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姿转”的审美特色

2020-12-28 13:40李秋竹
艺术评鉴 2020年22期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审美

李秋竹

摘要: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通常以“高难度、高标准、高要求”所著称,可以反映出中国古典舞所具有的“精、妙、绝”的舞种特质。而“旋转”作为中国古典舞的代表性技术之一,是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训练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代表了中国古典舞舞种具有较高的技术性,同时又具有独立的审美性,亦是中国古典舞独具魅力的特质之所在。本文从中国古典舞旋转技术中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舞姿转”入手,通过对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姿转”技术本身的基本特征以及审美特性加以分析,从而延伸到其背后更为深层的文化内涵与美学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典舞  民族舞姿转  审美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359(2020)22-0043-03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以肢体为媒介来传达情感、塑造舞蹈形象。而技巧是舞蹈艺术中最为重要的表现方式之一,作为一种刻画人物、强化情感、营造意境以及渲染气氛的手段及方式,在舞台表演中不可或缺。唐满城教授曾给“舞蹈技巧”下以鲜明的定义,即“舞蹈技巧广义上是指专业性很强、强度很大、观赏性和效果性都较强的人体动作”。所以技术技巧在各个舞种里都有着不可缺少且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姿转”作为中国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体系技术技巧中的重要训练内容之一,不仅对舞者身体素质能力具有极高的训练价值,且在中国古典舞审美范畴之中富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因此,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姿转”的深入研究对于中国古典舞学科发展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

一、“民族舞姿转”的基本特征

中国古典舞中的旋转技术是指保持一定的舞姿,完成连续性或者变化性的转动动作,其可分为单一技术和复合技术。中国古典舞旋转技术样式繁多,如原地的吸腿转、掖腿转、跨腿转、端腿转等,行进的平转以及在拧身仰身上的各类民族舞姿转等。旋转时以腿部为主要支撑点,可分为半脚掌、全脚掌、屈腿、直腿、单腿重心、双腿重心等不同支撑方式。旋转的起动方式亦有从蹲到立、撇脚上步、直接上步以及碾动等启动方式。“民族舞姿转”作为中国古典舞中极富民族特色与风格的旋转技术,它是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建立在拧倾以拧倾形态结构为主要特色的舞姿之上,并与中国古典舞身法动作相结合,形成我们民族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舞姿转”。中国古典舞的“民族舞姿转”,其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以“拧”为核心的舞姿结构。中国古典舞中的造型舞姿多以拧的体态为核心,也是中国古典舞“舞姿转”中较为基本的舞姿结构,在旋转中可以通过拧与之匹配俯、仰、倾、旁提等形态,从而产生身体舞姿形态上的多种变化,表现出具有民族风格和特色的艺术形式。拧,多体现在姿态上的变化,如,小射燕转,从腰部产生横拧的姿态与动势;拧身后腿转,在腰部拧的动势基础上,加之上身的仰,从而形成拧仰的动势,动作的幅度与空间感也随之放大;拧身探海转,在探海转的基础上,加之身体拧俯的姿态,整个舞姿与动势感也随之增强。在这种以“拧”为核心的舞姿结构中,一种交错而又和谐的身体动态美油然而生。

第二,以倾为重心的身体态势。所谓“逢倾必拧”是中国古典舞黄金运动法则,说明在拧的基础上产生倾的动势倾向,是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同时也是符合传统美学原则的。倾,多体现在重心上的变化。如,姿态斜腰转,首先,姿态斜腰是在躯干后倾的状态下,加上腰部的拧,完成舞姿。因骨盆重心发生倾的变化,需要手尖和脚尖同时向斜上与斜下呈45度延伸状态,使整个身体保持斜倾45度的状态,加上从腰部产生的拧的动力,完成姿态斜腰转。

第三,发力在腰、用力在梢。在舞姿转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腰的发力带动整体的旋转,以男子的扫堂探海转为例,扫堂探海转的特点即势头迅猛、速度极快,起范时腰部是整体发力的核心之处,通过手脚配合达到一定的力量与速度,在转速起来后手梢与脚梢延展用力,为转的延续起到助力的作用。通过扫堂探海转亦可连接不同的舞姿转,即复合舞姿转。如,扫堂探海转连接大荷叶转、端腿展翅转、老鹰漩涡转等,旋转技术的复合同样可体现出发力在腰、用力在梢的中国古典舞旋转特性。以衔接老鹰漩涡转为例,旋转建立在该民族舞姿上,旋转的发力由腰带动,旋转中的舞姿动势感得以增强,而要想这种动势在转中延续,则要注重身体的走留关系,头顶尖与脚趾尖向心相合,两者在一种互为寻找的用力方式中建立身体重心的平衡,从而产生老鹰漩涡转的美感。

