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人弘美德

2020-12-28 02:07林峰
东坡赤壁诗词 2020年6期
关键词:世人美德中华

林峰

“为世人弘美德”,语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一文。意在引领文艺潮流,明确创作导向,丰厚作品内涵,升华艺术品位。孔子于《论语·阳货》中云:“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欧阳修在《诗本义》中亦道:“诗之作也,触事感物,文之以言。美者善之,恶者刺之,以发其愉扬怨愤于口,道其哀乐于心,此诗人之意也。”可见,传统诗词作为中华文明之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一直承载着弘美育德、劝恶扬善,陶情怡性、寓教于乐之社会功能。而华夏儿女千百年来,也一直沐浴于经典诗词的大河之中,与之融汇交合,朝夕与共,生生不息。

为世人弘美德,寄悲悯之情怀。“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此为三国曹子建《杂诗》中之慷慨长歌,也是当时莘莘学子修身齐家、经时济世之儒家思想与“以天下百姓为已任”等高情美德之激烈碰撞。而一代诗圣杜甫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之奋臂一呼,振聋发聩。其宽广胸襟与崇高理想,令天下人无不闻者动容、听者钦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绅之《悯农》更是以最短小、最精悍之篇幅发出最沉重、最深刻之警世真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中华民族仁爱宽厚、忧国思危之悲悯情怀,早已深入国人骨髓、融入国人血脉也。

为世人弘美德,铸民族之精魂。“已白穷经首,仍丹许国心。”(宋·唐庾《自笑》)两鬓虽斑,惟苦读之心不改;书生虽老,而报国之情犹烈。“人生之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之不朽名句,可谓妇孺皆知。但其慷慨赴死、舍生取义之磅礴气概与民族气节,亦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而陆游“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则更将诗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之壮气豪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为世人弘美德,歌时代之风采。“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反映现实,讴歌时代,则更为当下诗词所义不容辞。试看今人刘毅:“火光在天,重任在肩。民困火屋,我蹈火烟”之《最美警察赞》。诗中人民警察果敢勇毅、舍我其谁之大美风采已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再看朱彦“火在炉膛风在身,一团烧到百家春”之《司炉工》描写,形象何其逼真,语言何其生动。又如“今夜川南废墟上,救援灯火照天烧”(陈衍亮《闻雅安地震有寄》),“男儿当此世,莫负好光阴”(吴宝军《中国梦》)等时下诗词,皆可圈可点,可吟可诵,堪称反映时代风貌之精品力作。

中华诗词精深浩瀚、博大渊宏。如天机云锦,缤纷五彩;又似雪碗冰瓯,璀灿圆融。其措词之精美,格调之高华,境界之开阔,意味之幽远,皆中外稀有,古今罕见。其内容之多彩,情景之斑斓,流传之深广,韵律之铿锵,又几当世无匹,海内仅存。诗词在握,如清风入座,又如细雨敲窗。能启迪智慧,温润心扉;丰厚学养,熔铸品格。诗词在心,可养时代正气,堪立时代美德;好辟时代新境,能造时代新人。赋时代之所需,创时代之精品。歌颂真善美,鞭挞假丑恶,此当今诗人之天职,亦当代诗词之内核。以诗弘德,以德為美,是铸就中华诗国不屈脊梁之千年传统;以德育人,以诗化人,是诗词创作的终极追求,也是诗词艺术之永恒价值与魅力所在。(作者系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著名诗人)

猜你喜欢
世人美德中华
小学生拾金不昧 传承美德树榜样
互动平台
图说·“梅”开二度
路以奇葩惊天下,名以怪诞动世人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道人善即是善
节约用水是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