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训练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

2020-12-28 02:13徐陶祎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2期
关键词:工程训练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徐陶祎

摘 要: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人才竞争、知识竞争、综合国力竞争与科研创新能力较量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的主要竞争内容。在创建创新型国家战略背景下,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针对现阶段我国高校大学生创新项目匮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落后等问题,基于工程训练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可以通过科研实验室的开放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科研兴趣,以及教师开展实际工程与组织学生参与国家级、省级以及校级各级创新创业项目,最终达到提升学生科研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促进我国科研创新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工程训练;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2-0052-03

一、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分析

我国传统教育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计划经济的教育思想、方法和制度之下,科研创新水平低下,缺乏统一性,缺乏灵活性。目前的教育教学仍然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书本理论知识上,并没有将教学中心转移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上来,仅仅要求学生考试过关获得毕业证书,而轻视能力的培养。调查发现,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模式。

(一)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模式

为了符合社会对人才不断提高的技能要求,满足企业需要,我国高校纷纷以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开展创新创业课程来培养学生,虽然各个院校命名不同,但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大致统一,即将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与能力转换为某门理论或技能课程添加到教学计划中,再辅以现代化信息教学技术,采用激发式、讨论式教学手段,以双向互动的形式展开课堂教学。这种方法的优越性体现在摒弃了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引入社会最新技术,营造了与时俱进的现代化教学氛围,使学生即使在课堂上也能贴近生活,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二)导师制培养模式

目前的导师制教学主要存在于研究生阶段,通过一名导师对极少数学生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能够得到提高。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通过小班教学,集中老师的指导精力与科研资源,通过老师的指导让学生从被动听学中走出来,在具备丰富教学与科研经验的导师指导下,融入到老师的科研团队与研发项目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这种导师制教学法在本科生中应用较少,因为本科生人数众多,而科研导师人手不足,会造成仅仅只有部分学生享受到这种培养待遇,不利于教育的平等性与全面性发展。

(三)产学研合作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模式

目前,各高校正在积极与企业合作开展产学研协同育人的教学新模式,在这种融合生产过程、教学实践以及科学研究三个方面的综合性环境下,通过实际生产环节辅佐理论教学,或者以科学研究项目加深教学,三个环节多方面融合,相辅相成,不仅仅能提升教学质量,也能选拔出优秀人才加入科研团队,强化科研水平;同时,也能使得学生在学校期间就熟悉工作生产过程,缩短从学生到工作者的过渡期。这种模式的教学法的优点在于整合了三方面的资源,发挥了各方优势与价值,促使学生能够与以往难以接触到的实际生产项目与科研技术见面,通过缩短三者之间距离让学生能更多参与到实践项目中去,真正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基于工程训练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工程训练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为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近年来我国多所高校在不断完善相应管理组织机构和完善创新能力培养奖励机制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资金,并且随着逐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清华大学在1995年开展了“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后,多个高校纷纷借鉴,纷纷推出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训计划。2007年,我国国家教育部推出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各省、市甚至高校也纷纷响应,推出相应级别的大学生项目并给予资金支持,大力提高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力度。“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教育部也颁布了多个创新训练与创业实践项目,越来越多的学校纷纷加入其中。

(二)基于工程训练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

1.教学模式停滞不前

多年来,各高校在开展实验室项目时墨守陈规,主要以实验数据精准性和实验操作的规范性作为学生实验考核的依据,这样做虽然无可厚非,但学生难有发挥空间,容易使他们养成按部就班、思维僵化的习惯,且过于依赖老师,缺乏自我判断和独立创新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一对一的教学指导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化与灵活化发展。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来源丰富的年代,教师应当与时俱进,反思传统教学模式,并立志改革,为提升学生的独创精神与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

2.不符合现代人才发展的教学需求

目前大多高校的教学形式依然是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要引导,“老师讲、学生听”的这种传统模式下的教学形式一般不注重师生交流,忽略学生的思维,也无法兼顾他们之间的个性化差异,更不符合当前以人为本以及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亟待改革。“灌输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不利于为社会培养多样化的人才,尤其是针对具有特殊天赋、双特长的人才,更需要通过系统化、科学正规的训练,培养其创新实践能力,充分发挥人才的潜能。

