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2020年高考命题方向及复习建议
——以2019年全国卷Ⅰ第26题为例

2020-12-30 01:42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2期
关键词:命制唐玄宗史料

2019年的高考虽已渐行渐远,但对高考历史试题的研究不能浅尝辄止,正如杨宁一所说,最有效的高考历史备考途径就是研究前一年的高考历史试题。多年的高考试题研究证明,前一年的高考试题中隐含着后一年高考试题命制的密码,笔者以2019年全国卷Ⅰ第26题为例,浅析2020年高考历史命题方向及其针对性复习建议。

例.(2019·全国卷Ⅰ·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试题以“拔河”这一民间习以为常、妇孺皆知的民俗活动发展历程为载体,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落实核心素养,引领课堂教学。本题回扣2018年韩国将“拔河”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热点,深度关切中国传统文化保护,进而引导中学历史教学应使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启迪智慧,达成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2020年高考的命题方向,对高三历史二轮复习备考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一、重视文化软实力的现实性和优秀文化的发展承续性、价值趋向性,体现试题命制的综合性原则

试题总体上考查的是唐文化所体现的盛唐气象,属于传统优秀文化方面,但并未直接考唐朝优秀文化,而是通过某一个文化点考查某一个历史横切面,“拔河”作为社会存在体现了“阳刚和力量”的社会意识。

【复习策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为《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目标,说明文化软实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的重要靶点。二轮复习一般将传统优秀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为一个或三个小专题,将教材中相关史实罗列在一起,再结合涉及文化方面的试题进行训练和讲解,但这种大而全的浅层复习是二轮复习之大忌。

如果教师能深切体会该试题的命制思路,在复习唐朝优秀传统文化时,应在罗列文化发展史实的基础上进行聚焦,如初唐文化的开放性、盛唐文化的意向性、晚唐文化的衰颓性。以初唐文化的开放性为例,初唐时期,“胡风”严重,与魏晋时期北方民族融合和北朝时武川镇军阀文化有关,体现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格局。

二、强调科学创设情境,自然真实地落实核心素养,体现试题命制的创新性原则

试题题干中“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和“预期年岁稔”都反映了古代农业社会下,人们在娱乐活动中渴望生产丰收、村社祥和的愿景。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再现了崇尚力量、积极向上的社会文娱生活,让学生感受到试题栩栩如生的生活和政治气息,拉近了开元盛世与当今社会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联想、想象、推理等创新型思维。这一试题设计思路源于基本的物质生产,基于唯物史观素养建构立意,引导学生形成从社会生产、生活场景思考、解决历史问题、社会问题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

【复习策略】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先从“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到“唐代广为流传”的长时段着手,浓缩了自春秋战国至唐玄宗1400多年间“拔河”这一民俗活动发展的历史,使用白描和比较的方式简述了“拔河”活动的发展:唐代之前是荆楚之地农闲时民间的“牵钩之戏”,至唐代已正式发展为政府和社会都倡导的比赛娱乐活动,并在全国各地盛行。教师可以此引导学生对“拔河”活动的整个历史形成总体性的历史感知,再聚焦唐玄宗《观拔河俗戏》所反映的具体、生动的拔河场景,将学生思绪迁移到历史场域之中,身临其境地感受拔河时的激越之情,使短时空内具体的历史在学生脑海里复现,形成历史经验,经过学生的历史想象,进入学生的历史思维之中,进行历史的深度学习和思考。

二轮复习要深刻关注高考试题的经典设计,将教材文本材料化。教材内容是编者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历史进行符合时代精神需要的权威解释,并以此为材料创设情境,有效地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例如,对时空观念素养的培养,在二轮复习时,教师应在总体历史建构的基础上,对同一历史事件变换时空尺度进行解释,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考。以辛亥革命为例,从1911年的中国社会发展看,其是因各种偶然事件的量的累积而爆发,包括年初的皇族内阁使舆论哗然,立宪派失望至极;“铁路国有政策”使保路运动发展为流血事件;惨烈的黄花岗起义使晚清与革命党人矛盾激化;摄政王载沣与袁世凯矛盾公开化;共进会、文学社的蒋翊武、孙武制造炸弹爆炸使革命机密泄漏等事件使革命形势一触即发,熊秉坤、金兆龙两个下层士兵点燃了导火索使武昌起义成燎原局势。从1894年兴中会开始到1912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的中国社会发展看,辛亥革命是整个资产阶级革命的高潮阶段,完成了其阶段性任务——推翻清政府,建立民国。从20世纪初的世界历史看,类似的事件在印度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均发生过,辛亥革命不仅具有时代性,还具有世界性。

