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失败也是一场考试

2020-12-28 06:51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负性失利学霸

近日,一名13岁学霸因单元考“失手”厌学自伤,自认这是人生的“污点”,真是令人大跌眼镜、痛心疾首。

类似的现象绝不止这一例,笔者在学校心理辅导室接触到很多案例,不少前来咨询的学生也有类似的困扰:有的学生因一次小考失利而唉声叹气;有的不敢走进家门;有的陷入抑郁情绪的泥潭;有的甚至做出伤人伤己的举动;更有甚者,发展成了抑郁症,不得不住院进行心理治疗。

很多人不禁要问:现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不过一次小小的考试“失手”而已,何至于将他们难为成如此呢?说到底,还是对于考试的认识不够全面,缺乏面对挫折的毅力,如此这般,学霸即便能高分考入大学,走入社会后,估计也会寸步难行吧!

是什么让学霸“不堪一击”

那么,为何有些学霸不能正确地面对某次考试失败而情绪低落,甚至做出厌学自伤的行为呢?原因如下:

1.不能全面地看待考试。有的学霸别无所长,唯有学习。因此,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其失望、绝望的心情可想而知;有的學霸第一次考砸,就怕以后霉运连连,一直考不好;有的学霸忘记了考试的初心,将考试视为和别人比较的利器。其实,考试只是对某一阶段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验罢了,没必要过多解读。

2.家庭教育方式不够科学。有的家庭氛围不够和谐,夫妻之间经常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孩子认为唯有拼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才能远离他们;有的家庭父母虽然和谐,但是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非常高,这类父母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分子父母,另一类是学历不高的父母。前者认为“龙生龙,凤生凤”,自己那么优秀,孩子必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后者吃过“没有好好读书”的亏,不希望孩子走上自己的老路。这两类父母对孩子的学习期望值都很高,心态比较焦躁,反映在行为上:一是干涉孩子的人生课题,让孩子觉得只要好好学习就够了,没时间交朋友,也没时间和父母进行交流,长期处于高压之下,心情越来越阴沉;二是总拿孩子与别人家的进行对比,让孩子自我价值感偏低,不断怀疑人生,乃至一次考试失利,便会自暴自弃。

3.学校较少开展挫折教育。显然,期待教育让所有的人都事业有成是不太现实的,但如何面对挫折却是每个学生都应该修的“学分”。可是,目前国内很多学校的教育还是唯分数论,只涵盖了专业知识的集成,却忘了涵盖各种人生经验的总结,例如如何面对失败、怎样从失败中接受经验和教训、又如何不受失意的困扰而重新振作。学校在这些方面的教育还远远不够。

作为学霸、教师、父母又该如何克服因某次考试失利而无法面对挫折的心态呢?我想,答案就包含在刚才的原因分析中:

失败能带给人的或许比成功更多

就学生本人而言,对于挫折(如某次考试失利)需要有正确的认识。“自然界没有不凋谢的花,人世间没有无曲折的路”,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风顺,会因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遭遇一些挫折,“吃一堑,长一智”,经历了挫折,也就意味着成长。记得周恩来总理讲过“青少年没有不栽筋斗的,也没有不碰几个钉子的”。栽了筋斗并不可怕,抖抖身上的灰尘,爬起来就可以了。因此,作为学生本人,应正确看待某次考试失利。一次考试失利,并不代表什么。考试也只是对于前一阶段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检测而已。因此,当某次考试失利时,学生先要接纳自己的负性情绪。不要将自己关在屋子里,不妨去公园、景区看看花花草草,放松自己;也可以找同学、老师倾诉,接受他们的安慰和鼓励;还可以听听音乐,进行有氧运动,让自己的心情好转。当心情平复之后,要总结自己的收获和不足。学生需要知道,任何一位同学在学习时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识,肯定会存在一些漏洞。更何况,考试有它的偶然性,很多因素都可能会导致考试发挥不好。因此,某次考试失利太正常不过了。“金盆打了,分量还在”,一次考试失利,不能说明水平的大幅下降,更不应该因此怀疑和否定自己。相反,这可能是件好事。“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认真总结失败的原因,是因为粗心还是因为真的不懂,抑或是一些客观因素,如家里有事、身体不适等等。当原因清楚了,就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行动,摒弃考试失败时的不良心态,集中注意力准备下一次考试。

分数不是人生的唯一

就家庭教育而言,父母应摈弃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为此,父母们要明白几点:1.不拿孩子和别人进行比较。孩子的学习动力应该来源于自身的求知欲,而非为了超越别人。父母若经常拿别人家的孩子与之进行比较,孩子的自我价值感会遭到严重破坏,父母还会将压力、焦虑等负性情绪传递给孩子。2.鼓励比批评更有效。孩子某次没有考好,内心相当愧疚,倘若父母还对其批评、指责,无疑会在某种程度上抵消孩子的羞愧感,让孩子因此产生自卑、消极的情绪,觉得自己就是“笨”,容易自暴自弃,乃至厌学自伤。不但如此,批评、指责还会损害亲子关系。3.成绩背后的东西比成绩本身重要。某次考试失利,父母需要与孩子平等耐心地沟通,帮助孩子看到考试成绩所反映出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进。

最后,就学校教育而言,应开展挫折教育,营造好的教育氛围。学校需要大力开展挫折教育。让学生明白,挫折是人生成长路上必然要经历和面对的事情。挫折并非一无是处,它包含教训,并孕育着下一次成功的可能。因此,要引导学生认识挫折的积极功能,从中吸取教训,调整心态,再次出发。当然,学生在面临挫折时,会产生负性情绪。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些负性情绪的产生是正常的,需要接纳它们,手把手教他们一些放松的方法。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可以设计一些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让同学们相互合作、团结友爱。

求学之路漫漫,在这个过程之中,学生要掌握的绝不只是课堂上的那些知识,要面对的,也绝不只是大大小小的考试——如何面对考试失利本身,也是一场“考试”。学生如何面对,最终能收获什么,很大程度都取决于老师与父母的引导。所以,学霸考试“失手”,需要学生、父母、教师理性看待,引导其接纳负性情绪,平复心情,找到考试成绩所暴露的问题,针对性地改进,再创辉煌。

猜你喜欢
负性失利学霸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失去,亦是另一种获得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抓住特征 剖析本质
学霸也是人
植物帮之学霸
安静的学霸
意大利修宪公投“失利” 总理伦齐宣布辞职
浅论金门战役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