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乡村发展建设将发生巨变

2020-12-28 06:52方明
当代农村财经 2020年4期
关键词:乡镇发展

方明

一般来讲,乡村在经济上是低效的,是分散的,但是在这次防疫中,乡村发挥了极大的价值。

疫情发生在农民工返乡过年的春节期间,2.9亿总量的農民工中有将近1.7亿都面临着返乡、流动,人口比例高达80%,为了防止疫情的扩散,各省市乡村也进行了封村的举动,这一举动很好地防止了疫情的传播,乡村还承担城市的蔬菜食品等日常供应。

这次疫情,乡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蔬菜、庄稼都烂在地里,畜禽销售困难,农民工也都闲置在农村里无法出去打工,但相比城市的旅游业、餐饮业来讲,乡村的经济相对比较迟钝,影响不十分敏感。疫情将催生和加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变,笔者认为疫情后会进一步加速向大城市集聚的速度,城镇化巨变加速乡村彻底萎缩和转型,农村经济发展思路急需重新调整!

一、疫情后城镇化会加速发展

1.不准确的城镇化率。我国城镇化率目前公布为60%,由于城镇化率统计大都从城市单向调查居多,同时农村惠农政策加大,不愿暴露人口流失等因素导致我国的城镇化率统计极不符实。根据笔者全国各地调研和抽样调查,大量的镇区空心率一般在50%,乡村人口大部分只剩下30%。真实的城镇化率应该在65~70%。呼吁国家和各地通过电信部门长期监测掌握准确的数据。

2.濒临解体的乡村。乡村大都60岁以上的人在务农,中青年都出去打工也不会种田了,近两年妇女和儿童也被农二代接走了,连村干部都很难选齐。镇乡萎缩,大部分面临衰败和空心。村庄凋敝,50%濒临解体和死亡,城镇化已经发生了巨变。少量的老人使用比较大的村庄基础设施是极不经济的,这就需要加速城镇化了。

3.85%才是城镇化的平衡点。学界普遍把70%作为我国城镇化的拐点,但是根据实际情况预测,同时参考日本城镇化率94%的发展模式,我们判断80%才是我国城镇化的拐点,逆城市化也只会在大城市郊区山清水秀之地出现。

4.国家将加速向中心城市集聚。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求实杂志上发表文章,指出未来新型城镇化方向会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不再强调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协调发展,城乡将进一步两极分化,这次疫情将加速这个分化。

5.中西部市县发展没有动力。很多市县域的人口在流失,县域经济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之前招商引资吸引的产业都纷纷流向的产业发展带。中西部地区市县急需加速把乡镇的人口和产业集聚到县城,县城是最佳的集聚点。县城的房价往往3000~ 5000元/平方,门槛比较低与乡村自建房差不多,及早应对,稳固产业,争抢人口,加速卖地,管控规模,减量提质,县城打造特色镇。振兴乡村不如振兴县城。

6.大部分乡镇将面临彻底萎缩。“小城镇大战略”面临巨大的挑战。全国选取两批3600多个全国重点镇大部分没有发展动力,405个全国特色小城镇也停滞不前。乡镇衰败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规律,需要把全县乡镇集中统筹处理,加速把乡镇人口产业集聚到县城。事实上乡镇的干部早已经把他们家安在县城了。未来乡镇人口会很少的,这么少的人呆在乡镇是更加不经济的。

7.加速镇改乡的减量发展。小镇改乡,过去都是乡改成镇,现在乡镇将减少建设,加强服务和管理,小城镇又改回了乡一级的管理。反对镇并乡、撤乡并镇,这还是一种过去用城镇带乡村的理念。一些城镇化率比较高的地方已经提前显现这些情况,如黑龙江农垦、山东滨海地区、四川边远地区。

8.都市圈的县和乡镇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大镇融城,一部分发展大镇面临融入和重构,一些发达地区的小城镇这规模的已经完全融入产业集聚区城市群了,他们的发展面临彻底的融入和城乡重构。北京在发展新市镇,山东发展新兴小城市,南方在试点镇级市,城市群里的小城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二、城乡空间呈现城聚乡散的新格局

