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的“心向”

2020-12-28 06:51王黎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0年2期
关键词:隐身术肖像用心

王黎

本期,我刊采访到浙江杭州一位老师,她用漫画形式给学生“写”评语,给每位同学一个定制的漫画形象。给孩子们画肖像,“倒逼”她去关注每一个孩子,关心每一个孩子,于是,他们的名字不再是一个个符号,而是有情、有趣、有声、有色的生命。(详见本期“教育风采”)

无独有偶,近日,一份大学语文期末试卷也迅速走红,几道“脑洞大开”的题目,让同学们畅所欲言。“假如你会隐身术,你会做什么?简要陈述理由。”一份“完全不像试题”的试卷让学生们眼前一亮,思路开始变得天马行空,各种答案出乎意料地让人感动。“假如自己会隐身术,会偷偷把爸爸的秋裤,妈妈的化妆品扔掉,因为他们一直舍不得给自己换新的……”

这些看似不按常规出牌的老师们,都在想什么?她说,“为学生画肖像的过程让我的教育心更柔软。”他说,“考试的目的不是‘难住学生,试题的灵感来自平时对学生们感兴趣的事情和话题的关注,从他们的试卷里我看到了想象力、创造力和思辨力。”

当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的教育思想成为教育人的努力方向。这是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需要补齐的短板,对学校而言,需要激发学校内涵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对教师而言,则要求我们围绕学生的全方位成长,重视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认真研究和遵循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尤其是研究好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规律,注重培养学生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丰富的个性和完整健全的人格,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对学校和教师来说都是挑战。而培养富有创造力的学生,首先需要培养打造一支富有创造力的教师队伍。就如为学生画肖像的她,和给学生出“不正经考试题”的他。

采访西南大学副校长陈时见时,问道,对于教师的自我成长,怎么样的途径最有效?陈校長表示,自我成长途径有很多,但最核心也最关键的是,老师自己必须要有自我学习的心向。这就如奥苏伯尔提出的有意义学习,学生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是必备条件之一。对于教师的自我发展,同样如此。教师有向上发展的心向,有对学生细致入微的用心观察,有对教育用心的理解,有创新的教学思维和教法技法,那么,他所培养的学生才会获得富有观察力的、富有创造性的、热爱生活的有益导向。

有心,方能用心,用心,方能用情。教育,因有情而美。

猜你喜欢
隐身术肖像用心
用心
会“隐身术”的墨水
地毯肖像
画肖像
“隐身”
用什么写作
用心,让家更有味
用心
现代派雕塑家明大多.罗索的肖像艺术
肖像雕塑的“形”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