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市榆阳区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特色种植,轮作养地,托管服务

2020-12-25 01:25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20年7期
关键词:榆林市圆梦农场

四娃圆梦家庭农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区鱼河镇鱼河村,由农场主常四娃创办于2013年,经营土地1100亩,主要从事富硒水稻和玉米种植、稻米加工与销售及白绒山羊养殖。先后被评为榆林市示范家庭农场和陕西省示范家庭农场。鱼河镇地处榆溪河与无定河的交汇处,自明代中叶起,便是陕北地区少有的水稻种植区。因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鱼河大米”口感甘甜、黏度适中、晶莹剔透。20世纪90年代后期,因为大规模岩盐矿的发现、外出打工便利且收益高等原因,榆阳本地种植的水稻越来越少,“鱼河大米”几近消失。2003年,常四娃从流转60亩撂荒地起步,开展土地整治、施用有机肥料、实施水稻玉米轮作、发展绿色循环农业,2018年农场种植富硒水稻600亩,产量约360吨;种植玉米500亩,产量约400吨;养殖白绒山羊近300只,纯收入达200多万元。常四娃先后荣获“榆阳市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榆阳市农村改革十佳致富带头人”“榆阳市农村综合改革先进个人”“陕西省人工影响天气地面作业人员”等荣誉。

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秉承特色品质、规模增效、绿色循环、科技支撑、品牌引领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同时,积极带动周边小农户开展规范化种植,取得了显著成效。

1.特色种植,品质追求。2014年,农场瞄准“富硒功能农业”,示范种植富硒水稻100亩,硒含量通过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产品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的检测认定。近年来,富硒水稻种植规模稳定在600亩左右,年产富硒大米约60万斤。同时,农场坚持只使用有机肥和农家肥,利用当地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晚上放水白天不放水,通过控水来控虫控草害,实现了不用药、不倒伏、深扎根。目前,农场先后取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授权使用)、绿色农产品认证、有机认证和良好农业规范认证(GAP)。

2.规模增效,改造设备。农场从流转60亩撂荒地起步,到2018年底经营的土地面积达1100亩,拥有300只左右的白绒山羊养殖量,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均达较高水平。农场年纯收入从2009年的5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200多万元,增长40多倍。多年来,常四娃在持续对流转土地实施土地整理、对撂荒土地进行复垦的同时,积极与承包农户沟通,打破田坎界限,大范围平整土地,集中连片种植;利用测土配方改良土壤,坚持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地地力;修建水利设施,铺设田间管道,恢复农田水利设施,改善生产条件;所有地块都修通了道路,方便大型机械和设备下田作业;申请安装了200千伏变压器1台,保障农田基本用电。通过对农田的科学整治和农田基础设施的更新升级改造,农场主要依靠机械化作业,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常四娃还在农机农艺结合上刻苦钻研,在购置新型实用农机具的同时,改造改良农机具,将压膜、播种、施肥和打药实现一体化运行,1天可顶100个人工。2009年之前,收割60亩水稻需要10天时间,如今通过改良收割机,水稻收割实现“米不落地”进入加工厂,600亩水稻只需5天时间,极大地节约了时间和人力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出效益。

3.绿色循环,轮作养地。四娃圆梦家庭农场长期实施水稻玉米轮作、秸秆还田、深耕深松,有效实现了土壤地力的保护。同时,通过实施种养结合,发展循环农业,坚持绿色发展。农场把大米加工剔出的米糠、米渣和种植的玉米用来养鸡、养羊,不仅省去购买饲料的投入,而且养殖的畜禽肉质鲜嫩,市场需求旺盛。畜禽产生的粪肥,又为水稻、玉米种植提供了充足的有机肥料。

4.科技支撑,提升价值。常四娃一直坚持良种良法配套,注重新品种的示范引进和推广。他与东北三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农业育种部门长期保持联系,先后从这些省份引进水稻“稻花香”“长粒优”“宁粳43”等新品种36个,平均亩产稻谷达1200斤,较原来每亩增产300斤左右。对试种2年以上的优良品种,将种子按照大米的市价销售给周边农户,2019年仅供内蒙古自治区和陕西省延安市的种子就达4万斤。同时,农场还积极开展稻米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2015年,农场投资100多万元购置稻谷加工设备,日加工能力50吨。2018年,农场代加工水稻1036万斤,稻壳、油糠作为服务费用,销售粗糠用于酿酒酿醋,细糠用于喂猪,全年稻壳、油糠总收入150.7万元,扣除99.5万元成本支出,实现纯利润51.2万元。

5.品牌引领,产品细化。四娃圆梦家庭农场以“绿色、生态、健康”为发展理念,着力打造榆阳富硒大米品牌,成功注册了“鱼河”“常大叔”“鱼家河”“鱼家河大米”等商标,从散装、袋装到礼品精装共有8款产品,价格从每斤3元到5元、10元和18元不等,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差异化需求。为了进一步加大产品销售力度,农场开通“榆林市鱼河大米”微信公众号,加入榆林市农产品市场流通协会和榆林农产品网上交易中心,成为京东农村电商扶贫合作点,从“线下”走到了“线上”,积极参加各类展销活动,广泛宣传推介。

6.托管服务,产业扶贫。农场充分发挥社会化服务功能,为广大农民群众、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服务。一是助推小农户发展现代农业。农场为周边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将加工、包装、销售等一并纳入服务行列。如今,托管富硒水稻面积1000多亩。通过全程托管服务,实现周边小农户每亩平均增加收入700元左右。农场还为周边水稻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代加工水稻,提供优良品种,传授技术,免费指导服务。二是主动投身脱贫攻坚战。农场以产业扶贫的方式带动贫困户7户,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销售等问题。农场还积极探索“订单农业”模式,年收购周边小农户水稻约1800亩216万斤,既解决了小农户的销路问题,又提高了小农户收入,每亩水稻增收300—500元。

猜你喜欢
榆林市圆梦农场
农场假期
叶锐仙作品
圆梦,在这片土地上
破解民企“经理荒”——榆林市“云端”培育万名职业经理人
不让脱贫攻坚“踱虚步”——榆林市强化脱贫攻坚督查
How did I become a marathoner
农场
一号农场
治穷致富路上的圆梦人
圆梦路上 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