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2020-12-28 06:56蒙明芳
时代经贸 2020年27期
关键词:解决对策财务管理问题

蒙明芳

【摘 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近年来逐渐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但是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较大的问题,其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健康发展和持续经营。因此本文通过阐述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阻碍,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旨在进一步促进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进步。

【关键词】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解决对策

最近几年,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以及改革开发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十分迅猛,对我国的总体社会发展以及市场经济活力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且在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如就业、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过在当前发展的新形势下,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阻碍了其稳定的经营运行。因此需要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以实现中小企业的良好、健康发展。

一、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

中小型民营企业是我国社会中的一种客观经济实体组织,其为保障正常经营,一般都设有自身的财务部门和机构,通过聘用专业的财会人员和完善的财务制度,切实保障企业的各项经济活动有序开展。在当前阶段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还存在很多弊端,虽然企业管理者对采取管理的重视程度有较大提高,在管理制度上也有所创新,不过在本质上,财务管理仍是中小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根据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其有如下表现:

首先,中小型民营企业未能够确立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在企业管理模式上,财务管理仍然遵循着以会计核算为主、以领导意图为中心。所以就出现了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对财务管理的定位是算账和记账,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决策指导和经营战略指引的作用。

其次,中小型民营企业中的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整体不高,管理意识较为弱化。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初期创立阶段,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会计、出纳等职务多数由信任度较高的亲属担当。这些人员没有专业的知识储备,也没有经过相应的教育培训,对于个别专业化较强的财务业务则无法有效的处理。在近年来,随着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发展,观念有所转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大幅上升,但与现代化发展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很多中小型民营企业中高学历、高业务能力的财会人员数量依然相对较少,并且拥有会计专业职称的工作人员更是少之又少。部分企业都选择会计业务代理等方式,无法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指导和依据。

最后,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存在真实性不足、失真等现状。由于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资金实力相对较弱,而且经营状况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因此假账现象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非常普遍,其往往是为了应付税务部门和银行部门,以保障企业的经营维系。这种情况会严重扰乱财务管理业务的开展,对企业的经营发展会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

二、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监管力度小,舞弊上听的情况严重

由于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现状,其主要是存在监管力度小,存在对上舞弊的问题。其体现在三大方面。一是对财务管理实施监管的意识不到位,部分中小企业的管理单纯的认为财务管理的工作业务是根据企业需求对组织的收入支出进行统筹安排,只需保障账目准确无差错即可。这种思想观念直接导致了财务管理的监督力度不足;二是相关人员对财务监督的职责定位不准确,很多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认为财务监督是管理层的职责,自身只需做好核算业务工作,这就在根源上导致财务管理的实效性较差,监督管理缺乏良好效果;最后则是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督措施落实不彻底,即便是具有相对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管机制,但在实际工作中存在執行不到位的情况,致使财务管理监督工作成为“纸上谈兵”,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不利于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管理团队水平较差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发展目标则是以营利为主,所以在财务管理理念上,一般都信奉“花最少的钱,收获最好的效果”,因此在财务管理中就会将降低经济成本为主要目的。就会出现为减少人员开支而实行一人多岗制,即是一名人员身兼数职,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出现以权谋私的情况。所以当前中小型民营企业存在管理团队水平较差的问题,财务管理的专业化程度不够,人员培训力度不足,导致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整体水平偏低,不能够有效的应对复杂的财务会计活动,甚至可能会造成企业严重的经济损失,不利于其经营发展。同时在财务管理中,财务机构与经营管理职务未实现分离,财务管理缺乏独立性,为管理和监督造成了极大的难度,影响实际的财务管理质量。

(三)财务管理制度不完善

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资金量相对较小、规模不大,但对于整个企业的运作和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需要有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作为基础保证,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不过在根据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来看,其存在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即是说明其财务管理制度仍具有较大的缺陷,与企业发展存在不适应,同时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也存在弊端。这种问题的出现将会对中小型民营企业的经营决策和投融资产生不利影响,会制约企业的持续、良好运作。

三、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解决对策

(一)完善监管方法

为加强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则是要针对其监管力度不足的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即是要进一步完善监管方法,坚持与时俱进的原则,创新财务监管新方式。尤其是在现代化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大趋势下,相关企业要及时转变管理观念,根据自身实际现状开拓新的财务管理模式。比如可以成立内部财务监督组织,引导职工积极参与,形成对财务的共同监督,有利于保障财务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此基础上,中小型民营企业需要加强对银行账户的监管,避免私开账户而影响企业资金的流动稳定性。同时应当将企业银行账户开设在同一个银行,并且在月末、季度末和年末等关键节点对账户资金进行盘点和核对,有效的加强财务监管力度。

(二)建立业务素质较强的管理团队以及分支机构

对于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团队水平较差的问题,则要通过严格招聘以及内部人员培训学习等方式,组建具有高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财务管理团队,树立监管人员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责任感,根据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等,控制贪污腐败、以权谋私等现象,以财产控制为中心,规范各项财务管理业务的流程。并要在采购、销售以及资产管理等环节加强管理措施的执行,形成有效的闭环控制模式,充分保障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资产、资金安全以及合理利用。另外则要建立具有独立性的财务管理分支机构,实现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尽可能的降低资金使用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良好经营发展。

(三)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

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是中小型民营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所以相关企业管理者和财务管理部门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根据资金的流动特点,建立健全财务管理体系。比如在资金流动的过程中,则有进一步明确和强化收支划分,对专项使用资金进行界定。同时要严格规定资金的周转时间和回笼程度,保障有充足的流动资金支持企业的运作和发展。对应收账款要加强管理和控制,避免出现坏账、呆账等问题。除此之外中小型民营企业还要提高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采取集中管理的方式收归闲散资金,保障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良好的支持。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小型民营企业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其应在自身财务管理方面,进一步提高资金的管理和利用水平。针对当前中小企业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并通过采取完善监管方法、建立业务素质较强的管理团队以及分支机构和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等对策,充分保障中小型民营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广西正坛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0)

参考文献:

[1]吴雅洁.中小型民营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

[2]李慧.中小型民营企业战略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2019,41(07).

[3]王博洋.中小型民营企业战略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纳税,2017(09).

猜你喜欢
解决对策财务管理问题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对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独立性的原因及对策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