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工作的探索及实践

2020-12-25 19:41
安徽医专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专科馆员医学

杨 敏

教育部2015年度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明确指出,高校图书馆是为人才培养和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是衡量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准。面对各学科相互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高校图书馆服务必须以“学科服务”为导向,变革传统服务模式,跳出文献传递服务,逐步转向为用户提供知识深层次的学科服务和知识服务[1]。

1 医学院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发展与时代要求

学科服务是以大学学科为对象而建立起来的学科高级专门服务人员对口服务模式,最早发源于美国和加拿大的研究型大学图书馆[2]。学科服务工作在我国图书馆已开展近三十年,从最初的以资源为中心,发展到以用户为中心,再到将学科服务融入到科研服务工作中,目前全国已有约一百多所重点院校和地方本科院校的图书馆实施了学科馆员制度[3],其中医学院校积极推进学科服务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的有清华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中南大学医学图书馆等[4]。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建立和完善学科馆员服务方式,推动从物理图书馆“以书为本”的传统服务观念向“以人为本”的新型学科服务模式转变,研究如何将海量的文献资源更好的服务于教科研一线工作者,开展合理有效的学科馆员服务,对图书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医学专科院校作为培养基层卫生服务人才的中坚力量,是我国医学高等教育和医药卫生知识普及的重要领地。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在馆藏资源建设及服务结构上更接近于专业图书馆,用户对图书馆服务需求的学科范围较窄,但是对其服务内容更加具体和深入;图书馆要能够为教科研工作者提供专业性更强、更加细化具体的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因此,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更应关注如何向用户开展深层次的信息服务,积极探索符合医学专业特色的学科服务模式。

2 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现状与困境

2.1 图书馆工作人员少,馆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专科院校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遍较少,多以十几人为主;馆员队伍结构不尽合理,四十岁以上年龄人员比重过高,专业人员所占比重过低。同时作为学校文献资源中心,高校图书馆首先要保证日常借阅开放,流通阅览岗位集中的工作人员较多;为数不多的精兵强将,又会安排到采编、阅读推广、图书馆行政等岗位[5]。工作人员较少,加之人员队伍结构的不合理,不利于学科服务等深层次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2.2 专科院校图书馆经费多紧缺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很多高校图书馆相继开展文献资源数字化及主动服务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从而使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存储形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而对于专科院校图书馆而言,大多面临着经费短缺以及因经费短缺引起的文献资源数量不足、用于开展学科服务的平台设施不全、难以开展深层次服务、无法跟上智慧化校园建设步伐等窘境。

2.3 微媒体环境下用户行为的变化与发展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微信、微视频等社交媒体和多种形式微媒体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图书馆用户的阅读行为[6]。在这种大环境下,真正走进图书馆使用纸质资源的用户日益减少,用户面临的不再是资源匮乏,而是如何快速、精准地获取自己所关注领域的专业资源与学科进展分析。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已不能满足用户的新需求,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更应该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与期望,重新思考图书馆的角色定位,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寻找满足用户需求的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寻找图书馆发展的新动力[7]。

2.4 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用户特点分析 医学专科院校学生的培养机制为三年,实际在校进行专业课理论学习时间仅仅两年。医学专科院校很多一线教师面临着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的问题,这些教师因为教学任务的繁重而无心去搜集资料,无暇潜心科研,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关注度不高。

3 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开展学科服务的具体举措

为了适应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主动的、深层次的信息和学科服务,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须建立学科馆员制度,由具有相应工作能力和专业背景的中级职称以上的馆员担任学科馆员,组建一支有活力的学科馆员服务团队。在此基础上,应随着学科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不断明确学科服务理念,调整工作方式,积极探索学科服务模式。