二、“民族舞姿转”的审美特性

中国古典舞旋转技术的审美特色是建立在中国传统艺术的审美基础之上的,旋转技术的审美性育于中国古典舞审美范畴之中,“民族舞姿转”除去其本身對中国古典舞演员极强的身体训练性之外,更为突出的价值是其审美性。民族舞姿转的基础是中国古典舞中样式丰富、姿态独特的民族舞姿,舞姿主要以拧倾结构为核心,是中国古典舞的风格形态特征,亦是舞蹈美的标志。在此基础上,与中国古典舞中身法动势规律如“走上身留下身”或“走下身留上身”的动势规律相结合,静态舞姿的动势和美感在旋转中得以延续或增强,从而创造并赋予造型性舞姿的动态美感,使得“民族舞姿转”具有其强烈的民族风格与独特的审美特性。

首先,“民族舞姿转”的审美特性体现在时间上的动静结合。《太极图说》:“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阴极复动”。“民族舞姿转”的起势很少建立在中规中矩的准备动作上,一般是由中国古典舞的身法带技法,从而带出转的动势,如,由云肩转腰的身法带出仰身后腿转,在转的动势还没有完全停止时,顺势接旁提转,最后由旁提转落到卧云的舞姿上,看似结束在最后的造型舞姿上,实则形止而神不止,前一个动作的结束亦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可顺势产生下一个动作或动势的连接。整个过程是静止的,造型性舞姿与行云流水般的动势结合,是转与转的连接之间,动势的起、行、止之间,是动而不赶、静而不止、动中有静、静中含动的动静关系体现。

其次,“民族舞姿转”的审美特性体现空间里“游”的走势。庄子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解放,随风飘荡而无所系缚的“游”的美感与精神内涵,同样在中国古典舞的“民族舞姿转”中得以显现。“民族舞姿转”在转的过程中,因其建立在富有民族特色的舞姿以及迂回游走的动势上,其在转的空间中产生了丰富多端的变化,产生在高、中、底不同空间的游走与盘旋的动势美。如,男班的扫膛探海转,在底空间做足蓄力,完成探海转前期的动力准备,发力的瞬间由低逐渐升高,形成探海转,接着可连接大开大合云手加片腿,突破只有上下变化的空间,在交错盘旋的动势中产成转的第二次动力,最后接老鹰漩涡转,又下降到中低空间,完成空间里“游”的走势。这种“游”的走势不仅是“民族舞姿转”作为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美感的体现,也正是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体现。

三、“民族舞姿转”中的“圆”文化

“民族舞姿转”抛开外在带给人视觉上的形式美之外,其内在所蕴含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更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中国古典舞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使命,我们通过中国古代有关传统舞蹈的典籍记载、石窟壁画、出土文物等方式去追寻它的影子,通过传承保留至今的古代舞蹈活化石——戏曲舞蹈以及传统武术去吸收其精华元素,通过种种方式探索并赋予中国古典舞与中国传统艺术文化中共同的审美内涵和古典精神,在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姿转”中亦可窥得一二。从中国古代舞蹈整个历史脉络来看,旋转技术很早就已出现,并且不同时期舞蹈旋转技术的应用中有着一定的具有历史因素的独特特点。例如西周时期的巫术祭祀舞蹈中已出现大量的旋转动作,这不仅可以增强巫舞的神秘感,更是远古时期人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神灵祖先的敬畏之心。而到了秦汉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制度,同时舞蹈艺术走向表演化时代。汉代有名的“盘鼓舞”以技巧高超而著名,利用盘鼓回旋周转,充满力量与速度,但同时又不失舞蹈的柔美韵律,一种古拙与轻巧的对比美感产生,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以“和”为美的最早典范。中国古人追求“和谐”之美,而中国古典舞同样根植于丰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中,所以其审美自然一脉相承于中国古人的美学观、哲学观。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姿转”,它在舞姿交错中产生的“和”,在起、行、止关系间产生的“和”,以及在旋转技术的外在形态与内在的心、意、气上产生的“和”,始终体现出它所追求的美感是一种和谐、圆融之美。

