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把握定准位 聚焦数感悟本源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材解读与教学建议

2020-12-30 13:02刘爱东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数点整数小数

刘爱东

《小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万以内的整数、初步认识分数和常见计量单位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小数的知识,也是数概念的又一次重要拓展,为今后系统地学习小数打基础。如何正确把握教学的“度”,“到位”而不“越位”,需要我们深入分析和厘清本阶段的教学内容、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以及课程标准的要求。

一、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小数”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两个部分。与实验教材相比,降低了要求,主要涉及一位小数。

(一)认识小数

这部分内容围绕“初步理解小数的含义”这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小数的含义与写法”“小数的大小比较”三个方面展开。

1.激活生活经验,体悟小数结构。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和活动场景入手,选取四幅情境图:物品质量3.45kg,测量体温36.6°C,商品价格0.85元、2.60元,儿童票标高线1.2 米和1.5 米,引导学生从中找出一类新的数“3.45、0.85、2.60、36.6、1.2 和1.5”,告诉学生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从显性知识看,情境图揭示了小数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的丰富性,是一类常见的数。从隐性知识看,情境图蕴含了小数产生的必要性,即小数是为了表达不足一个单位的数而产生的。教材展示了小数读法的示范,需要学生辨析、分清整数部分与小数部分读法的区别,规范读法。用箭头的方式指出小数点,有利于直观地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当提问“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时,学生由情境图得到启示,所举的例子一定也会丰富且指向现实生活。

2.沟通知识联系,凸显小数意义。

在实际应用背景中认识一位小数,初步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感受十分之几的分数与小数的内在联系,是本单元的核心内容。例1 创设了“测量身高”的情境:“王东身高1 米3 分米,如果只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教材从两个层面引导学生逐步理解。第一个层面,认识小于1 的小数。教材以数尺模型图为载体,从学生已有的数学经验“把1米平均分成10 份,每份是1 分米”出发,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分数经验认识到:1分米是1米的则1 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1 米。数形结合,沟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间的联系,进而跨越断层,深刻认识也可以用0.1 表示”这一新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类推学习“3 分米是米,还可以写成0.3米”,就水到渠成了。第二个层面,认识大于1 的一位小数,解决“1米3分米写成小数是( )米”。有了前面的基础,加上日常生活中学生大多见过此类用小数表示长度的方法,因此改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困难不会太大。

3.探索比较方法,深化小数理解。

例2从四名男生参加跳高比赛根据成绩排出名次的实际问题,引出比较0.8、1.2、1.1和0.9这四个小数大小的问题。学生可以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比如可以把“米”作单位的小数化成以“分米”为单位的整数来比较,得出1.2>1.1>0.9>0.8;也可以在卷尺上直接找到0.8 米、1.2 米、1.1 米和0.9米的位置,根据尺上右边的数大于左边的数,直观比较出四个小数的大小;还可以依据对小数的已有认识,直接作出初步的判断:因为1.2米和1.1米都超过1米,0.8米和0.9米都不满1米,所以1.2米和1.1 米排在前两位,0.8 米和0.9 米排在后两位,至于哪个第一、哪个第三,再引导学生灵活解决。用不同策略解决问题的目的,是通过比较小数的大小,进一步促进对小数含义的理解。表面上看,思考过程似乎各不相同,但其内在本质却是一致的,即无论哪一种思路,都是根据小数的含义,把新问题转化成旧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完成判断。

(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简单的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教学,教材创设了在文具商店购物的现实情境,标出了8 种文具的价格,例3、例4的问题都来自于这幅插图。

1.立足数学本质,实施方法迁移。

例3教学一位小数加、减法计算,教材着力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加法的笔算方法。第(1)题先教学加法笔算,在学生列出加法算式0.8+0.6 之后,教材引导学生根据元、角之间的关系,化小数为整数进行思考,把0.8元和0.6元分别看作8 角和6角,算出结果1元4角,而1元4角就是1.4元,所以0.8+0.6=1.4。这样不仅提供了计算小数的一种思路,也为接下来学习笔算、理解笔算方法提供感性支撑。学生很容易就想到:因为要把8 角和6 角相加,所以要把0.8中的“8”与0.6中的“6”上下对齐,初步体会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的计算道理;因为8角加6角等于1元4角,所以小数部分的“8+6”满10后要向整数部分进1。接着教学小数减法,让学生利用已经给出的竖式进行计算。第(1)题中0.8-0.6 的计算,学生可以根据0.8+0.6的方法、小数的含义进行思考;第(2)题中1.2-0.6的计算,重点要讨论“小数部分2减6不够减怎么办”。由于学生已经知道小数部分相加满10后要向整数部分进位的道理,再联系“1元是10角”的知识和整数减法退位的经验,学生一般能够想到从整数部分退1 作10 再减,但差的整数部分的0必须要写出来,这与整数减法存在差异,所以要特别强调。

