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开展研究

2020-12-28 03:03高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初中数学

高玲

【摘要】数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我们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因此,数学的实践性非常强.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新课程标准规定:使学生懂得数学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要落实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就要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本文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进行研究,为广大教师落实综合实践活动、提升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实践活动;初中数学;课程改革

当前的数学教学主要是理论层面的知识性教学,在数学知识的应用实践层面存在一些欠缺.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教学要面向社会生活实践,使课堂学习与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要把学生从课堂带入实践之中.

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数学在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数学的热情.因此,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应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当前,很多学生之所以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倍感困难,是因为缺乏动手能力,并且不能很好地应用所学.一些学生总感觉数学知识格外抽象,难以理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引入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综合实践活动起到弥补课堂不足的作用.

(一)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与吸收数学知识

若初中数学教师将教学半径局限于课堂之上,则可能无法确保学生准确理解与把握数学学科中各类抽象概念,导致学生只能取得纸面上的分数,無法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初中数学教师不重视综合实践活动,那么可能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表现也会受到影响.有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不再认为数学知识是抽象难懂的.

(二)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学习兴趣后,学生将以更专注的态度投入数学学习中,并且学习效率将大幅提高.有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在为学生创设综合实践活动之前,必须确保所设计的活动具备足够的趣味性.唯有这样,方能够吸引学生,使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感兴趣.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参加数学实践活动,能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并对数学知识产生学习,对参与数学课堂保持热情.例如,笔者在为学生讲解“展开与折叠”和“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这部分知识之前,考虑到若学生不具备足够的空间想象力,则将难以理解这部分知识.为此,笔者在课前给学生布置了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利用课下时间用剪刀和纸板制作立方体,在制作完成之后用剪刀将之剪开做出展示图,如此便依托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完成了课前知识预习任务.

二、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原则

当前,教师开展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时,应该遵循兴趣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层次性原则.

(一)兴趣性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有非常强烈的了解动机,会主动参与、探索和思考.因此,在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享受知识获取的过程.

(二)实践性原则

在传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注重理论层面的教育,注重概念、公式等的传授及解题方法的讲解.

在课堂之外,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是实践,实践不同于理论灌输.因此,教师要将实践活动与生活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生活中问题的方案,这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理论的进一步掌握.

(三)层次性原则

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同,教师设计的活动内容要富有层次,不要“一刀切”,要让每名学生通过活动都有所发展.如统计类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安排一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进行数据调查,安排一部分中等生和学优生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通过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得出大量的信息.

三、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策略

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有很多策略和途径,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所探索出来的一些策略和途径,现与大家分享.

(一)充分结合数学教科书,以数学教科书为践行教学资源整合的有效路径

在初中数学教师日常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科书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授课时,教师要善于依托教科书中的提示内容,结合学生的兴趣,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这样将极大改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态度,使学生树立主动研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情感,不再认为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大量的习题演算过程,而且初中数学课堂也将变得生趣盎然.例如,笔者在带领学生学习“测量旗杆的高度”这部分知识之前,考虑到若单纯讲授知识,则可能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为学生布置了课前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在正式学习本节课之前,利用课外时间,自定方法,自选测量工具,测量学校的旗杆高度.学生在接到这样的实践作业之后,都跃跃欲试.在为学生讲解统计知识后,笔者要求学生利用放学时间,结合学过的统计知识,统计路口的车流量.自从实施了前述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对待数学学习不再是机械记忆知识点,而是能够结合现实生活场景接受、理解和思考知识点.这一做法不但让学生领会到数学知识对现实生活的作用,还让学生提高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融入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正如弗赖登塔尔指出的那样,数学知识并非空洞、抽象的纸面知识,而是深深根植于鲜活的现实生活中,学习者学习数学知识的目的也并非刻板地掌握这些知识,而是借助这些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难题.有鉴于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融入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从数学的视角审视各类问题.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心,避免学生机械学习数学,使学生能以敏锐的数学意识发现问题,以审慎的数学思维解决问题,最终将知识融会贯通.

(三)突出实践性

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之前,必须思考如何让学生专注地投身于实践活动中,并确保学生能够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及解决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初中数学教师应当为学生提供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机会,让学生体会知识的运用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形式来看,教师应当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每次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时都有新鲜感.若教师设计和开展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一成不变,则即使学生最初兴趣盎然,久而久之也会意兴阑珊.考虑到这一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在设计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时应结合实际条件,根据活动内容和形式灵活选择场地.不必一定去教室外或校外,教室内或校内一样可以成为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场所.如学习了“统计初步”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全校的耗电情况,进行节约用电教育;让学生抽查全校每天的用水量,列出统计表,估计学校这一个月的用水量.教师告诉学生当地每吨水的定价是2元,要求学生写出学校应付水费y(元)与天数x(天)的函数关系.开发和利用这样的活动资源,不仅有利于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而且丰富了数学学科的教育资源.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和常规数学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差别,常规数学教学活动富有趣味性,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则促使学生熟练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四)注重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兴趣

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初中数学教师应注重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否则将导致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如“勾股定理的研究”一课,笔者课前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勾股定理的历史,体会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了解多种拼图方法,自行验证勾股定理,感受解决方法的多样性,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然后,笔者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验证、探究、交流,学生展示自己的收获.

除此之外,初中数学教师应在教学中为学生创造创新的平台,将让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得到发展,使学生不再僵化、机械地理解和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四、实践活动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开展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前教师要设计好可行方案,确保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同学生的年齡特质相匹配.教师应注重评价环节,这是实践活动过程之前、活动过程中以及活动开展之后必须要做的.

(一)设计可行性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

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设计具有可行性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方案.唯有这样,方才能够确保所开展的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具有明确的针对性与指向性,否则将导致所开展的活动陷入形式主义的误区.在方案设计中,初中数学教师必须给予活动过程足够的关注,不能盲目追求结果,要确保学生在参与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发展.

(二)确保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生的年龄特质相匹配

初中数学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设计和组织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以便确保活动的有效性.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探索能力、思维能力比小学阶段都得到了提升,抽象思维也已基本形成,因此具体的活动形式可以采取实地观测、小实验等,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数学思维.

(三)注重评价环节

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效果并一定能够完全达到教学预期,也可能会远远超出教师的预期.考虑到这一情况,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注重评价环节,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学生的不足,帮助学生进步与提高.教师的评价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一种鼓励,还是一种指引,能够使学生在数学实践活动中更好地把握数学概念.

五、结语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我建构、自我生成的过程,不能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强调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现如今,知识的实践化越来越重要,综合实践活动是知识由理论走向实践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数学教学与现实社会生活联系起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使生活问题数学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了解数学价值,提高数学意识,体验生活,认识社会.

【参考文献】

[1]胡庆树.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J].语数外学习:初中版(中旬),2014(10):77.

[2]倪凤鸣.跳出课本,走进生活:初中数学教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初探[J].科教导刊,2011(3):130-133.

[3]杨醒.立足综合、重在实践、志在创新: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2(12):13-15.

[4]拉巴仓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综合实践课程的思考[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7):278.

[5]缪文慧.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与反思[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8):125-128.

[6]吴金宏.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探析[J].新校园:理论版,2012(6):94.

[7]周永平.让初中数学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学生放飞个性的舞台[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1(11):109.

猜你喜欢
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初中数学
关于小学数学兴趣教学的思考
小议高中数学的兴趣教学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