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根源探索

2020-12-28 02:13薛江太
经济研究导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中华文明

薛江太

摘 要:中华文明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连续性,二是在人类文明史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名列世界前茅。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能持久延续发展的古老文明。“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原因在于:中国优越的地理环境是中华文明韧性延续的前提根基;农耕文明定居式的生存生活方式奠定了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经济基础;原住民文明的血脉文化,是中华文明韧性延续的根脉基础;吸收包容而不失本真的包容精神是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文化基础。

关键词:中华文明;韧性发展;农耕文明;原住民文明;包容精神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0)31-0132-03

文明是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一个由蒙昧到野蛮再到文明的过程。文明产生以来,世界上的众多文明体生生不息,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古巴比伦、古罗马等古老文明也曾辉煌一时,但最终消亡。而中华文明作为一个古老的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展现出了极大的韧性,成为迄今世界上唯一尚存的古老文明。文明的韧性指的是文明的连续性,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及文化因素合力作用而产生的结果。

“中国与其说是一个政治实体,还不如说是一个文明实体——一个唯一幸存至今的文明。孔子以来,埃及、巴比伦、波斯、马其顿,包括罗马帝国,都消亡了;但是中国以持续的进化生存下来了。它受到外国的影响——最先是佛教,现在是西方的科学。但佛教没有把中国人变成印度人,西方科学也不会将中国人变成欧洲人。”这是英国哲学家罗素在1922年写的《论中国人的性格》一文中的一段话,这段话告诉我们,中国是一个被世界公认的唯一一个有别于现代西方民族国家的文明实体,是最具韧性的连续不断的古老文明。本文将从四个方面简论中华文明韧性延续发展的根源问题。

一、优越的地理环境是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前提根基

地理是历史之母,文明之花离不开沃土。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柏拉图,近代的孟德斯鸠、巴克尔等都提出过地理环境对社会文明发展的影响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也认为,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由此可见,地理环境对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性。

中华文明作为中华大地上盛开的文明之花,之所以能长盛不衰,当拜中华老祖之赐。我们的历代祖先,以黄河长江流域为中心,开疆拓土,为中华文明的韧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地理环境。中华大地,土广民众,物产资源丰富。无论土地资源、水资源,还是气候条件的多样性资源、矿产资源、物产资源等,都具有良好的先天优势。

一个古老文明的存在和发展,首要的是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适合的气候资源。大多数的古代文明之所以都发源于大河流域,皆与此有关。埃及的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代埃及文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產生了古巴比伦文明,恒河流域产生了古印度文明,而黄河与长江流域则产生了古老的华夏文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为人口的繁衍及生产生活方式的选择提供了前提条件。

良好的地理环境,不仅包括生产生活条件的优越,在军事战略方面也应具有天然的优势:高山,海洋,沙漠,戈壁,高寒区都足以阻止域外文明对中华文明的觊觎。地域的广袤有利于战略的回旋,地形的多样又造就了战术的多样。因此,即使在中华文明发展中的几次至暗时刻,外来的侵略者也不可能完全占领整个华夏大地,更不可能阻断中华文明。

为了阻挡来自北方游牧民族的骚扰和威胁,历代中原王朝又用人工修筑的万里长城进一步加固了战略上的防御屏障。因此,尽管中华文明也曾多次受到外族的侵扰,比如匈奴、突厥等北方游牧民族就曾对中华文明造成过不小的威胁,但借助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汉民族的智慧和团结,外族的骚扰没能造成中华文明如其他古文明发展中那样的突然中断,而是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成为迄今为止世界上唯一幸存的古老文明。即使在热兵器时代,地理环境的战略意义依然有效,北美大陆因独特的地理环境而避免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阿富汗的地理环境,使它成了“帝国的坟场”。因此,中华文明的韧性延续,优越的地理环境是前提和根基。

二、农耕文明定居式的生存生活方式是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经济基础

人类社会古代文明体的存在方式,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一是定居式的农耕文明,二是游牧式的渔猎文明,三是四海为家的商贸文明。这三种文明各有特点,往往与文明体生存的地理环境及生存条件有极大关系。中华文明所生息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华古代农耕文明的生存生活方式,而且延续的时间极其漫长。

中华农耕文明的起源可以上溯到炎黄时代,神农氏尝百草,有巢氏教人类建筑房屋,遂人氏钻木取火等传说标志着中国农耕定居文明的肇始。农耕文明是上古最先进的文明形式。因此,在中国的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往往把中原以外地区的人称为蛮夷,如东戎西狄南蛮北夷,其实就是反映了华夏文明周围各文明发展的落后蛮荒状态。农耕文明的出现,使我们的先民摆脱了完全依赖大自然赐予的生存状态,开始了主观能动的生存方式。

农耕文明以家庭为主要生产单位,进行生产所需的条件较少,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自给自足。虽然抵御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弱,遭遇天灾人祸往往会受到较大伤害,但生命力极其顽强,只要有一段时期的太平盛世,社会经济很快就会恢复生机。正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农耕文明的生产方式非常适应古代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在古代文明中,无论是渔猎文明还是商贸文明,在极其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落后的交通状况之下,其抗击天灾人祸的能力都是极其脆弱的,往往会被一击而致命。这也是中原王朝周边的其他游牧民族时常会不断骚扰中原的主要原因,其每遇灾祸必然通过抢掠以求活命,每遇机会总想入主中原。