3.科研活动的支持力度有限

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部与企业、高校对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并且资金的投入也在不断攀升,从教育部组织的985与211工程直到双一流高校建设,都在促进各高校科研项目不断提升。但目前科研项目仅能满足部分高学歷学生的素质培养,无法普及到所有大学生,特别是部分高精尖科研项目资源稀缺,无法面向所有学生开放,对提高学生的实践乃至创新科研能力十分不利。

三、基于工程训练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价值与模式构建策略

(一)基于工程训练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价值

客观而言,虽然高校与国家分别设立了多个科研创新项目、专项研究项目来推动大学生创新活动发展,学校通过强化实验设计内容的比例与加大实践环节来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是,现实中这种方式所取得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在这种环境下,基于实践工程项目以提升大学生尤其是工科类学生创新精神显得尤为重要,并且通过科研课题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也有助于提高高校的实践教学水平。在此背景下,学生需要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实验自主执行力,以及团结协作能力,在完整的科研试验后,学生更能够加深认识开展工程项目的深层含义,以此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着力培养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

(二)基于工程训练视角下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策略

1.教师科研项目引入学生工程训练教学

目前各高校所能开展的大学生创新工程项目较为有限,建议提取部分大学教师的科研课题项目,鼓励教师选择提供自己的科研试验场所,合理安排开放时间并公示,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以及感兴趣的内容选择报名,师生进行双向选择。实践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适当地将科研训练引入到创新型实验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创新型项目实验中,要同时兼顾理论与实践内容,要迎合科学技术的发展动态不断更新知识体系。采取分类分年级培养的模式,对于大一、大二的低年级生可考虑专业基础知识的验证与提升,而对于大三、大四的高年级生则可以考虑实施综合性更强的工程训练进行素质与能力的提升。通过课堂的理论学习辅以工程训练项目,将十分有利于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实践操作的熟练程度,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2.改变传统实践教学方法,构建创新工程训练教学体系

在创新工程训练项目的实践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起的作用应为引导而非示范,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以学生为主题,引导其对实际问题的创新思维与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的教学参与,通过诸如动画模拟、虚拟仿真等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组织学生建立学习讨论小组,培养学生面对问题时的分析推理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判断实践能力,提升他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以积极的学习态度加入到训练项目中去,提高学生综合实践的训练效果。

3.制定创新的科研实践考核方法

在学生进行有计划的工程训练后,学院应针对所制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指定相应的工程实践考核体系以及具体考查实施方式,重点考核学生的创新精神、动手能力和动脑能力。考查方式建议参考具体实施的训练项目内容,考查学生查阅相关文献、项目实施与论文撰写的具体环节的表现。评分教师可以重点考核学生的四个方面成绩,分别是学生的文献检索情况、学生对创新项目的原理的掌握情况、学生在具体训练中的实际操作情况以及论文的撰写质量,具体包括实验仪器与实验流程的独立性与标准性,考察学生发现能力、探索能力与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项目实践开展报告的撰写具体情况,检查报告中所描述的项目内容的逻辑关系清晰度、实验数据准确性;以此来考察学生对项目训练各个环节的掌握程度。同时,可通过分析学生考核存在的共性问题,调整并完善工程训练项目。在完成整个工程训练项目之后,对于其中考核优秀的学生,可鼓励其发表相关科研论文,并提供相应奖励机制,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结语

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主要原因。近年来,我国正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并且不断加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背景下,基于工程训练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构建,能在充分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大力促进高校科研工作,具有重要现实的意义与重要的价值,有助于推动我国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  朱道立,王康乐,陈佩林,马以桐,叶辉,邓自发.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和优良学风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微生物学通报,2013,(2):328-333.

[2]  汤佳乐,程放,黄春辉,曲雪艳,徐小彪.素质教育模式下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88-89,135.

[3]  王丽萍,张洁,何士龙.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10):313-315,325.

[4]  张冰融,宋雪.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4,(6):71-75.

[5]  王香婷.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0):19-21,27.

[6]  江緒文,李贺勤.新形势下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14,(25):8823-8824.

猜你喜欢
工程训练培养模式创新能力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基于AHP的高校工程训练成绩评定研究
以学生为中心,推进机械类专业工程训练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培养创新型机械工程师”模式的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个性化工程训练教学服务平台设计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人才培养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