明朝著名律学家朱载堉其“舞学”理论中最具有价值的一个命题则是“转之一字,乃众妙之门”,朱载堉以“转”之一字高度概括总结出中国舞蹈的“众妙之门”。其“转”的内涵及形式十分丰富,不光是“旋转”,更有“周转”之意,在此基础之上衍生出若干变化,并把“转”看做中国古代舞蹈的美学本质与核心,更突出“转”在中国古代舞蹈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与价值。而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姿转”,让其产生具有浓烈的民族风格特征和中国传统美学意味的关键,就在于一个“转”字。在这里我们把“转”读作三声,其就具有“变”的意味,在旋转中由舞姿造型的“变”、动势路线的“变”、空间方位的“变”,从而产生圆流周转的传统美学意味,同时,在遵循着“划圆”艺术规律的基础上,亦体现“以圆为美”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与哲学观。首先在旋转技术中旋转本身所形成的线路与轨迹就形成为“圆”。从美学的角度看旋转中的圆,它在节奏、速度、空间方位等方面产生不同的变化,从其技术本身就会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其次,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姿转”所产生的圆并不完全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圆”,而是通过高中低不同空间的转换,从而产生一种盘旋而又错落的“圆”;通过动势的连接、起行止间的转换,产生了一种动势感极强、游走而又迂回的“圆”。这种审美标准是渗透于中国千年来历史文明的长河之中,渗透于中国古人对一切艺术美的追求之中。如中国的建筑艺术与西方的建筑艺术两者在视觉上的审美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差异感,西方建筑艺术讲究宏观、整齐、对称的美感,而中国建筑艺术尤其是中国的园林艺术更为讲究小中见大、虚中有实、曲径通幽的美感。

尽管艺术分门别类,但在一个总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它们所产生的美感却是触类旁通的。追根到底在于古人的哲学理念对于整个民族文化的影响,即作为中国的三大主流哲学理念“儒、释、道”对中国特有的“圆”文化,乃至中国整个文化与审美的影响。儒家思想讲求倫理哲学,推崇尊卑有序、等级鲜明的社会制度,所以古代中国的社会结构更像是一个“圆”。在这个宗法血缘关系所联结的“圆”之下,个体的人的价值是通过整体的社会得到实现的。道家思想以其最具代表性的太极八卦图为例,图中是由两条“阴阳鱼”所组成的一个圆,圆中黑白两色并不是泾渭分明的,而是一种黑中有白、白中带黑的混沌状,更包含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又万物归一”的宇宙循环观。以庄子思想为代表,其追求大美、至乐、大巧、无用之用,而这需要摆脱现实生活中所有物的束缚,以求精神上的完全解脱,从而才能体会到的至美至乐的人生境界。通过“心斋”“忘知”,达到虚静的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中,物我合一,澄明的心观照出事物的本质,从而真正的大美得以显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正是对人的精神境界、至高理想的一种大圆满的追求。禅宗的不二法门思想,对中国美学带来深远的影响,在无分别、无差别,没有有无之分的境界体验中,人的自性自然显现,精神圆满自足,可谓禅宗所追求的自在圆成,亦是禅家“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禅的境界。由此可见,通过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姿转”我们亦可慢慢渗透到中国古典“圆”文化的内涵。

四、结语

“民族舞姿转”作为中国古典舞的精华之所在,不仅是中国古典舞专业性强、技术难度高的标志,更为重要的是其审美性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民族舞姿”的特性及其浓郁的民族审美特色加以分析,并从美学、哲学的角度观其背后更为深邃的美学意蕴与文化内涵,在中国特有的“圆”文化之中突出中国古典舞“民族舞姿转”独特的审美性,彰显其更高的美学价值。中国古典舞根植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上,本文希望通过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探寻,在这片肥沃的土壤中吸取更多的养分,赋予中国古典舞技术技巧更多“内在美”,使其在当今多元文化不断冲击碰撞的现实之下,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强有力的支撑,同时与时俱进、博采众长,为中国古典舞的发展注入更多鲜活的动力。

参考文献:

[1]唐满城.舞蹈技巧要走自己的路[J].舞苑信息,1999(01).

[2]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3]罗斌.中国古典舞蹈的“和”品格[M].长春:吉林美术出版社,2005.

[4]袁禾.中国古代舞蹈史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

[5]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6][春秋]老子.全解道德经[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4.

[7]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9.

[8]朱良志.中国美学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中国古典舞审美
中国古典舞的教学模式发展探究
中国古典舞的表现风格及把杆训练的独特性
中国古典舞创作中的情感表达探析
芭蕾基训对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形成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课程模式探究
中国古典舞身韵训练中如何体现禅境意韵研究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