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评估肌腱损伤断裂修复术后肌腱组织结构恢复情况的价值分析

2020-12-28 11:38
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断端探查肌腱

(郑州市骨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0)

肌腱损伤断裂在临床外伤中较为常见,主要指急性运动损伤或者肌腱炎等引起的肌腱完全或者部分断裂,多发于手部、跟腱等[1]。单一肌腱或关节的多个肌腱发生损伤,会引起机体关节活动受限,或是运动受力不均衡引起关节畸形、关节炎等,严重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2]。因此,早诊断、早治疗对于肌腱损伤患者十分重要。传统的诊断和术后肌腱恢复评估方法多根据患者症状表现、临床医师经验等,术前难以准确定位肌腱断端、术后难以判断腱性连接和瘢痕连接等情况,从而影响治疗和患者术后恢复方案[3]。已有研究表明高频超声在肌腱损伤断裂的诊断、定位等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但关于评估肌腱损伤断裂患者修复术后肌腱组织结构恢复情况的研究较少[4]。本研究就90例肌腱损伤断裂患者采用高频超声进行术前以及术后探查。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郑州市骨科医院2016年4月~2018年5月诊治的肌腱损伤断裂患者90例。其中男53例,女37例;年龄23~50岁,平均(40.27±4.36)岁;肌腱损伤类型:闭合性损伤40例,开放性损伤50例;损伤原因:运动受伤27例,车祸受伤20例,切割伤17例,其他26例;损伤部位:跟腱36例,肩部肌腱12例,手部肌腱22例,其他20例。所有患者均经CT、MRI等影像学技术以及患者临床症状确诊为肌腱损伤,且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仪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美国GE 型号:LOGIQ E9),L12-5高频变频探头,频率设置为5.0~12.0 MHz。

充分显露患者损伤部位,采用超声探头对肌腱进行横切或者纵切检查,检查时探头方向应与受损肌腱相平行,观察肌腱内部是否有均匀回声,是否存在血肿等。特殊情况可对探头适当加压,在检查过程中可使连接于肌腱的关节做主动或者被动活动,观察损伤肌腱滑动状态,并与健侧肢体肌腱进行比较。检查内容包括损伤肌腱的纤维状态、连续性和内部回声,肌腱活动时回声异常部位图像改变,根据超声检查图像确定肌腱是否断裂或者完全断裂,对于发生完全断裂的肌腱,标记断端部位和距离;观察断端内部回声、缝合处纤维状态,明确缝合部位周围组织边界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粘连情况,是否存在瘢痕连接以及断端是否移动等。于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进行超声检查,术后可根据高频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康复训练。

2 结果

2.1 术前检查结果

正常肌腱超声图像:两条腱鞘回声线将肌腱纵轴图包围,高回声点位于其中心位置,以平行、纤维状结构为特点;横轴图像表现为椭圆或者圆形点状的高回声块;患者在进行肌肉舒缩时,可较为清晰的观察到肌腱部位、皮肤、皮下组织呈相对运动[2,4]。

对90例肌腱损伤断裂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肌腱完全断裂患者有32例,超声图具体表现为腱鞘部位存在空虚或者塌陷情况,肌腱中断呈连续性,断端形态以圆柱状、轻度杵状为主,裂口表现为低回声或者无回声。肌腱部分断裂患者有35例,超声图具体表现为肌腱中回声为局灶性低回声,其结构不太清晰,肌腱纤维中断;肌腱纵轴图像表现为存在低回声裂隙,肌腱局部有变细、变薄情况。肌腱挫伤患者有23例,超声图表现为肌腱具有较好的纹理性和连续性、其回声降低等。以手术探查结果为金标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完全相符。

