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络学说指导针灸慢性病疑难杂病临床研究

2020-12-26 23:37明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3期
关键词:针法通络人体

明华

(山东临沂市费县薛庄镇卫生院, 山东 临沂)

1 明代张景岳

“百病皆生于气”,是广义上的气络病变,气络学说的研究重点在探讨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系统疾病防治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调节,共同形成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动态平衡的稳态调控网络,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与稳定。

1.1 气络病变临床表现

神昏、瘛疭、痴呆、瘫痪、面瘫、麻木、萎废、消渴、水肿、痹证、癥积、疼痛、抑郁、烦躁、失眠、早衰、气短声低、神疲乏力、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肌肉瞤动。

1.2 气络病变病理机制

络气郁滞、气机逆乱;络气虚滞、虚而下陷;精不化气、神机失用;气化无权、代谢失常;防护失司、络息成积;毒邪滞络、毒分内外;气失开阖、络脉绌急;络虚不荣;气络损伤。

络气郁滞是指络气输布运行障碍,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可用通法治疗。络气郁闭是指络气郁闭于内不能外达的病机状态,可用开法治疗。络气上逆,是络气升降运动失常,当降不降,逆而上行的病理状态,络气上逆用降法。络气虚滞,是气虚引起的气化及气的升降出入失常、气机紊乱的病理状态,可用补法进行治疗。络气虚陷,是指以络气虚弱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可用升法进行治疗。络气虚脱是指络气虚衰失于固摄而致脱失的病理状态,可用固法。气化不足可用补法进行治疗,补精养神,补精生血,补气生血。气化异常可生痰浊、瘀血、水湿,可用化法治疗,治法分别为化痰通络、化瘀通络、化湿利水。络息成积、防护失司,防护异常、防护不及、防护过度可致五脏之积、癌瘤癥积、痹阻成积,可用化法来消积通络、散结通络、宣痹通络。毒邪滞络,内毒外毒可致毒邪损络、毒邪滞络,可用清法来祛邪解毒、解毒通络来治疗。

1.3 气络与脑神督络—脏腑络气—皮肉筋脉骨系统[1]

唐代王冰注《素问·刺禁论》曰:“脑为髓之海,真气之所聚。”清代冯兆张在《锦囊秘录》曰:“脑为元神之腑……调节脏腑阴阳、四肢百骸之用。”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说:“人之元神在脑,识神在心,心脑息息相通。”中医学在发展过程当中没赋予“脑”应有的学术地位,在五脏辨证当中没有脑。脑连接督脉,督脉的分支是督络。明代《人镜经》曰:“其脊中生髓,上至于脑,下至尾骶,其两旁附肋骨,每节两向皆有细络一道,内连腹中,与心肺系,五脏通。”督络是从脊髓分出来的这些细络,连在体内五脏上。清代刘思敬《彻剩八编内镜》曰:“从膂髓出筋十三偶,各有细络旁分,无肤不及。其以皮肤接处,稍变似肤,始缘以引气入肤,充满周身,无弗达矣。”这些细络遍布全身上下,它们的作用,就是引气入肤、充满周身、调节四肢百骸、皮肉筋脉骨、调节脏腑阴阳。

中医认为脑的病变本源在精,精生髓,脑为髓海,精化气,气化神,从中寻找治疗脑髓督络—脏腑络气—皮肉筋脉系统疾病的方法。

常见的气络与脑髓督络—脏腑络气—皮肉筋脉系统疾病有很多,如脑病变:帕金森氏病、阿尔兹海默病、脑炎、脑瘫、癫痫;运动神经元疾病:脊髓空洞症、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识神病变:抑郁、焦虑症、睡眠功能障碍等。

1.4 气络与形气转化—气血津液精—内分泌代谢系统[2]

内分泌激素可调节人体营养代谢,通过调节蛋白质、糖、脂肪及水盐代谢,维持机体代谢平衡,为生命活动提供物质和能量。常见的气络与形气转化—气血津液精—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有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

气络与形气转化,气血津液精的相互转化,本质上属于西医学内分泌代谢范畴。空气、水谷进入体内被消化吸收,代谢后废物排出体外,这个过程对应西医学的物质能量的代谢。气络学说可以指导从“脾”论治消渴(2型糖尿病)研究。

1.5 气络与防御卫护—免疫调节—自稳监视功能系统[3]

