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8年上海市某社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0-12-24 13:30廖献琴李小攀
中国临床医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标化贡献率死亡率

徐 洁, 廖献琴, 邓 阳, 李小攀, 杜 琰

1. 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0065 2. 上海市浦东新区王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海 201201 3.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泰安 271016 4. 上海市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与信息管理办公室,复旦大学浦东预防医学研究院,上海 200136 5.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室,上海 200011

呼吸系统疾病主要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及肺部感染等,是造成我国居民死亡的重要原因。2013年以来,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仅次于恶性肿瘤、心脏病和脑血管病的第4位死亡原因[1]。同时,呼吸系统疾病对上海市居民期望寿命影响较大[2]。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空气污染、烟草暴露等不断加重,由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疾病负担已进一步增加[3]。在上海市浦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建立后的20多年中,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持续加快,王港社区处于浦东新区中东部农村地区,社区中农村居民逐渐转变为城镇居民,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环境及呼吸系统疾病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也发生明显改变。为了解社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变化趋势及人口因素(指年龄构成)或其他危险因素(指年龄构成以外的因素,包括政策决定因素、环境变化、技术进步等)对其死亡率的影响,本研究对2009—2018年社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死亡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浦东新区王港社区户籍居民,死因数据来自浦东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所登记的2009—2018年户籍居民死亡监测数据库。死亡监测以拥有法律效力的死亡证明为基本资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月收集死亡证明,进行死因编码、信息补充,并将资料输入数据库。该数据库主要包括居民个人信息,如性别、年龄、出生日期、死亡日期、常住地址等,及根本死亡原因、疾病名称等死因相关信息。人口学资料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安局。

1.2 疾病范围 根据2010年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10版(the international statis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0th revision,ICD-10)进行死因分类并统一编码,所统计的呼吸系统疾病ICD-10编码范围为J00-J99,主要有慢性气道疾病(J40-J47),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呼吸衰竭、支气管扩张症,各类肺部炎症(J12-J18),呼吸道感染(J00-J11、J20-J22)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J30-J39、J60-J99)等。

1.3 计算指标 死亡率的计算以浦东新区王港社区户籍人口为基础,以相邻两年年末人口数的平均值作为该年份的平均人口数。死亡年龄按照生存天数计算,即为(死亡日期-出生日期)/365.25,死亡率的标准化以5岁为年龄段的2000年中国标准人口年龄构成为参照。各相邻年份间死亡率的变化量以年均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表示。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Excel 2017和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Poisson分布的U检验对粗死亡率差异进行检验,采用Mantel-Haenszel检验对标化死亡率差异进行检验。采用Joinpoint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年份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的变化趋势,并根据率的差别分解法计算各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变化的贡献率[4]。检验水准(α)为0.05。

2 结 果

2.1 基本情况 结果(图1A~B、表1)显示:2009—2018年浦东新区王港社区户籍人口合计人年数为349 363人年,累计报告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死亡310例,粗死亡率为88.73/10万,标化死亡率为26.89/10万。其中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死亡278例,肺部炎症死亡16例,哮喘死亡3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死亡13例。趋势分析显示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呈波动态势(APC=-0.82%,Z=-0.687,P=0.512),而标化死亡率明显下降(APC=-5.96%,Z=-3.210,P=0.012)。

2.2 性别分布 结果(图1C~1F)表明:2009—2018年该社区男性居民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191例,男性粗死亡率为110.05/10万,男性标化死亡率为36.41/10万;女性居民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119例,女性粗死亡率为67.00/10万,女性标化死亡率为22.74/10万。男性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显著高于女性(P<0.05)。男性粗死亡率和女性粗死亡率均无明显变化(APC男性粗死亡率=1.52%,Z=0.904,P=0.392;APC女性粗死亡率=-5.07%,Z=-1.394,P=0.201),而男性标化死亡率和女性标化死亡率显著下降(APC男性标化死亡率=-5.07%,Z=-2.360,P=0.046;APC女性标化死亡率=-10.89%,Z=-2.959,P=0.018)。

图1 2009—2018年上海某社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死亡率的Joinpiont回归分析

表1 2009—2018年上海某社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死亡率分布

2.3 年龄及年龄别时间趋势分布 结果(表2)显示:310例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居民中,年龄为29.26~101.01岁,中位年龄为83.59岁,其中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295例,占全部死亡人数的95.16%。中老年组(45~64岁)、低龄老年人组(65~79岁)和高龄老年人组(80岁及以上)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均无明显变化。