三、善于选择并有效整合史料,用真史料焊接历史与现实,体现试题命制的应用原则

试题对史料的选择独具匠心,题干给出了关于“拔河”的两个不同时期的史料,前一个是唐之前荆楚的“牵钩之戏”,属于概括转述性史料,对凸显题干主题起辅助衬托作用;后一个是唐玄宗所写的《观拔河俗戏》诗,属于当时人记述的真实、直接性的史料,这是题干中的核心史料,是解题的关键。全诗的大意为:强壮的士兵们一直鼓足勇气,欢呼跳跃来到大河边(准备举行拔河比赛活动)。要想(通过拔河比赛)练就英雄气概,必须要事先明白决定双方胜负的诸多条件(以此来制定比赛策略)。(比赛开始后双方的)叫喊声在高俊的齐山上回荡,双方比赛相互拉拽的气势如同河里汹涌升腾的水波。(组织士兵举行这样的活动既是军事训练,也是)准备庆祝一年来的庄稼丰收,在丰收即将来临之前,先表达喜悦、快乐、祥和的气氛。

【复习策略】这一史料本身反映了拔河活动的具体场景、意义和价值,唐玄宗组织军队举行这一活动不仅是对民间拔河活动的肯定和倡导,可能还是军队训练的一种方式,这更能说明拔河活动体现了当时的盛唐气象和社会核心价值。将唐玄宗时的拔河盛况与前一个史料进行比较,可以得出盛唐开放、向上、进取、崇尚阳光和力量的社会景象。学生由此可以联想到当前中国社会的拼搏、奋进、积极进取的力量,这样的试题会使家国情怀在学生心中自然流淌。

二轮复习要精选史料,但不能过多、过滥。史料选择有多种途径,但应尽量不使用网上的史料,因其可信度较低。教师可以从历年高考试题出现的史料中进行选择,也可以使用专业报刊和杂志中的史料、官方文件和领导人讲话中的材料、历史学家的专业书籍等,如中国史的二轮复习可以查阅范文澜先生主编的《中国通史》、宫崎市定的《中国史》、陈旭麓的《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等,世界史的二轮复习可以查阅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等,杨宁一主编的《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和《历史精要》也很实用。将精选的史料作为载体,培养学生分析、理解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及史料辨伪能力,在史料反映的时代、史料作者所处的时代和当前的时代三者间建立显性或隐性的联系,把握史料叙述之重点,理解史料叙述之意图,养成史料实证的习惯。

四、试题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历史学业质量水平标准的可测性

一直以来,对历史学习程度的测量难度很大,高考历史试题命制一直以每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所列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大能力要求为原则,主要测量学生总体上的历史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但这种测量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也缺乏具体、明确的指向性。《课程标准》颁布后,明确提出将“高中历史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作为历史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等级考试的重要依据,每个核心素养的学业水平质量标准第4层级是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重要依据,该题是以此为依据进行高考历史试题命制的一次成功尝试。

第一,本题依据“历史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中“能够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对其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在此基础上作出合理的论述”的要求,将春秋战国以来民间一直存在的“拔河”游戏聚焦到“唐玄宗时期”这一恰当的时空尺度上,并用唐玄宗关于“拔河”的诗句将这一时期的“拔河”盛况与唐朝以前“牵钩之戏”的场景进行比较、分析,合理地阐释了“倡导阳刚和力量”的盛唐气象。

第二,本题按照“历史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中“能够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的要求,用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创设新情境,引导学生思考作为皇帝的唐玄宗写颂扬“拔河”的壮美诗句的原因。唐玄宗不仅是在表达个人的喜爱,更是在倡导和弘扬一种积极向上的社会主流文化,用“壮徒、英雄志、胜负多、年岁稔”描绘开元盛世的盛唐气象。只有当学生理解或明白唐玄宗写作此诗的用意时,才能选出正确选项。

第三,在做此题时,学生会自然由盛唐气象所弘扬的社会文化联想到现实,在举国砥砺前行、努力实现中国梦的当下,需要弘扬一种阳刚和力量的恢弘之气。这很自然地检测了“历史学业质量水平标准”中“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的要求,将历史高考与当前社会主义建设现实结合起来,体现了历史学习和历史考试的时代性、实践性,也验证了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历史学业质量水平标准”是中学历史教学、学习、高考试题命制的最重要的测量评价标准。在二轮复习时,教师应给予其足够重视,理解并掌握“历史学业质量水平标准”的要求,从整体上把握和驾驭。例如,“选择恰当的时空尺度”的要求,在二轮复习时,教师应帮助学生厘清历史事实、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可以运用长时段、中时段、短时段的不同时空尺度进行分析;又如,“在辨别史料作者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史料”的要求,教师应培养学生整体把握史料内涵和价值的能力,不能断章取义和主观臆断;再如,“能够表现出对历史的反思,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的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区分哪些历史反思是有价值的,反思的指向点在哪里,应该反思到什么程度等。

综上所述,2019年全国卷Ⅰ第26题的试题立意、设计思路、价值取向,尤其是对“历史学业质量水平标准”的可行性测量,对2020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命制具有导向作用,应引起从事中学历史课堂教学和高三历史备考的同仁们的足够重视。

猜你喜欢
命制唐玄宗史料
吕振羽史料学理论与实践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唐玄宗戒酒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例谈不等式题的命制方法
2020年高考物理试题命制趋势探究
史料二则
“素养立意”的化学试题命制探索与实践——以高三质检有机化学选考试题的命制为例
《唐玄宗端午宴群臣赐诗探得『神』字》
关注差异,提升试题命制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