伴随着城镇化的变化,县域城乡结构也发生了巨变,县域城乡空间加速向县城集聚。

1.中西部城乡空间呈现“城聚乡散”的新趋势。集聚的县城(营造活力特色):县城是行政、商业和文化的有机生命体,还将持续发展。乡镇人口要主动集聚到县城,乡村的文化随之融入城市。全力做大县城,打造低门槛生态城郊,承接乡镇转移人口。一部分中西部县城萎缩向特色镇发展。

萎缩的乡镇(突出管理服务):管理和服务乡村是未来乡镇的主要职能,镇区未来会剩下全镇10~15%的人,对于平均两三万人口的乡镇就是两三千人。50%小城镇都会回到乡的管理功能。镇改乡成为一个发展趋势,镇区减量提质,贵州镇村联动、黑龙江镇场合一都是好的探索。

消亡的村庄(雕刻精美村居):90%的村庄都会解体和消亡。乡村振兴不是村庄振兴,散居和庄园将是的新的形态,村改居,有村无庄,散户,多采用生态恢复修复,空心宅院就栽树,注重特色保护村落。山东提出打造精美村居,抓住了重点。

2.城乡三生空间显现“紧凑的城乡,恢复的生态,整合的田园”的新格局。城乡未来生活紧凑,生态恢复,县集聚,镇消亡,乡服务,镇村联动。乡村衰败是件好事,乡村不是衰败,是自然发展。乡村衰败说明城市发展,说明自然生态发展。德国不发展农业,所以乡村非常美。宜都的例子

3.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城市群)乡镇融入区域。发达的县在改市,都市圈的县和乡镇将迎来快速发展的机遇。发达地区的城乡空间将向城乡融合,一心多点,网状结构趋势发展。

4.乡镇是乡村振兴的最基本单元。村庄濒临解体,很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的都转移到乡镇来了,以乡镇为治理单元更符合实际情况。乡镇无论从规模、地域面积、管理职能都是落实县域乡村振兴的最为经济、高效的单元,村庄没法实现乡村振兴。

三、农村经济产业重点将向县城集聚

全国的产业已经向大的区域产业集群集聚。县域经济产业流失衰败,面临巨大的挑战,县域经济产业抱团取暖,八九十年代所形成的村村冒烟阵阵点火的乡镇产业面临生死和重新发展。到了必须彻底把乡镇企业统一集聚,精准定位,转型发展了的时候了。

1.传统乡镇企业不再适合本地发展。大多数传统乡镇企业难以为继,乡镇用地貌似便宜,各种基础设施建设、物流成本、人工、服务管理等综合成本并不经济,因此要严控乡镇产业就地发展。

2.县域经济需要集聚所有企业。就大部分地区而言,县域经济资源禀赋只能集中起来在一处发展,全县需要建设统一的乡镇产业园。河南省在前些年在每个县和重点镇各设了一个产业集聚区,实验下来县级的产业集聚区发展起来,但是乡镇的基本都失败了。广东肇庆怀集县把全县的产业全部集中在一个园区(40平方公里),乡镇招商引资的成绩分配分别考核,是一个很好的经验。

3.抓住网络时代销售转型的新机遇。这次疫情加速催生了产品网络销售,城市服务定制化,网络缩小了城乡的距离,给农业产业带来了新的机会。农业要以网络和定制为转变产业发展方向,探索123产业生产流线空间如何联动。

4.一县一品的发展生态优质农产品。生态安全品牌的优质农产品生产是大部分县域经济未来的方向。从一村一品发展到一县一品,各类农业产品大概100多种类别,每一类品牌全国有十个为宜,那么全国两千个县市正好一个县以一种优质品牌产品为主,从产品的生產到深加工,到包装,到系列产品,到后期服务,做成一个强劲的产业。县域经济的产业不能再跟着城市发展方向做城市的尾巴,应该成为新乡镇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以原材料农产品加工为方向,产品规模化,品牌生态化。峨眉山市长期发展竹叶青茶叶品牌,通过品牌打造宣传,生态高质量定制,引进先进生产线加工生产等策略,既带动了周边茶叶的生产加工,又发展了县域经济。