《素问·刺法论》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常见气络与防御卫护—免疫调节—自稳监视功能系统疾病有免疫防御(流行性感冒、肺炎等)、免疫自稳(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硬皮病、干燥综合征等)、免疫监视 (肿瘤 )。

络病理论指导探讨肿瘤病机为络息成积。社会、心理、环境、生物、遗传等因素的影响均可导致气络-NEI网络稳态机制破坏,由于代谢失常,痰瘀阻滞、脉络滋生,息而成积导致痰瘀阻络、脉络滋生,又因环境污染,毒由外生、脏腑失调,内毒蓄积,而有毒源内外、热毒滞络,最终导致络息成积,即肿瘤。

2 气络学说指导针灸慢性病疑难杂病临床,在更广泛的领域发挥价值。

络针的指导理论是气络学说。络针的针法主要有刺络针法、活动针法、并列针法、焦点针法,体现了针法的灵活性。病机辨证,辨证归类,选穴施治,最为关键。操作简单快捷,无危险性和副作用。

2.1 刺络针法,以末端施针为主,有“泻络远针”之义。初病气结在经,经主气;久病入络,络主血。通经调气,刺络活血,复杂的疑难重症迎刃而解。心主血脉,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医源》曰“夫人周身经络,皆根与心”;《素问·六节藏象论》曰“心者,其充在血脉”。血脉的分支即血络,与心脏所主之血脉有着密切的关系。邪气入络,络中气血循行受阻、津血互化障碍,导致络脉病变。《灵枢·经脉》指出心络的循行及相应病症,曰“手少阴之别,名曰同里,循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别走太阳也”。

2.2 活动针法,经络奇穴施术简便,针后令病人疼痛处活动,以远处穴道络针入骨少许配以活动针法,立竿见影。人体有自然抗能,有自愈力,有相对平衡点。尤其对于疼痛性病证,往往能立即止痛。人体所有独立功能构件都与大脑时时对应,骨膜与脑膜相通。络针通过透骨膜入骨皮质,可以达到激活人体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以及任督二脉,从而达到舒经活络的效果。

活动针法先决定针刺穴道,进针后,配合呼吸,左右交叉立体活动,反复屈伸上下肢,激活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并间断动针,病痛便可立减,达到内外、上下、左右阴阳平衡的作用。病久复杂,针脑户穴,留针中间动针,令病患反复活动患部引气。胸闷、胸痛、腹痛,按摩,深呼吸,使针气与病痛点之气相引。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治人首先治神,在活动患处时,神志专注集中于患处,所谓活动引其气,集中治疗作用向患处集中,效如桴鼓。

2.3 并列针法,两针列队,加强疗效。先在脑户穴下或腰俞学上施针,然后取督脉邻近奇穴再刺一针。两针并列针法,似古代的排针,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也,尤其适合久病久痛。刺激强烈,互助合作,针效强化,全息作用,整体感应。

2.4 焦点针法,对于痛凉麻痒症,疗效更佳。在患处近取穴位,以其为焦点,精气神向其汇聚,远近同时动针行针,相互感应,充分调动人体潜能和自愈力,寓有交济之意,作用更强,是双重治疗,痛可立止。

3 现代医学认为,人体的每个细胞、每个组织机构都含有人体的信息,人体存在着信息传出网和信息接收、传入网,并在人体内进行相应的调节,人体自身也在动态调节中保持平衡。人体的内外、上下各种信息互联互通,构成信息的整体网。信息的传出与接收传入的能源动力在于气,且具体在于阴阳二气、五行之气[4]。

4 气主动,气具有全息性,气无形,通过无形通道与有形的通道遍行于人体的上下内外。经脉具有全息性,经络是气与信息的圆形通道,形成了人体上下内外复杂的信息网[5]。

5 “神”在信息的传出与接收传入并进行相应的调节中也至关重要,即《内经》所说的“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络针全息通应,人体任何一个独立功能单元,都影缩着整体的信息,与脑时时对应。整体观念,同气相求,以骨治骨,以筋治筋,以肉治肉,以脉治脉,以皮治皮。

猜你喜欢
针法通络人体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清肺通络方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作用机制
董氏奇穴动气针法治疗下肢骨折内固定术后肿胀的疗效观察
人体“修补匠”
丹参通络解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心肌组织Atg5、Beclin-1及LC3表达的影响
揿针穴位埋针法在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便秘中的干预价值
手指飞舞 编出玲珑花边
人体冷知识(一)
通络益肾汤辅助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MMP-9、TIMP-1水平的影响
人体可笑堂
湘绣针法的英译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