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果·毕宝祥师生展暨研讨会在江苏省美术馆圆满举行

2020-12-26 09:37
国画家 2020年5期
关键词:南京师范大学山水画山水

由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硕果·毕宝祥师生作品展”2020年8月13日在江苏省美术馆1号厅拉开帷幕。出席展览开幕式的有:江苏省文联主席章剑华、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敏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周京新、江苏省美术馆馆长徐惠泉等,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发来了贺信。展览展出了毕宝祥和他的研究生精心创作的作品100多件。

毕宝祥教授执教研究生18年,教学中既注重夯实基础,又注重扶植个性。其学生成果丰硕,有近30次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全国性美展并有15次获奖;十二、十三届全国美展,国画类江苏共有四人获奖,其中三位是他的学生。毕宝祥在教学之余,还潜心研究与创作,出版专著多部,发表论文数十篇。其山水画作品也颇受画界好评,举办个人展览多次。

展览期间,还举办了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领导及专家对此次展览给予了高度评价,肯定了毕宝祥教授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及师生的创作成果,对江苏文艺事业的薪火相传寄予了殷切希望。

展览同时还出版了《毕宝祥师生作品集》与《毕宝祥文集》。

参加这次展览的学生有:赵飞、顾国兰、王静、徐钢、董金良、何芳、王顾宇、凌昕、沈阳等29人。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先生发来了贺信:

毕宝祥教授:

欣闻您举办师生画展,特致函表示祝贺。

美术教师,有两件作品。

一是自己的创作。

二是培养的学生。

你第一件作品早已被同行和社会所称赞,在水墨世界里描绘了一座座美妙的山峰。在继承以黄宾虹为代表的传统笔墨之同时,获得对生活生动、深刻的感受而融入心灵世界,流于画面呈现。

你第二件作品也不同凡响。学生们的面貌各具风采。一棵树上长出不同的花。这正是艺术教育的根本。我对那些老师教出来的学生都是一个面貌的现象,是不认同的。教师,就是要因材施教,激活每一个学生生命本质里的闪光点,让个性凸显。这也是艺坛百花齐放的基础,是每个生命个体文化自信的表征。

今天,你举办师生展,让人们看到了你的教学理念在实践中的成果。我在这些学生的作品中看到了具有深厚艺术教育传统的南京师范大学的人文气象,看到了江苏在文化繁荣的新时代,青年学子们所得到的滋养。也感受到你的精心培育和良苦用心。

我也希望你的这些学生,培养出他们的学生,以不断放大,不断延展的势态,为未来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世世代代无穷止。

祝江苏美术的今天和明天更美!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兼主编、博士生导师尚辉:

毕宝祥师生作品展让我们看到了新时期江苏山水画坛一种新的学术转向。南师大美术学院的山水文脉无疑以傅抱石开创的新金陵画派为根基,这一文脉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获得继承创新,并以范保文等为代表,既重传统亦重写生,从而形成水色江南的新样式;但毕宝祥能从范保文中跳出,从这种水色之“新”转向笔墨之“古”,从由清“四王”而追溯明代吴门“文沈”,习得文征明、沈石田的俊逸、秀润和古雅的山水情致与格调——这个中国山水画南宗的灵魂。

毕宝祥师生展,一方面让我们集中研究了毕宝祥个人成熟的艺术风貌,对他在写生基础上既赋予其润笔淡墨以当代山水画缺乏的文化品格,又改变了传统山水画既有的笔墨程式而富于清新的视觉感受有了更加鲜明而强烈的认识;另一方面毕宝祥的山水画创作及艺术追求已不是个案,而是通过他数十年的山水画教学,将他推崇的山水格调和润笔淡墨在其学生进一步研习和变体中获得一种回应和放大,其学生画作在近些年许多全国美展或全国性美展中脱颖而出,从而成为当代中国画坛一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现象。这就是在当代山水画回归传统的路向中,在“宾虹热”“新浙派”之后,出现了“宝祥体”——这一江苏山水注重对“文沈”山水画文化品格的再发现,并自然融入当代写生山水、图像山水的新视觉经验的审美转向。

猜你喜欢
南京师范大学山水画山水
《山水间》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宿迁分校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山水之间
一处山水一首诗
Will versus shall: two magic modal verbs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