表2 2009—2018年上海某社区居民呼吸系统疾病年龄别死亡率变化趋势

2.4 率的差异分析 结果(表3)显示:2009—2018年这10年间,后5年(2014—2018年)与前5年(2009—2013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差别为1.58/10万,人口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对死亡率增加值分别为11.93/10万和-10.35/10万,贡献率分别为53.55%和46.45%。按性别分层,人口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对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增加值分别为27.88/10万和-20.47/10万,贡献率分别为57.66%和42.34%。人口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对女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增加值分别为12.64/10万和-14.87/10万,贡献率分别为45.94%和54.06%。

以2009年死亡率水平为参照,前5年(2009—2013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差别为-15.96/10万,人口因素贡献值为7.74/10万,贡献率为24.62%;其他危险因素贡献值为-23.70/10万,贡献率为75.38%。其中人口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对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增加值分别为3.15/10万和10.84/10万,贡献率分别为22.54%和77.46%;对女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增加值分别为1.41/10万和-48.61/10万,贡献率分别为2.83%和97.17%。

以2009年死亡率水平为参照,后5年(2014—2018年)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差别为-14.38/10万,人口因素贡献值为21.79/10万,贡献率为37.60%,其他危险因素贡献值为-36.18/10万,贡献率为62.40%。人口因素和其他危险因素对男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增加值分别为24.85/10万和-3.46/10万,贡献率分别为87.79%和12.21%;对女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增加值分别为21.54/10万和-70.96/10万,贡献率分别为23.28%和76.72%。

表3 2009—2018年上海某社区人口年龄构成及其他危险因素改变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影响

3 讨 论

呼吸系统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具有病程长、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治疗成本高等特点。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人群中呼吸系统疾病的危险因素暴露水平普遍较高,如空气污染加剧、吸烟人口基数大、二手烟暴露情况不容客观、职业性污染等,加之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5]。探索全人群死亡率模式,特别是对居民年龄相关死亡率进行分层评估,可为卫生政策制订者针对特定人群制订干预措施提供重要参考[6]。王港社区处于浦东新区远郊地区,在新区二次改革开放中基本完成城镇化,居民生活习惯、饮食方式和居住环境发生很大变化,可较好反映城市化进程中居民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趋势变化。

本研究显示该社区2009—2018年呼吸系统疾病年均标化死亡率为26.89/10万,高于2011—2015年济南市(24.08/10万)[7]和2011—2015年福州市(18.44/10万)[8],低于1991—2011年上海市宝山区(47.67/10万)[9],表明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存在地区性差异,不同发展程度地区的死因分布明显不同。趋势分析显示,2009—2018年该社区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呈波动态势,而标化死亡率年均下降5.96%,这与我国1990—2013年、2002—2012年宁波市和2010—2016年重庆市呼吸系统疾病的死亡趋势一致[10-12],说明社区经济条件和卫生服务水平的逐步发展及社区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寿命延长,对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下降起到了积极作用。

男性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高于女性,与以往研究[7-8]一致,其可能原因是男性吸烟率显著高于女性,而吸烟是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加之男性因职业原因更容易暴露于粉尘或大气污染物等环境中[13]。此外,女性更加注重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这也可能是造成男、女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差异的原因之一[8]。

分析年龄别死亡趋势发现,各年龄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趋势均呈波动态势,且各年度死亡率峰值均出现于80岁及以上人群。这可能是因为高龄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器官的局部防御水平降低,从而造成呼吸系统疾病危险性升高,提示应加强高龄老年人的呼吸系统疾病防治工作。

率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以前5年(2009—2013年)各性别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为基准,后5年(2014—2018年)死亡率中由人口年龄构成因素导致的增长大于其他危险因素,结合不同年龄组死亡率的差异,提示人口老龄化是该社区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增加的主因[14]。以2009年各性别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为基准,前5年(2009—2013年)死亡率的增长主要为其他危险因素(贡献率>70%),且后5年(2014—2018年)的增长,除男性外,亦主要为其他危险因素导致的增长(贡献率>60%)。此外,其他危险因素导致死亡率的增加值对男性是增加的,但对女性是降低的,这种性别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女性平均期望寿命高于男性的原因一致,即女性在社会发展中寿命的增长获益大于男性[15-16]。

本研究从定量角度说明了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对呼吸系统疾病粗死亡率的影响及其贡献程度,提示在社区呼吸系统疾病防治中应关注人口老龄化,并将其作为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重要工作。

综上所述,该社区呼吸系统疾病负担较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进程中新的城镇化地区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流行特点,提示应重点关注高龄老年人呼吸系统疾病的防治工作,推进呼吸系统疾病社区日常管理,以期进一步减少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寿命损失。

猜你喜欢
标化贡献率死亡率
2005—2016年中国喉癌发病及死亡趋势分析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标准化法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合格率评价中的应用
一种通用的装备体系贡献率评估框架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关于装备体系贡献率研究的几点思考
上海市崇明县肺癌发病和死亡变化趋势分析
上海市崇明县1998—2013年女性乳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