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一轮复习中“基层治理史”教学
——以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

2020-12-30 06:48福建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0年5期
关键词:乡绅基层历史

福建

基层治理是指国家对基层地区的管理,是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的微观基础。在2019 全国卷Ⅲ第40 题考查“罗马帝国与汉朝在国家治理上的异同”后,基层治理成为历史一轮复习的重点。本文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等历史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以中国基层治理体系演变的原因、特点及影响为主要内容,以5 道历史原创题为案例,探究在大通史模式下,如何在历史一轮复习中渗透“基层治理史”教学。

一、唯物史观与先秦时期的基层治理

先秦时期,人类以血缘纽带形成自然聚落,进入邦国时期,自然聚落成为最早的基层治理单位。西周实行宗法制和分封制,二者互为表里,即在基层治理层面,国家和以血缘为主体的乡族共同体利益高度统一。因此,在一轮复习中讲解宗法制、分封制时,笔者创设新历史情境,根据鲁西奇的《封、疆、界:中国古代早期对于域界的表示》一文,以分封制中“封”的含义演变入手,编撰相关试题。

例1.(原创)在古汉语中,“封”表示的是人工堆筑的土堆。在西周金文中,“封”的含义是沿着道路设置,用以表示其地域之归属的土堆。在秦国木牍中,“封”则表示置立于田畔或阡道上,用以标志田地归属的土堆。“封”字含义的演变 ( )

A.源于铁犁牛耕的出现

B.推动了宗法制的瓦解

C.说明小农经济的形成

D.标志书写工具的变化

唯物史观中“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或“哲学是对社会生活实践的关照”是破解本题的关键,据此可知,词汇含义变化不是单独存在的,是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解答本题应先确立问题的时间情境,根据题干材料中“西周金文”“秦国木牍”可知,问题发生在从西周到战国。从题干材料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设问:西周时期,“封”的含义什么?而后追问学生为什么西周时期,“封”表示其地域归属的土堆?引发学生联想到“分封制”,即西周时期,诸侯获得封地内土地、人口的世袭统治权,即对封内土地拥有世袭管理权限,因此,“封”的含义是表示其地域归属的土堆。

教师可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秦国木牍中,“封”表示用于标志田地归属的土堆?战国时期,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建立县制。随着郡县制的推行,“封地主人”对所获得的土地只有获得衣食租税的权力——田地权力。换言之,随着分封制的瓦解,“封”的含义演变为用于标志田地归属的土堆。总之,“封”的含义演变与分封制变迁息息相关。根据唯物史观的经典论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等内容可以得出,导致分封制变化的最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的出现。

对中学历史教学而言,唯物史观不应只是一些需要背诵的条文,更是师生用以分析历史现象的方法和手段。如何将唯物史观用于中学历史教学中与中学历史教师的个人史学素养有关,教师应在历史一轮复习中,选择适当题目,创设相关情境,全方位提高中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

二、时空观念与中古时期的基层治理

中古时期,随着郡县制的形成,基层治理的主要方式是编户齐民。在基层治理方面,形成国家、地方豪族、农民三者的角斗场。国家通过编户制度控制农民,而地方豪族则通过种种方式将编户农民变成私民,农民则依附于二者之间。笔者根据何德章的《隋文帝对江南的控制及失策》一文,编撰相关试题,用于复习隋唐时期基层治理史。

例2.(原创)开皇九年(589 年),隋文帝发布诏令:“五百家为乡,正一人;百家为里,长一人”,重新整顿了北魏孝文帝改革建立的乡里基层组织。下列会受到该诏令直接冲击的地区是 ( )

A.山东 B.江南

C.关中 D.闽粤

破解本题的关键核心素养是“时空观念”。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北魏孝文帝改革建立的乡里基层组织”(该句材料实为隐藏时空观念),可以迅速代入历史情境——北魏孝文帝改革。阎步克认为,北魏时期,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北魏由于受到部落族人(国人)及军功贵族的支持,皇权强大。北魏孝文帝以此为起点,推行“三长制”改革。在北方区域,重建编户齐民制度,其进一步加强了北魏皇权。换言之,关中、山东的三长制在北魏就已经形成,故A,C 项错误。

