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粮节粮,传承美德

2020-12-23 09:35张强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刻度米粒节约

张强

班会背景

2013年3月,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的意见》倡导全面开展“光盘行动”,要求学校开展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教育活动。让学生从意识上、行动上、体验上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俭以养德”,节俭更是学生思想品德和公民道德的重要体现。然而在现实中,掉在地上的饭渣、滴水的水龙头、一张废纸、没有及时关掉的投影……在班级生活中时有发生。这一方面与学生的节约习惯不良有关,更与班级惜物节用主题教育不及时、不具体、不深入密切相关。

班会目标

1.通过“一粒米的旅行”,引导学生明确“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养成自觉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习惯,激发学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

2.通过“一张纸的旅行”,促进学生提高认识,引导学生把节约意识落实到生活的细节中,促进学生自我养成、互相监督。

3.通过活动反思和交流,纠正学生的思想,让学生认识到爱粮节粮的巨大意义,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节俭传统。

班会前期准备

碗若干只,大米,卡纸

班会过程

导入:同学们,观察多媒体出示的两个汉字,从字形、字音、字义方面说一下你有什么认识。

教师问题引导:请同学们关注字体的构建,对比两个字的异同点。

【设计意图】出示“侈”“俭”的字形,让学生猜测这是什么字,从字的构建猜想两个字都与“人”的生活有关,不同的是“侈”有“多”的意思,“俭”有“限制、约束”的意思。自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词:节俭。

活动一:一粒米的旅行

一、看一看,算一算

设计内容:

观看公益视频:《珍稀每一粒米!跟着李子柒看“水稻的一生”》。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一谈,当李子柒端上一碗米饭时,这一粒粒米为了走上餐桌可能会经历哪些艰难困苦的旅行?

设计预想:

视频中,学生能得出的看法会有水旱灾害、高温、寒潮……

根据生活积累,学生可能发散思维:萌芽过程被虫咬、被踩踏、被风吹断,收获运输途中不慎掉落,储存时条件不适合而霉变,打饭时掉到地上……

教师问题追踪:(1)下表是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农作物受灾面积走势。通过具体数字,说说你的发现。

(2)2017年,我国稻谷播种面积为30747千公顷,受灾面积约占60%。你对“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又有哪些看法?

【设计意图】现在学生生活中不愁吃,甚至还有挑食的现象。加之缺少必要的田园劳作,他们对粮食的价值感知相对较低。因此在中学生中开展节约教育,要从田园劳动、收获的大背景出发,用统计的方法,得出具有震撼惊醒作用的数字。让学生明白万物生长并非一帆风顺,收获的果实需要倍加珍惜。

二、数一数,评一评

活动内容: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数一数一碗米的数量(每个小组2000粒饱满的米,剔除半粒及以下的米)。教师巡视观察,随机捡拾学生不小心掉落的米粒。学生谈一谈对浪费一粒米的看法;学生说完,教师把米粒“奖给”发言者,让“米粒归碗”。最后根据各小组最终的米粒存量,评选“节粮示范小组”。

教师问题引导:

假设一碗米的价值等于一根中性笔,估计一下班级中每人如果节约两勺米(约1000粒),多少人的节约行为就能换来一根中性笔?如果是笔记本、智能手机呢?

(展示捡到的米粒)这是刚才同学们不小心掉落的米粒,假如你是这些米粒中的一员,你会对那些“小马虎”说什么?请同学们两人为一组,互相评一评。

根据2020年7月13日发布的最新版《世界粮食安全和营养状况》预测,冠状病毒疫情延续到2020年底可能使长期饥饿人数新增超过1.3亿人。在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到来之际,学校团委组织各班级悬挂一些宣传条幅。请从备选内容中选出一条,推荐给团委,并说明推荐理由。

【设计意图】在前一个活动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一粒米生长、成熟的不容易;该环节意在从生活中引起学生的节约意识。通过日常观察,下面的浪费现象广泛存在:剩饭过满导致米饭掉落、吃饭过程中米饭掉落、饭后碗壁残存不少米粒……该活动通过积少成多,让学生对比衡量物品的价值,反思日常生活的浪费细节,感受节约教育的意义。最后通过宣传标语,由“爱粮”提升到“爱生命”“爱他人”“爱地球”……激发起爱粮节粮的强烈意识。

活动二:一张纸的旅行

设计内容:在卡纸上设计刻度碗。用米粒的数量表示刻度,根据自己的饭量,设计专属“刻度碗”。班级设计一份海报,在食堂门厅做一期“愛粮节粮”主题展出。海报旁边,展示各种专属“刻度碗”,完成本节课的旅行。

教师活动建议:给食堂阿姨写一封信,表达自己爱粮节粮的决心;号召全体同学行动起来,学会使用“刻度碗”;给食堂工作人员建议,使用刻度碗,给师生打饭;写上节约标语,营造浓厚的爱粮节粮宣传教育氛围……

【设计意图】节俭是习惯,更是美德。要让节俭蔚然成风,渗透到学生生活实际中,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班会总结

学生在看视频的时候,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表情,留意那些“只看热闹,不看门道”的学生,关注他们在本节活动课中的思想变化。在数大米的时候,建议学生借助直尺,否则米粒沾到手上,影响速度;活动结束要及时回收大米。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课题子课题“家校共育数字化对学生劳动教育的促进研究”的过程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刻度米粒节约
节约
剪彩带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
米粒很怕黑
谁大谁小
谁大谁小
测量三字歌
第十章 米粒的错误
第十章 米粒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