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培养方法

2020-12-28 02:00朱姗姗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数学知识知识点

朱姗姗

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多元提问和引导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发展。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数学教学活动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发展,创新活动形式,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也要在实践教学当中通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提升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教学当中通过采取科学的教学模式以及创新性的教学手段,达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的,这对于小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有着积极的作用。教师通过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顺应了当前教学事业的发展方向,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圆这一类知识点时,由于学生对于圆的概念理解不够完善,因此在提出周长一类问题时,学生很难有效掌握相应的知识点,这时教师可以借助实物,将其用线缠绕一圈,并通过测量得到圆的周长,而后利用圆周计算公式算出圆的周长,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使学生能够理解圆的周长,增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探究积极性。教师通过实践性的教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学习当中自主地测量并且开展对比,能够强化学生的记忆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效率。

二、通过启发式提问,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要促进学生独立能力的培养和完善。由于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小学生成长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全面开展独立思考的教学引导工作,通过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促进小学生的数学知识掌握效率。教师也要在开展教学工作时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通过不断创新问题形式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并在教师的启发下更好地掌握数学问题解答思路。教师也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完善,不断强化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拓展教学内容,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

教师在数学教学当中要改变以往的宣科式教学模式,尽量在教育教学当中通过互动式交流,培养学生对于数学问题的探究意识。由于数学知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受到更多的复杂性和压力,因此学生很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利用互联网不断帮助学生拓展小学数学内容,结合生活化的教学情景,不断创新教学形式,激发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获取能力。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在教育教学当中引导学生接受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再结合基础性的知识,利用形象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开拓学习视野,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趣味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视角,使学生在学习和思考当中能够具备独立探究的能力。教师也要积极地借助信息技术作为教学的突破口,利用多媒体将生动形象的教学内容傳达到学生的感官当中,使学生能够借助多媒体更好地理解相关的知识点。教师也要在教育教学当中结合多媒体技术创新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当中更好地感悟知识,增强实践探究意识。教师也要在教学实践当中通过必要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把控能力,从而逐步增强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要不断创新教学形式,转变教学思路,努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数学学习来讲,学生的思考能力培养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培养极为必要。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教师首先要根据当前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思考和探索,反思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能够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采用启发式以及互动式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拓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积极拓宽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数学知识知识点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谈独立思考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知识点自测
“二次根式”复习精讲
科学分析,高效决策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