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2020-12-30 10:19苏志锋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0年18期
关键词:视域武术文化

苏志锋

(广东理工学院 广东 肇庆 526100)

前言

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中已经成为高校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提升国民文化自信的途径之一。而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通过高校这一教育途径,能够有效提高其传承和发展的效果,扩大武术文化的影响力,提升武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价值。

1、高校武术文化特点

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的一部分,在长期的发展中不断与社会其他领域中的优秀内容进行融合,使其内涵不断丰富,可以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积淀。中华武术与中华文明共同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其产生、发展、形式与内容都会受到民族、时代、文化以及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既与军事、政治、艺术、医学以及体育等领域关系密切,并且存在相互渗透的关系,全面体现出中华民族独特的艺术情趣、文化精神、审美观念以及行为方式等内容,又有着超出武术技巧的伦理道德、哲学理念,从而形成各种各样的武术文化。

高校武术文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技击性特点。武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中存在的特殊现象。在冷兵器时代经过战争的不断锤炼,这种技能逐渐发展成为战争取胜的重要方法。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武术也是一种教育手段,传承格斗、战争技术,并且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为社会服务。技击性是武术成为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第二,娱乐性。这是武术文化的特点之一。娱乐性包括武术练习人员在练习过程中得到的快乐体验,也包括欣赏者得到的艺术享受。武术中包含很多美的元素,以丰富的形式和表演内容、精湛的技艺等,能够使表演者以及欣赏者都得到美的享受;第三,健身性。武术的健身性特点贯穿于整个练习过程中。从我国古典医学角度来看,武术与养生术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重点强调气血相通。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很多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下,通过科学的、积极性的体育锻炼能够改善亚健康情况,而武术的价值就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可,其作用也越来越突出;第四,修养性。是指武术练习者通过武德的锻炼能够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在练习过程中加强武德的修习,能够使练习者不断的自省,培养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精神。在武术发展的长久过程中,武德的基本内容都有着极强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每个时期的武术界都共同遵守这些武德。

2、高校武术文化的使命

高校武术文化的使命,主要是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通过发掘武术本身的文化、优越性和亮点等来改变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印象。高校武术文化的使命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即:传承和发展丰富的哲学思想、强化武术练习来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项目;通过武术文化激发人们的创新性和创造力,并利用武术本身优越的传播力来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通过丰富的精神食粮、激发全民创新活力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这些使命的推动下,高校优化武术文化教学方法,提升其教育价值,并且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状

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武术文化还没有完全融入到高校教育体系与环境中,缺少良好的武术文化教育和学习氛围。在高校,武术文化普遍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落实,其他课程以及活动中很难看到武术及其文化的身影,导致武术文化的传播形式非常单一。高校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的主要形式有武术协会、武术教学以及武术队。几年来,高校针对武术教学不断进行创新与改革,但依旧存在着思想观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等不足,阻碍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很多高校将武术作为健身或是体育竞技项目进行教学,重视技巧教学,忽视武术文化的传承,从而缺少科学的武术文化教育体系,不利于武术文化的发展。

4、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措施

4.1、教学中师生进行武术文化互动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学校在武术教育中增加关于文化内容的讲解、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利用文化渗透、师生之间接触潜移默化的实现武术文化的互动,建设和谐的武术文化课堂,减少学生由于对武术文化的距离感、动作不标准等原因而出现的抵触心理。此外,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讲解我国的武术历史文化及其在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发展,使学生意识到武术文化在现代化社会应用和发展中素蕴含的文化底蕴,增加师生之间关于武术文化的交流,从而增强学生的武术文化的自信以及认可度。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武术文化互动,可有效在高校校园内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师生之间互动的方法有很多,作为常用的问答形式的互动,这样双方可以在问答过程中了解自己想要的内容,使武术文化得以在高校校园内传播。

