知是情感的基础,行为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因此,强化大学生党员的管理和教育,必须在这三个方面下足功夫。

二、影响大学生党员对大学生党组织的认同因素

1.社会因素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的兴起,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的特点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根据我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我国的网民在 2016 年 6 月末已经突破 7.1 亿,我国的互联网覆盖范围越来越广,超过一半的国民都在使用互联网,而全球互联网使用率还低于我国平均水平,仅为 48.6%。互联网是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有利于拓展大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并存,大学生辨别是非能力弱,缺乏对信息的分辨和筛选能力。由于社会上不良信息的侵蚀,我国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政治觉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动摇,西方国家借助日益发达的网络媒体把西方的思想意识输入到我国,因此,我们应该加强网络法制化,优化网络环境,减少不良网络信息对中国大学生的思想侵蚀。

2.个人认知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党员对党的认知包括对党的历史、制度、政策、宗旨等各方面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知能力,每个大学生党员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因此,影响每个大学生党员对大学生党组织的认同因素也不同。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性别、党龄以及学历等方面对大学生党员影响因素不明显。通过对以往研究影响认知因素文献成果总结,结合大学生党员的思想特点,影响大学生党员对大学生党组织认知有两个方面因素。一方面是大学生党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大学生党员生活在一个复杂的社会环境,心理稳定性差,感性思维强,理性思维弱,会影响大学生党员的认知能力。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党员对大学生党组织的了解程度。认知是认同的前提,只有通过对大学生党组织的客观认识与理解才能给予正确的评价。现代大学生是独立生活、自主学习,大学生的生活环境是相对自由的。由于大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兴趣、信仰、经验和价值观。

三、组织认同视野下完善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对策

1.发挥互联网优势,创新宣传方式,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改变宣传方式,提升舆论引导水平,有利于构建大学生党员对大学生党组织的舆论认同。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电视、手机短信、桌面视窗等新媒体的广泛使用,网络舆论信息达到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舆论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性,舆论信息在大学生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过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社会需要正确的舆论引导,需要客观真实的舆论宣传。我们要增强舆论宣传艺术,防范舆论误导,提高舆论效果,实现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舆论认同。政府应加强舆论监督。舆论是人心向背的风向标,要想捍卫一个政权,必须坚持客观正确的舆论引导,不但要保证受众能接收信息,而且要保证受众接受的信息是客观真实的。因此,政府需要在监管舆论方面加大投入力度,掌握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培养能正确把握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高素质技术人才,建立科学舆论平台,抢占舆论阵地,优化舆论环境,提升舆论的引导水平。

2.丰富教育模式与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对提高大学生党员对党组织的价值认同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深,中西方文化相互交织,對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产生很大的消极影响。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受教育者建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始终坚守共产主义的信念。丰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与方法,有利于实现大学生思想的有效“统一”。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作为基础,深入分析西方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案例,将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融入工作中,打造方式多样、妙趣横生的教育模式。使教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说服力、感染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艺术性和综合性。打破传统教育方法单一、滞后、枯燥等局限性,通过优质的交流教育艺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特征。对于大学生来说,应根据他们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多种方法综合运用并不是对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简单的集合,应认真分析不同方法之间的关系,明确层次性,构建完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体系,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组织认同理论下的认知维度、情感维度和行为维度是互为整体的,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这对加强大学生党员的组织认同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社会因素对于大学生的影响以及其自身认知情况是影响党组织认同的主要要素。因此,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建设过程中,要利用好互联网的优势,加强舆论引导引导,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明确树立建设目标和愿景,积极将建设情况向支部成员及时反馈,努力在支部内部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大学生党员的组织归属感,完善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对于增强党组织的战斗力。

作者简介:田云燕(1992-),女,汉族,河北邢台人,天津科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党组织建设大学生党员
关于高校学习型大学生党组织建设问题的研究
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问题的研究
大学生党员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问题及培育路径研究
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员理论学习实效性的研究
提高大学生党员组织生活实效性的方法探析
农民专业合作社党组织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
在创新中推进党组织建设
关于基层学校党组织建设的研究
高校党员志愿服务机制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