3.1 加强专业人才的引进,强化学科服务队伍建设 医学专科院校的学科服务工作要想得到有效开展,要求学科馆员在具备获取、分析文献情报的基础上,能够熟悉并了解医学学科的特点,最好具有生物医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也就是说面向医学教科研工作的学科馆员要具备多学科知识能力才可以向用户们提供深层次的知识服务。为此,要积极引进图书情报专业的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人才,为学科馆员队伍注入新生力量。可以考虑由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馆员“带教”,帮助他们快速了解医学专科院校学科特点和专业设置。具体工作过程中,要突出服务团队的优势,充分发挥团队成员各自的专业优势;同时可以建立团队工作例会制度,加强业务交流,不断增强团队业务能力和凝聚力,逐渐培养出一批能够真正胜任医学院校学科服务的学科馆员。

3.2 加大数字资源建设,为学科服务保驾护航 资源是做好服务工作的基本保障。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要想方设法,多措并举保障数字文献资源。首先,加大经费投入建设本校的中文数字资源。在保障医学专业资源建设前提下,不断充实人文社科、思想政治类等数字资源建设,满足不同用户需求。其次,通过多种形式加强外文数字资源的补充。可通过联合采购、集团采购等方式,不断完善外文数字资源建设。再次,注重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积极依托国家、省市等文献资源保障平台,丰富本校的数字资源,为学科服务工作保驾护航。

3.3 多途径拓展服务内容,不断提升学科服务深度

3.3.1 优化图书馆门户网站 图书馆要基于用户视角出发,从表现形式、网站内容、用户体验等方面对图书馆网站进行全面改版。将图书馆的纸质与电子资源、中文与外文资源、期刊、图书等进行聚流汇合,简化校外用户使用馆藏数字资源方式,集成为面向资源、以用户为中心的资源导航门户中心。同时,依托一站式搜索技术,为用户搭建统一、规范的检索入口,实现图书馆资源的一站式搜索。

3.3.2 积极开展科技查新业务工作 科技查新是科研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成果转化、新产品鉴定、科技进步奖、创新基金、专利申请和科研立项等项目申报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教职工学科服务工作,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应选派具有医学专业背景的学科馆员参加教育部科技查新人员资格培训,同时积极申请成为科技查新站查新代理机构,开展生物医药卫生类课题申报的查新工作,为学校科技课题的申报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3.3 多途径开展信息素养教育,丰富学科服务内容 信息素养综合能力不仅包括检索、分析文献信息资源能力,而且还包括在文献使用过程中的信息伦理道德规范。信息素养能力是医学师生必备的基本素养。①开展教师用户群体信息素养培训服务:资源推广与用户培训工作是我馆学科服务工作坚持开展的服务内容。为方便系部教师,提高资源培训的效果,可采取多途径主动开展“馆藏资源进系部”活动。积极与各系部沟通,利用各系部工作会议时间,深入系部开展数字资源利用的培训;同时可以主动加强与科研办等部门联系,共同开展外文数字资源等特色培训,助力教科研工作。②开展学生用户群体信息素养培训服务:专科医学院校应设立文献检索教研室,主动承担学校专科、专升本以及社会扩招学生等各层次《医学文献检索》课程的教学工作。要充分发挥图书馆文化领地作用,以三全育人为导向,开展多途径信息素养教育,以信息素养大赛为抓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信息素养学习的活动;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积极提高医学生信息素养综合能力。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学科服务工作将在专科院校教科研服务、学科评价、人才引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将会成为未来专科院校图书馆核心竞争力。医学专科院校图书馆更应该结合本校学科建设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认真开展全面的调查研究,培养适合本校专业特色的学科服务团队,不断提升学科馆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完善学科服务的管理激励机制,提升学科服务水平,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不断发展。

猜你喜欢
专科馆员医学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浅析专科化管理在心内科病房护理中的实践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安徽省医学会专科分会战“疫”在行动
福建抗疫专科护理队出征支援湖北
基于人本理念的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探讨
探讨党校图书馆馆员的工作素质及培训策略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实现高职图书馆长远发展与青年馆员自我实现协调统一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