2.2 缝合术后检查结果

于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对患者进行超声检查,结果显示术后瘢痕愈合患者22例,超声图表现为吻合口肌腱与周围组织不存在明显的边界,且肌腱内回声以低回声为主,无纹理性回声;横轴吻合口处回声表现为低回声或者不规则团,内部回声为短线状,吻合口厚度增加且粘连,肌肉舒缩实验时,肌腱与周围组织呈相对运动。术后存在腱性连接的患者有40例,超声图表现为吻合口肌腱回声与正常肌腱回声相近,表现为点线状,内部纹理与周边肌腱相连接,且与周围组织存在明显的边界。术后存在肌腱粘连的患者有18例,根据超声图像表现分为轻度粘连8例,中度粘连6例,重度粘连4例,具体表现如下:轻度粘连患者吻合口厚度与正常厚度相近,周围组织存在明显的分层,与正常肌腱相比,滑动度稍低,且滑动时有轻微粘滞;中度粘连患者吻合口厚度增加,肌腱滑动度受限且有明显粘滞,回声杂乱并可见强回声钙化点;重度粘连患者吻合口厚度、肌腱粘滞等更为显著,肌腱滑动距离短或者无滑动。术后存在肌腱再断裂的患者有10例,超声图表现为肌腱中断为连续性,断端形态为杵状,周围未见积液和血肿现象,患者肌腱在进行被动运动时断端移动。

3 讨论

临床医师在诊断肌腱损伤程度时大多根据该疾病的典型症状进行评估,因此,明确的形态学信息可为医师诊断提供较大的参考价值,尤其是肌腱损伤术后恢复的评估。高频超声具有无创、操作简单、费用低等优势,其探查过程对于患者不存在辐射影响,可进行反复检查,同时该方法对于软组织病变的敏感度较高,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较好的参考价值[4]。正常人体肌腱组织构成为胶原纤维束,具有较高的声束和声阻抗值,其密度高于周围邻近的肌肉和脂肪组织,高频超声可较为清晰的显示肌腱损伤处结构,同时可清晰鉴别肌腱活动特点。除此之外,高频超声还可在床旁实施监测,方便医师进行术前术后的对比和动态观察。本研究术前应用高频超声进行诊断,其结果与手术探查结果相符,提示高频超声可有效诊断肌腱损伤患者具体情况,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术后采用高频超声进行探查,结果显示术后瘢痕愈合22例、腱性连接40例、肌腱粘连18例、肌腱再断裂10例,提示高频超声可较好的反映患者术后肌腱组织结构恢复情况,为后续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肌腱损伤手术治疗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可形成瘢痕连接,一般只能在肌腱松解术时发现[2]。在肌腱愈合中通常难以区分腱性连接和瘢痕连接,本研究通过高频超声可将其区分,前者肌腱与周围组织有明显分界,后者没有。肌腱粘连是肌腱损伤修复手术常见症状,该症状的发生常会影响肌腱滑动,进而不利于其正常功能恢复,高频超声不仅可诊断肌腱粘连,还可根据超声图像的不同区分不同程度粘连。医师可根据粘连程度制定不同的康复训练,一般轻度粘连患者应多进行功能锻炼,中度粘连患者以功能训练和电疗、热疗等系统的康复治疗为主,重度粘连患者需进行粘连松解术。肌腱损伤修复术后若功能锻炼不当、过早负重等原因均易导致患者术后肌腱再次断裂,采用高频超声可尽早发现再断裂具体情况,并针对具体情况确定再次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高频超声可直观清晰的评估肌腱损伤断裂患者修复术后肌腱组织结构恢复情况,为医师制定患者术后恢复提供您理论依据。

猜你喜欢
断端探查肌腱
Wide-awake技术在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修复拇长伸肌腱术中的应用
掌长肌腱移植与示指固有伸肌腱转位治疗拇长伸肌腱自发性断裂的疗效对比
掌长肌腱移植修复陈旧性拇长伸肌腱断裂30例
改良的骨腱道成形穿引肌腱段重建伸肌腱止点治疗锤状指
高龄患者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固定术后再骨折1例
全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楔形髂骨植入联合板状髂骨覆盖治疗胫骨骨不连
分析骨搬运治疗胫骨骨缺损合并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及影响因素
多尺度探查偷车案件的犯罪时空热点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术的单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