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直肠癌术后患者造口并发症的效果及满意度分析

2020-12-28 00:02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528415何业萍刘敏艳谭凤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造口满意率例数

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528415)何业萍 刘敏艳 谭凤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针对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直肠癌手术患者共计30例分成观察组(n=15)和常规组(n=15),所有患者均行直肠癌手术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女6例,男9例,年龄38~69岁,平均(43.85±3.74)岁,常规组女5例,男10例,年龄36~70岁,平均(44.81±3.65)岁,不同组别的性别、年龄等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具显著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着重改善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状态,如患者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时,应对其血压和血糖进行有效控制,并保证病房的干净和通风。观察组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首先,护理人员予以患者肠道准备工作和术后引流管护理,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性,避免引流不畅可能引发的感染症状,如果出现感染时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其次,护理人员予以患者心理护理,由于大部分患者受病症影响会产生负面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应在充分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予以患者针对性心理疏导,用以提高患者治疗信心和护理满意度。最后,护理人员予以针对性并发症护理工作,如患者出现局部黏膜感染时患者易发生造口黏膜分离,分离后按湿性愈合方法处理伤口,如患者出现造口出血时护理人员可通过使用外撒造口粉的方式进行止血,如患者出现造口肠管的张力较大、肠膜扭曲时患者易发生造口坏死,护理人员可通过及时观察血运状况判断是否出现造口坏死,一旦发生坏死立即告知主治医师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出现红肿或糜烂时,此时应清洁造口皮肤并保持干燥,并涂抹造口粉再喷上皮肤保护膜改善。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直肠癌患者术后发生造口并发症例数和发生率,并发症包括造口坏死、造口出血、造口炎症和造口脱垂[1];通过调查问卷表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共计100分,调查结果在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调查结果在55~84分为一般满意,调查结果在55分以下为不满意,护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数据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如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总满意率均用%表示,用卡方检验;计量资用()表示,用t检验,无论哪一指标数据为P<0.05时均有实验研究价值,P>0.05不具实验研究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分析两组的造口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20%,常规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为60%,观察组低于常规组,组间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

2.2 对比分析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93.33%,常规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53.33%,观察组明显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对比分析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直肠癌手术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造口手术,但该种治疗方式下存在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这是由于人体排便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尤其在围术期中患者需较长时间才能接受,大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因此,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尤其是在当前临床护理理念不断发展和深入的过程中,综合护理干预通过常规护理、肠道准备工作和术后引流管护理、心理护理及针对性并发症护理等方式,极大地降低了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更高,对维护医院社会形象起到积极作用。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护理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由此可知,综合护理干预下可有效避免患者发生造口坏死、造口出血、造口炎症或造口脱垂,患者接受全面护理能够有效提高其满意率,极大地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几率,与吴艳雯、谢玲女、马琳琳等人的《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结果基本一致[2],具有实验研究价值。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对预防直肠癌术后患者造口并发症和满意度影响较大,临床实践应用价值亦较高。

猜你喜欢
造口满意率例数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护理质量指标在降低肠造口术后早期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
探讨生长抑素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干预
米诺环素治疗急性逆行性牙髓炎的疗效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