5.农业生态循环的农业园是农业产业发展的方向。生态循环农业园区的打造是基础。规模化土地的流转和土地所有权是土地品质的保障,也是生态优质农产品的保障。

6.产业强镇面临融入园区和转型提质。一些产业大镇越来越与产业集聚区融合发展,参与产业的重新分工,参与转型升级。这两年发展特色小镇,是一种重构新的空间业态和产业模式。唐山玉田县在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区里,承接了北京像同仁堂、王致和这样老字号品牌20多家产业的转移,并且打造老字号小镇,是一个产业强镇融入园区转型提质的好尝试。

7.山清水秀的乡镇将迎来都市旅居生活。疫情后,人们更向往大自然,网络经济解放了城市的束缚,逆城市化加速发展,人们选取山清水秀的地方重新聚居。威海乳山市银滩,神农架脚下的兴山县,长寿之乡巴马县,北部湾钦州市滨海等都在打造承接都市人的康养旅居生活新区,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四、巨大的农村重复基础设施建设亟需叫停

我国城乡建设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乡镇在大量重复建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未来绝大部分人都会到县城以上的城市去居住。按现有的户籍人口和乡村人口规模去开展建设是最大的浪费。呼吁国家和有关部门紧急出台政策限制减少这些重复浪费。

1.乡镇重复建设是最大的浪费。城乡设施重复建设:城市建一套基础设施,乡镇和村庄又各建一套基础设施,很多人实际已经在城市居住,偶尔回乡村,应该以人口常住来定建设规模。

乡镇功能求大求全:以户籍人口和发展人口为基础,参照县城的功能作建设标准,各种文化教育商业养老设施贪大求全。大量的文化卫生设施闲置,教育设施往往七八个老师,高标准的教室,十几个学生现象比比皆是。我们现在很多地方乡镇都要上污水处理厂,事实上乡镇的人口外出在一半以上,再加上接管率也只能做到50%,所以往往只需要1/4的处理,未来还在不断的衰减,盲目的去要求乡镇按照了户籍人口规模去做污水处理厂,是个巨大的浪费。乡村公路未来需求也不旺盛了。

村庄环境盲目求好:农村的垃圾污水厕所标准过于理想化,民居建筑过份穿衣带帽,泛滥的硬化铺装,过多的公共服务设施,特别是环保标准,简单沿用城市标准。要科学的处理好公平性和经济性之间的关系,好多地方为了深山里的几户人家,修几十公里的路,浪费极大。

农业设施过多过滥:各种大棚、设施农业、基础设施、田间道路泛滥闲置,只管建设,不问经济性。农业是靠天吃饭的行业,盲目投入纯属浪费。

2.统筹布局减少乡镇巨大重复建设。城乡统筹,布局减少重复建设;区域统筹,公共复合利用。多用适合乡镇设施分散式就地处理办法。基础设施,够用就好,降低维护,多用分散,区域统筹,不必求全。公共服务,以人定规模,高效复合利用。

3.萎缩型乡镇保证基本需求。未来萎缩型乡镇的行政和服务人员是全乡镇人数的10%左右,按照1000-2000人去配齐乡镇的基本需求保障基础设施就可以。我们现在很多地方乡镇都要上污水处理厂,事实上乡镇的外出人口在一半以上,再加上接管率也只能做到50%,所以往往只需要1/4的处理,而且未来还在不断的衰减。盲目的要求乡镇按照了人口规模,户籍人口规模去建设污水处理厂,是个巨大的浪费。

4.发达地区乡镇区域联动。一些发达地区的乡镇空间距离密集,产业相对发达,可以把这些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区域联动建设,统一服务和管理。江苏常熟市21个乡镇每个都建了污水处理厂,结果运转不经济,重新优化成11个污水处理厂,就可以正常运转了。