自东晋开始,江南豪族占山附泽,荫庇人口。南齐试图检籍,受到豪族的武装反抗,最终不了了之。换言之,在江南地区,在中央政府与地方豪族的农民争夺战中,地方豪族占上风。根据题干材料中的开皇九年(589 年)(该句材料为显性时空观念,为初中知识,但却是许多高三学生的知识盲区,是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教师可建构历史情境:隋文帝派杨广统帅大军灭陈,在灭陈过程中,陈朝的地方豪族不抵抗,企图以此保存个人利益,但隋文帝挟大胜之威,按其传统政策,力图在江南建立完善的地方基层行政组织,整顿江南户口,与江南地方豪族争夺基层控制权力。这极大地损害了江南豪族的利益,激起了江南地方豪族势力的反抗,最终为隋朝二世而亡留下隐患,故答案为B 项。此时闽粤地区尚在开发之中,不可能受到该诏令的直接冲击,故D 项错误。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笔者认为,时空观念包含两类概念:一是显性时空观念,即直接在材料中标出时间、地点,这有利于中学生建构历史情境,解决历史问题;二是隐藏时空观念,指题目中没有时间、地点,而是将其隐藏在相关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中,这就要求学生在解题时,必须透过现象获取隐藏信息,得到准确时空观念,从而建构解题所需的历史情境。

三、历史解释与明清时期的“乡绅自治”

明清时期,中国的社会治理进入二元模式。一方面,国家、地方治理和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另一方面,基层治理形成“乡绅自治”。笔者以余新忠关于清代江南疫病救疗事业的论述为切入点,编撰相关试题,用于复习明清时期的基层治理。

例3.宋元时期,全国各地普遍设立救济贫病的惠民药局,这是常设药政机构。但是,清代的惠民药局多已废弃不用,仅少数仍在瘟疫之年作为临时施药之所而偶尔发挥作用。据此可知 ( )

A.瘟疫不会危害清政府统治

B.社会力量完全满足医疗需求

C.清朝满汉民族矛盾尖锐化

D.清政府对瘟疫救疗态度消极

宋元时期,国内外贸易发达,商业税收和海外贸易税收充足,足以支撑宋元的大政府,其在公共卫生方面,建立医学署、惠民药局,创建县医政,建立“民众为辅,政府主导”的基层医政体系。明初,朱元璋推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其对公共卫生的影响在于,明朝地方财政收入不足,导致公共卫生投入减少,进而造成地方医疗体系开始崩溃,冲击了救疫、救荒等地方公共事业。清承明制,故可得出清政府对瘟疫救疗态度消极。

除缺少经费外,清政府对瘟疫救疗态度消极的原因还有什么?瘟疫虽有碍民生,但不会像水、旱、蝗等自然灾害对王朝的统治产生直接的危害。更为关键的是,明中期以后,致仕和现任官员、有功名的人、德行长者等组成了地方绅士集团,乡绅积极参与瘟疫救疗,不仅弥补了政府的消极,而且比官办事业更具效率。明中期以后,乡绅的影响不仅限于瘟疫救疗,其对地方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史称“乡绅自治”。

例4.根据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乡绅自治”的特点。

材料乾隆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化,社会治理效率低下,治理成本提高。清政府利用乡族共同体的力量,将其作为官僚机构的补充工具。乡绅群体的作用逐渐加强,乡绅或操纵宗族组织,调解族人争端,间接控制地方;或通过封建教化,从思想上控制基层社会;或举办救疫救荒等地方公共事业,通过低成本的道德感召力维持乡村的秩序。乡绅充当官民媒介。即一方面作为地方利益的代言人,向官府反映基层社会的要求与愿望;另一方面,以官方代表的姿态,控制社区,形成官民共治的乡村治理模式。