4.2、武术活动以传播武术文化为主

高校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需要纠正武术文化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武术文化,树立正确的武术文化观。高校可以通过组织武术文化社团活动等方式,使学生能够与武术文化近距离接触,了解到武术文化丰富、优秀的表演和表现形式,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使其能够真正的走近武术,从而了解武术。同时,在传播武术文化过程中,武术社团活动以及表演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对武术文化的传播效果也优于媒体在学生群体中的作用。在高校环境中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可以利用校园社交活动等形式,将武术文化渗透到其他活动和文化中,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去影响学生,重塑武术文化在高校中的影响力。例如,在新生入学晚会、元旦晚会以及中秋晚会等活动中融入武术表演,增加武术在学生学习生活中出现的次数,使学生逐渐适应并喜欢武术文化,激发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好奇心,从而使其参与到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促进武术文化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发展。

4.3、创新武术技巧及文化教学方式

想要在文化自信视域下通过高校途径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需要针对当前的武术技巧以及文化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变传统教学呆板、缺少吸引力等不足。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以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思想需求的方式进行武术技巧和文化教学。例如,利用多媒体设计教学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武术教学视频、竞赛视频等,在针对重难点动作进行分解讲解和不断的重复播放,学生可以更为直观的观看到武术动作,掌握武术技巧,能够有效改善传统口头教学枯燥、晦涩难懂的教学弊端,从而提高学生武术技巧掌握能力。同时,利用武术竞赛等视频进行教学,宣传竞赛过程中的武术精神,利用这种精神去影响学生,改变学生的精神思想,使学生的精神健康成长;并且能够使学生看到武术的魅力。

4.4、改变武术文化教育的传统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明确了价值趋向、奠定了思想基础,这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树立大文化观。教师对武术的认识不能局限在单一的身体活动或是竞技项目,认识到武术文化是民族精神的一种概念,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高校学生学习武术知识,就是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思想教育。因此,高校在组织武术教学过程中,需要从文化角度出发,加深对武术及其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将武术文化融合到高校整体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体系中。在传统的武术教育中,人们普遍认识这是强身健体、竞技体育项目,对武术教育的认识不深,甚至会存在抵触思想,认识武术教学耽误时间。实际上,武术文化非常丰富,它能够在无形中改变人的意志,使人心志坚定、性格刚毅。因此,在文化自信视域下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需要高校教师改变传统的武术教育思想,并且将这种思想传递给学生,改变学生对武术和武术文化的认识,最终实现武术及其文化教育目标。

4.5、重视武术文化教育体系的改革

武术文化教育体系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高校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效果。因此,高校可以在文化自信视域下实施武术文化教育体系改革,提高其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教育体系改革中,分析、讨论、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武术教学中,即将原本单一的武术技巧教育优化为系统的武术文化教育,将武术的动作技巧教学、理论体系以及价值体系等进行有机结合,丰富武术文化活动形式,使其以多样化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而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武术教学。同时在展示武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以及修身养性等作用时,还需要将武术文化教育升华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方面。武术文化教育体系的改革,是高校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想要保证改革效果,就需要考虑学生、社会发展、民族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保证考虑的全面性,这样才能够优化武术文化教育,实现其传承与发展,进而通过武术文化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养。

4.6、营造良好的武术文化教育氛围

文化自信视域下高校武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加强对武术文化的宣传以及氛围建设。高校能为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来良好的环境,促进武术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从现阶段的武术文化教育情况来看,高校营造武术文化教育氛围的措施有很多,包括组织武术竞赛活动、开办讲座、组织晨练、加强网络建设以及组织丰富的课外活动等,通过不同的途径构建武术文化氛围。例如,加强网络建设。很多人认为网络与武术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并不密切,甚至忽视网络在传承和发展武术文化中的作用。但实际上,当代的高校学生喜欢上网,很多时候习惯从网络上获取信息,高校加强网络建设、保持网络的稳定性,并且宣传与武术文化相关的知识、活动等,可以加深学生对武术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武术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武术文化教育活动中,从而实现武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总结

高校是社会不同组织机构中据有独特资源优势的组织,通过科学的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的普及、继承和发展武术文化,充分挖掘并且传承武术文化中的中华文化内涵,将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传递给学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且发挥出高校的引领作用。

猜你喜欢
视域武术文化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谁远谁近?
新型涵道武术擂台机器人
三维视域下的微电影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