5.用生态的办法提高乡镇品质空间。用自然生态的办法营造环境,多载树,少硬化。用乡土的手法提高乡镇风貌,乡土材质塑造特色。就地取材,精细打造。老料新做,土料洋做,旧料细作,新旧搭配。还要传承历史体现品质,包容多元文化并存。城乡建设减量提质,严控规模,管控尺度,不建高层,体现地域特色。

6.选取重点打造美丽乡村。不是所有的乡村都能振兴,只有一些城郊融合类的村庄、产业集聚类的村庄、特色保护类的村庄未来才有机会长久发展,这些数量只在10%左右。选取这些重点的村庄打造成美丽乡村,用美丽乡村建设导则指导,高标准、有特色、有乡土气息地建设。其他的乡村根据常住人口的数量,制定不同的应对方针,有些以整洁干净为主,有些以危房改造为主,千万别盲目的投入基础设施建设造成巨大的浪费。据统计,2009年~2018年,农村人口降低了18.19%,但农村建设用地却从2.77亿亩增至2.92亿亩,增长了5.22%。

五、多用乡村的智慧为理论

传统的乡村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很多乡村的土办法,也就是我们乡村的智慧。城市的办法不适应乡村,西方的科学思维与乡村格格不入,农村问题是社会科学为主,而不是自然科学为主。

农业产业:循环种养是我国农村产业的适宜方向。饲料用于养牛,牛粪用于种植,生态循环高效利用,真正做到种植养殖互相促进、节本增效两不误。

垃圾处理:就地处理、资源化利用是农村垃圾处理的首要选择。千年古村的垃圾去哪里了?“村循环、镇处理、县疏散”才是真正的垃圾处理的好办法。焚烧、填埋处理方式的不可持续,植物根系的吸收才是让垃圾彻底改变。

污水处理:分户处理、沤肥还田是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办法。任何形式的农村污水集中处理都是让农村吃上了高价粮,城市市政工程污水处理办法最终处理不了污水;分户处理是农村的必由选择;沤肥还田是农村污水的最好的处理办法。

乡村绿化:绿化是美丽乡村的第一利器。多栽本地树种,多种有果实的树种,多栽经济树种,多栽花。要见缝插绿,提高力量,注重四边地:山边、水边、路边、宅边。

乡村建筑风貌:多用乡土建筑材料是农村建筑和风貌提升的好手段。用传统乡土建筑材料,木头、夯土、砖、石、草、竹子等。

乡村治理:接地气的乡规民约是乡村治理的好手段。中国的乡村自古都是以自治为主,乡规民约取得非常好的作用。

六、乡村的资源需要重新整合和变现

1.多用自然修复的方式保护生态田园。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很强。土地撂荒就是最好的修养轮作。乡村人少了,垃圾污水也少了,人居环境自然就变好了。

2.巧妙开发利用大地景观。生态红线千万不要过滥。要巧借已有的乡村景观,巧妙的串联起来开发,多栽种一些果树和花卉,免费吸引城市的人来采摘和休闲。逐步的提升大地景观,打造全域景观。

3.加快土地资源利用变现。要充分利用未利用地,开发集体建设用地,回购闲置宅基地,积极主动把闲置指标流向发达地区换取资金。

4.特色村庄资源需要重构。抓住乡愁的机遇。比如把三五个传统村落,一些周围的山水,和一些普通的村庄把它重新组合起来,再完善一些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再加入一些的现在的旅游设施儿童游乐场,把它打造成一個现代人喜欢的,一个新的重构的,以乡村为主题的现代化的旅游区。湘西正在重构传统村落旅游区,是一个好的探索。

5.积极使用乡镇建设用地指标。建设指标严控已经过时,未来需求很少,要给予一定的空间,提高品质,统一使用建设用地,向重点工程集聚,向县城集聚,严控乡镇建设用地指标,闲置挖潜,严控新建,改造存量。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科学规划研究院)

猜你喜欢
乡镇发展
我国乡镇污水处理模式的探讨
突破乡镇地区幼小衔接的瓶颈
乡镇卫生院应加强档案规范化管理工作
今年起3年内新增财力全部留给乡镇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我们究竟来自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