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改进分析

2020-12-28 02:00徐彩萍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课堂气氛美的内容

徐彩萍

语文教学是对祖国语言文字的传播和发扬,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通过语文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能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小学语文教学除了使学生达成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之外,还对学生的智力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方面有直接的指导和实践作用。课堂教学将教学效率作为生命线,这也是多年来在一线奋斗的教育工作者一直研究和探索的问题。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一、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在小學语文课堂教学中,改进教学方法是必然要求,应该坚持启发式和讨论式,反对注入式,实现师生双方间的密切合作,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是时代背景、作者简介、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而这种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课改要求,也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难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语文素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灌输性教育方式,提高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拓宽学习的空间。教师可以结合单元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对课文进行有选择性的精读、略读或浏览。对精典篇目可引导学生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来理解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情感;对篇幅较长的文章可选择重点段落组织阅读或略读,了解主要内容。对于比较浅显的文章,则可以让学生自读或作一般的浏览。与此同时,教师还应充分利用学校资源,创设各种识字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扩大识字天地,为他们打开生活经验以外的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

二、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学质量与语文课堂中的气氛有直接的关系。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良好的课堂气氛的感染要远远超过长篇的说教。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课堂气氛的营造。语文教材是美的载体,每一篇课文都体现着各自不同的美的内容,只要深入挖掘教材,就会有取之不尽的美的内容,以美的意境,美的语言,美的思想来感染、感化学生,从而升华学生的情感,得以陶冶情感,自然能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进而形成课堂上和谐的教学氛围。学生学习的巨大动力就是兴趣,兴趣也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更是学习成功的秘诀。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其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乐趣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来认识规律,挖掘出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同时,也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提高课后总结有效性,及时进行学习评价及反馈

常见的反馈方式有:达标检测与学习效果反馈。第一种方法是进行提问。教师们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由此所得到反馈的效果也是最直接的。在提问时,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抽查提问,这样才能对全班学生的情况有较为准确的把握。第二种方法是由学生自己对本节内容的重点、难点做总结和概括,在语文教师完成教学内容之后,应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总结时间,让学生自己对本节的重难点做归纳概括,通过概括的全面性来判断掌握的好坏情况。第三种方法是教师通过测验,根据具体需要来确定出检测的周期及方式,之后根据得到的检测结果,对学生掌握的较好与较差的知识点进行综合分析,统一的讲解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内容。

猜你喜欢
课堂气氛美的内容
将课堂互动融入初中物理课堂之中的重要性
打破平衡
美的校 美的人
浅谈课堂气氛对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