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研究

2020-12-29 12:06王永吉张虎婷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8期
关键词:隔代教育问题与策略农村留守儿童

王永吉 张虎婷

摘 要:留守儿童是拆分式社会再生产模式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动向城市转移而产生的社会问题,隔代教育是当前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照料的主流。隔代监护人受自身年龄、知识结构、文化素养、教育理念、身体状况等因素的局限,普遍存在着重养轻教、重生理轻心理、粗放溺爱等诸多问题。重点分析新时代隔代家庭教育的新现象、新特点、新问题,并尝试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层面提出可行的措施,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问题与策略

随着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一方面,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经营,农村已不能像过去一样容纳太多的劳动力;另一方面,社会拆分式再生产模式变为社会主流生产模式,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被动地流入经济发达地区。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短期内无法消除,流动人口难以平等享受到城市人口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加之城市较高的生活和教育成本,迫使这些流动的生产者不得不把年幼的孩子留在农村,交给年迈弱势、文化素养低下的老人隔代监管教育,隔代教育现象由此产生。由于隔代教育的先天不足,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教育问题,成为社会急速发展的阻滞因素。

一、新时代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隔代监护出现了一些新现象:一是留守儿童社会认同感增加,“歧视知觉”现象逐渐消除;二是隔代祖辈监护人开始年轻化,文化知识层次较21世纪初也有了明显提高;三是多数隔代监护人都能认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对孩子教育问题的关注度较高,并能从经济、生活等各方面全力予以支持;四是隔代监护人健康状况趋于良好,监护能力增强,留守儿童监护状况好转;五是留守儿童安全得到极大保障,意外风险及事故发生率几乎为零。

现今我国农村隔代家庭教育也存在诸多新问题:一是祖辈固化的思想、暮气沉沉的年龄特质,阻碍孩子创造力的发展及活泼开朗性格的形成;二是祖辈的较低文化水平无法形成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环境熏陶功能差,不利于学生文化气质的形成;三是家风继承影响着留守儿童对教育的认知,左右着家庭教育观念,对教育的不重视出现遗传与继承,造成社会阶层固化,流动人口的子女未来仍以流动人口出现的概率增大;四是隔代祖辈对新形势下家庭教育适应不足,家庭作业(书面及实践)辅导力不从心,尤其是英语课程的辅导基本处于空白;五是隔代祖辈专业知识缺乏,沟通能力差,对孩子心理健康状况处于忽视或漠视态度;六是隔代祖辈教育管理压力大,留守儿童身份转化频繁,在流动与留守之间来回摆动。

二、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改善和支持策略

(一)社会层面

留守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归根结底是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问题,政府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营造小微企业的良好创业环境,为个体创业提供信贷、政策支持,使更多的农民工回乡打拼。同时推动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使其留在孩子身边。另一方面要通过政策的改善逐步弱化城市居民和打工者的身份差异,提高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把国家“两为主”的政策落实到位,实现公平就学,消除农民工子女随亲就读的障碍,使得农民工子女在城市上得了学、上得起学。

社区、村组要主动担负起帮助、关爱、教育留守儿童的责任,营造有利于孩子成长的文化氛围和健康环境;要建立留守儿童家庭档案,随时掌握留守儿童家庭动态;要充分利用村组文化阵地,给隔代监护人传播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要充分发挥现有“文化书屋”的功能,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读书阅览环境,营造全民阅读的文化氛围。

(二)学校层面

学校是儿童除家庭之外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学校教育担负着补充家庭教育不足的功能。一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摸清留守儿童底子。通过长期跟踪观察、对留守儿童个案进行分析,研究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出现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留守儿童教育的新模式。二要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作用,及时发现和纠正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三要转变留守儿童之家的功能,要适应时代发展,取消原来单一的亲情电话等活动方式,召开学校、班主任、留守儿童父母和隔代监护人共同参与的四方联席网络会议,共商学生教育大计。四要建立学习帮扶小组,解决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家庭作业无力辅导的问题。五要促使政府部门和当地大学等教育机构建立联系,邀请专业大学生通过支教、讲座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解决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短缺、水平低下的问题。

(三)家庭方面

隔代教育祖辈是留守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互动性重要他人”,因此祖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认识教育的分层和家庭的分层是对应的,设法阻断家庭漠视教育的代际遗传与继承,打破社会阶层固化。其次要重视家风对个人成长的潜移默化作用,注重培养良好家风,通过家风带动学风的转变。最后还要营造良好读书学习的家庭文化氛围,祖辈带头读书学习,通过自身示范带动孩子爱上学习。外出父母要增强责任意识,发挥家校联系的桥梁作用,弥补祖辈和学校沟通的不足。

农村留守儿童隔代教育是我国社会转型期的衍生现象,在目前的形势下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隔代家庭教育也将继续发挥其积极与消极的双重作用。因此,我们要深入而客观地思考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问题研究不同主体的改善策略,优化农村隔代家庭教育质量,助力隔代祖辈解决教育难题,保障孩子快乐、健康、全面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段成荣,赖妙华,秦敏.21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变动趋势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7(6):52-60.

[2]卜卫.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动模式的分析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6):25-30.

[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7.

注: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規划2019年度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农村留守儿童隔代家庭教育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探究》(立项号:GS[2019]GHBZX255)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隔代教育问题与策略农村留守儿童
信息网络条件下党员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研究
浅析隔代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差异分析与融合研究
当前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真诚激励,关爱相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