由于农耕文明是一种极其稳定的有根文明,生产生活方式相对稳定,对于形成稳固的共同的文化并不断延续传承是极其有利的。农耕文明更有利于教育的普及,普及的教育又促进了文化的繁荣与发展。而渔猎和商贸文明一旦遭遇天灾或战争,重新崛起的可能性比农耕文明要小很多,只能融入其他文明,要么就此消亡。比如突厥和匈奴这两个游牧民族,在与中华文明的长期对抗失败以后,就彻底地从人类文明的视野中消失了。因此,中华文明能够韧性延续,农耕文明的经济基础是最为重要的根源。

三、原住民文明的血脉文化,是中华文明韧性延续的根脉基础

中华文明是真正意义上的原住民文明。原住民文明是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与斯,世代相传,生生不息的文明。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在华夏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当今这个世界上,也许只有中华文明是最有资格使用“自古以来”这一表述方式的原住民文明。与现代移民国家形成的现代文明相比,原住民文明有源远流长的文化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像基因一样代代相传,在传承的过程中,形成了高度的共性认知,包括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文化观念等,这种认知又会反作用于人群共同体的行为方式,使之代代相传,不断延续发展。

作为原住民文明,往往也是一种血脉文明。血脉文明是最底层的文明,但也是最稳定的文明。中国人的姓氏文化极其发达,百家姓几乎在老百姓中家喻户晓。姓指的是血脉,而氏指的是所属氏族,是地域。血脉文明重视血脉的延续,主张多子多福。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血脉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定居式生活方式相结合,非常有利于人口的繁衍。人口的多寡在农耕时代对社会的发展意义重大。汉民族人口长期在世界人口总量中占据较大的比例,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古代,对文明的发展是起到非常大的推动作用的。人力资源往往是一个文明延续的极其重要的因素。在一定条件下甚至是决定性因素。

中华血脉文明特别重视宗族关系,具有鲜明的祖宗崇拜特点。司马迁的一部《史记》,也可以说是整理和记录了中华民族自上古以来的血脉延续史,开启了传记体的先河,也开启了中华文明寻根问祖的传统。自唐代以来开始的黄帝陵祭祖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春节和清明节家家祭祖,形成了从国家到民间的根文化传统。国有国史,家有家谱。中华民族的每一位子孙都知道自己是从哪里来的,根在何处,而且也有责任和义务将此血脉延续下去。这是责任感的最原始表达方式,也是最具有传承力的责任感,这在世界各民族中是最为独特的。由此也衍生出另外一个文化特点,即中国人更注重现实现世的生活。我们的信仰往往是对祖宗的崇拜,而不是对神灵的崇拜。宗教在中国文化中缺乏存在的土壤,不论是道教还是佛教,在中国更多的是以文化的方式而存在,神权与皇权之争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是不存在的。由此,也就减少了社会群体之间因为宗教信仰而导致的冲突,而由宗教信仰而引起的冲突和战争,至今仍困扰着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可以说以血脉为基础的原住民文明,是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血脉基础。

四、兼蓄而不失本性的包容精神,是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文化基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吸收而不失本性的包容精神是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文化基础。

文化是文明的核心。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内容,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是东方文明的典型代表。我们在此可以罗列出許多有代表性的重要内容,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民为邦本,天下己任”的担当精神,“和而不同”的和谐观念等等。而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应该是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最重要的文化特征。

首先,中华文明在本体论上,是阴阳并立的“二元论”,这与一神论影响下的“一元论”是本质不同的。阴阳并立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统一性、依赖性和转化性。而一神论影响下的“一元论”,更强调事物之间的斗争和对立,“非此即彼”,你死我活。中华文明推崇的是“和而不同”的包容理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克己理念,“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虚心精神,正是有这样的哲学理念做基础,才使得中国文化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表现为开放和包容,能够兼容并蓄,将一切有用的思想都尽可能地为我所用。中华文明的发展过程,就是在不断吸收各种不同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强大的。同时,中华文明本身的优秀基因使其能够一直保持其本真。

其次,在中华文明韧性发展的过程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文化的载体——汉字。文字是文明的载体,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才是文明史。《淮南子·本经训》有言:“昔者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文字的产生在人类文明史上应该是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迄今为止仅存不多的古老而连续的象形文字。象形文字是最直观的文明载体,具有具象性的特点。每个字都可以上溯到它的本义,从而使后人能够从各种文字记载中,追溯出历史的本真,保留了文化传承的种子,而不至于使文化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实行“车同轨,书同文”。各地可能方言有别,但文字是统一的,这对于汉民族思想和文化的统一起着基础性的作用。两千多年来,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载体,对于中华文明的韧性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总之,中华文明是当今世界上最具韧性的文明,探究中华文明的韧性发展及其根源,在当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凝聚社会共识,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站立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上,吸吮着中华民族漫长奋斗积累的文化养分,拥有13亿中国人民聚合的磅礴之力,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实现民族复兴,首先要不忘初心,要传承我们民族的优秀的文明基因,要有文化自信,不忘本来,方能面向未来。

中华民族的昨天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是“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必将“直挂云帆济沧海”。一个绵延了几千年的韧性发展的古老文明,曾经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的贡献,也必将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建军.新中国成立以来新疆文化的变迁[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13,(5).

[2]  蒲波.文化4.0时代考验软实力的韧性[N].中国艺术报,2016-01-08.

[3]  刘利敏,刘军.中华文明韧性的根源[N].学习时报,2019-08-02.

猜你喜欢
中华文明
汉字三千年
人类挑战自然的传说
说算筹
俄罗斯汉学研究400年:与中华文明对话
浅谈博物馆文化产业发展
宝鸡天台山道家文化觅踪
以中西文明通论课程为统领打造“有灵魂的通识教育”体系
小学德育与传统美德教育的积极融合
中国学术切勿盲目崇拜西方
浅析紫砂壶的实用性与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