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思维导图,建构复习高效课堂

2020-12-23 04:45陈彬
小学时代·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陈彬

【摘  要】  复习课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环节,本文作者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复习课堂的教学实践,通过梳理内在联系、展现层次关系、完善知识结构等三种方式,进行高效复习课堂的构建实践。

【关键词】  复习课堂;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思维导图是教学中常用的工具之一,它具有可视化、网络化、体系化等许多特点。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复习课堂,能够利用其特性帮助学生抓住重点、展现层次、形成体系,有效促进了复习课堂的效率提高,在学生的数学学习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抓住节点,梳理内在联系

思维导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图形框,这些图形框及其文字内容构成了一个个节点,代表着重要的定义、原理和规律,节点之间的连结代表着知识的内在联系。教师引导学生抓住这些重要节点,就抓住了数学知识的脉络。

如在“因数与倍数”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到与因数和倍数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一部分概念较多,学生在学习时十分容易将其混淆。因此教师在进行复习课的讲解时,就可以抓住主要节点进行讲解,为学生进行概念的辨析,梳理其内在的联系。教师首先让学生在笔记本上用图形框列出倍数作为一个节点,然后在笔记本的另一侧列出因数作为一个节点,此时教师询问学生:“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就会思考。在整数的除法中,一般来说,被除数是除数和商的倍数,除数和商是被除数的因数,此时学生就会发现,倍数和因数是一组相互依存的概念,两者不能独立存在,有因数必然有倍数,有倍数必然有因数。待学生思考过后,教师就继续讲述:“两者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大家用一道双向箭头将两者连接,在箭头上放标注‘相互依存。”在学生标注完后,教师此时再向学生讲述:“8与24,里面存在的因数倍数关系是怎样的?”学生此时就会回答:“8是24的因数,24是8的倍数。”教师就要求学生将8写在因数下方,24写在倍数下方,让学生通过这两个数字进行因数和倍数的概念记忆,这就完成了梳理内在联系的一整套流程。

通过抓住节点,能够让学生从节点的选取中了解本节课的知识重点是什么,能够通过节点之间的连结梳理知识的内在、本质的联系,从而促进自身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全方位消化和吸收,这有效建构了高效复习课堂。

二、组合分支,展现层次关系

运用思维导图的第二种方式是利用导图中的分支进行知识点的组合搭配,通过这种组合搭配,能够较为形象地展现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点延伸到面,有效促进复习课堂效率提高。

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到与长方体、正方体有关的基础知识,教师此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展现多面体知识点之间的层次关系。教师首先提问学生:“一个多面体的基本组成部分有哪些?”此时学生就会在笔记本上将多面体作为一个节点,在其后分支出“组成部分”这一模块,然后在这一模块后分支出“顶点”“棱”“面”,完成这一过程后,学生就明白了,“顶点”“棱”“面”都属于多面体组成部分这一层级。接着教师再提问学生:“在这一节中,我们学过的面积、体积公式有哪些?”学生此时就会回答:“S=(a×b+b×c+a×c)2、S=6a2、V=abc、V=a3。”教师此时再向学生讲述:“其中哪些是与正方体有关的?哪些是长方体的,在本子上将他们与各自的所属类型连结起来。”此时学生就会将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公式归在“正方体公式”这一栏,将长方体的也进行归类。通过这样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组合分支,就实现了层次关系的展现。

组合分支不仅在展现层次关系上有着较为显著的作用,通过这种组合分支,学生的逻辑归纳、分类能力也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以上种种作用有效促进了复习课堂效率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知识记忆的巩固。

三、借助线条,完善知识结构

思维導图中的线条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思维导图中的线条,能够将较为零散的知识点进行深层或表面的连结,从而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结构,进行整体的把握和记忆。

如在“圆”这一节中,学生要学习到与圆有关的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将知识点完善起来。教师首先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出圆这一节点,然后让学生用线条引出一个分支,表示圆的基本特点,在这一线条下继续用三个线条引出圆的半径r、圆心O、直径d等三个概念。接着,教师让学生用一线条引出圆的一组重要概念——圆的周长,并将圆的周长公式C=πd写在其后,用另一线条将圆的面积这一组概念引出,并在其旁写上公式S=πr2,进行完这一过程,教师在复习课上再通过给出练习题,让学生将这两公式熟练运用,最终再带领学生从宏观上观察与圆有关的知识体系,这样就完成了知识结构的补充和完善。

通过思维导图中的线条,能够将某一模块的所有知识点都连接起来,让学生看到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了学生的复习效率提升。

借助思维导图,能够实现复习课堂效率的有效提升。未来期待有更多学者针对这一理念展开更加深入且细致的研究,探索出更多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法,促进学生的复习效率提高和学习成绩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刘猛.合作探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14).

猜你喜欢
思维导图小学数学
思维可视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
论思维导图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应用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