——摘编韦庆远、叶显恩《清代全史》第五卷

根据材料“社会治理效率低下”可知,明清政府利用乡绅治理基层的目的在于提高治理效率,降低治理成本;根据材料“乡绅或操纵宗族组织,调解了族人争端”可知,乡绅依托宗族关系治理基层;根据材料“或举办救疫救荒等地方公共事业,通过低成本的道德感召力维持乡村的秩序”可知,乡绅并没有获得管理基层的权力,即“乡绅自治”是“非制度性治理”。

教师可以追问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朝“乡绅自治”的影响。乡绅阶层是经由科举考试而形成的,而科举考试是以儒家经典著作为考试内容,因此,乡绅是基层社会弘扬儒家文化的主导力量,换言之,乡绅自治巩固了儒家意识形态在乡村的主导地位。根据材料“举办救疫救荒等地方公共事业,通过低成本的道德感召力维持乡村的秩序”可知,乡绅是本地的道德楷模,乡民们发生矛盾时,他们是矛盾的调节者和仲裁者。乡绅调解乡里纠纷以维持社会和谐,有利于调节农民内部的矛盾。从“乡绅充当官民媒介”可知,乡绅的角色是双重的,既起到保护乡民和乡里社会的作用,也起到替统治者管理乡民的作用,有效平衡官方与农民的利益。

对历史事物展开链式追问,即通过以小见大的方法,探究历史事物的原因、特点、影响,使高中生对历史事物有整体认识,这有助于高中生将历史事物的记忆提升至历史认识的高度,从而提高中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四、历史解释与现代中国的基层治理

乡族治理体系的彻底废除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吴春来在《从政治整合到政策统筹:中国农村基层治理70 年的路径与趋向》中已有相关论述,笔者据此编撰试题,用于土地改革方面的教学。

例5.1950 年中央政府颁布的《土地改革法》规定:“乡村农民大会、农民代表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区、县、省各级农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农民协会委员会,为改革土地制度的合法执行机关。”这( )

A.导致农村旧式权威被打破

B.培育了基层民主政治体系

C.推动农业集体经济形成

D.表明农会获得制度权力

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土地改革,在政治上,贫下中农成为农村社会的统治阶级,曾经的“乡村精英”成为被统治阶级。当阶级身份成为决定农民关系的主要手段时,农民之间的关系就从乡族共同体成员演变成阶级关系,传统乡族共同体治理体系被彻底打破。由农民选举产生的农民协会由于组织土地改革而成为农村新权力中心,打破了农村旧式权威,重新确立起农村新的权力结构,故A 项正确;农民协会对农村治理的权力来源于主持土地改革时获得的道德感召力,而不是制度性权力,故D 项错误。

教师可以追问学生:新中国农村制度性权力结构形成于何时?通过农业集体化,即由小农经济到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农民组织化程度从生产层面演变为社会层面,建构起政社合一的组织架构——人民公社。此后,新中国农村制度性权力结构形成,国家意志迅速传达至农村基层,降低了国家治理农村的成本,但无法满足农村治理的现实需求,即农民对农村基层治理没有发言权,削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发展停滞不前,故C 项错误。

教师还可以追问学生:新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如何形成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四川自发成立村民委员会,制定村规民约,进行村级自治形式探索。1998 年,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颁布《中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级自治形式被国家法律和政策所规范化,最终成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促进新时期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方式逐步优化,促进基层治理良性发展。B 项是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事件,时间不符,故排除。

本题针对历史制度的演变设计链式追问,有助于中学生纵向认识历史事物,提高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总之,国家和乡族共同体的斗争构成了中国社会基层治理的主要矛盾,二者的斗争推动中国基层治理的演变。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乡族共同体退出历史舞台,新时期中国基层民主政治成为主流。

猜你喜欢
乡绅基层历史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文化分裂与秩序失落:《好兵》对英国乡绅文化的反思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画痴
画痴
新历史
走基层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