2.灵活解决问题,提升数学素养。

例4 是综合运用一位小数的知识解决问题。教材提示了两种算法,一是从10元中分别减去一个文具或两个文具的价钱,再用剩下的钱数跟买余下的文具需要的钱数相比。可以先买1 个文具盒,剩余10-6.8=3.2(元),如果再买1个笔记本和1支0.6元的笔,共需2.5+0.6=3.1(元),3.1<3.2,钱够了;如果再买1个笔记本和1支1.2元的笔,共需2.5+1.2=3.7(元),3.7>3.2,则钱不够。也可以先买1 个文具盒,剩余10-6.8=3.2(元),再买1 个笔记本,还剩3.2-2.5=0.7(元),如果再买1 支0.6元的笔,0.7>0.6,钱够了;如果再买1 支1.2元的笔,0.6<1.2,则钱不够。二是可以把要买的3 件物品的价钱都加起来,如果比10元多,则钱不够,反之则够了。例4对学生思维要求相对较高,要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并且明白不同的解题方法可以互相检验。同时,教材中第一次出现了整数减一位小数的计算,提醒学生要把被减数10看成一位小数10.0来减。

二、教材编排特点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的编排思路及活动安排主要有如下一些特点。

1.注重联系生活,全面感知应用背景。

数学源于生活,学生的已有经验都是建立在现实情境中对小数的接触和应用之上的。物品的价格不是整元数、测量体温不是整摄氏度、测量长度不是整米数时,就需要用小数来表示,这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尤其是“人民币”和“米制系统”更为常见。教材中的例题安排,都创设了丰富而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购物或测量长度等情境,习题中也安排了很多类似的简单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熟悉的、具体的问题背景中读、写小数,感悟小数含义,比较小数大小,进行小数加、减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不断丰富小数含义的认识,加深小数实际应用价值的体悟。

2.注重借助直观,丰富概念形成过程。

小数的含义比较抽象。继承实验教材中以学生熟悉的日常事物和活动为场景,以具体的量帮助学生认识小数,新教材增加了面积、数尺、数轴这样的直观、半直观模型来帮助学生不断提升认识水平。如借助“米、分米、厘米”的数尺及卷尺、“元、角”的硬币及纸币、根据方块图中涂色部分写数及比较数的大小、在数尺和数轴上填数等,都是以直观、半直观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即把1元、1 米等单位平均分成10 份,有这样的几份就是“零点几”。这样,结合具体的量开展教学,不仅丰富了学生理解一位小数的过程,沟通了一位小数与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内在联系,更促进了学生在联系生活经验充分感知的基础上逐步形成概念。

3.注重培养思维,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教材编排注重丰富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在学生初次接触一位小数的认、读、写时,教材的呈现方式侧重于直接叙述,如小数概念的描述性定义、小数的读法、小数点书写的位置等;而在比较一位小数的大小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中,则侧重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如例4 的教学,学生通过自主思考,既可以选择从10元中分别减去一个文具或两个文具的价钱,再用剩下的钱数跟买余下的文具需要的钱数相比,确定钱数够不够;也可以把要买的3件物品的总价跟10元比较,确定钱数够不够。这样的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了编者对学生数学经验、认知水平和知识结构的精准把握。

三、教学建议

1.整体把握,到位而不越位。

教材把“小数”分成了两个阶段进行教学。第一阶段是三年级“小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结合生活情境,借助具体的量,从小数与十进分数之间的联系入手,帮助学生直观感受和理解小数的含义,初步认识小数;第二阶段是四年级“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将“量”扩展为“数”,主要是从数的本质的角度认识小数,完善学生对小数的理解,掌握小数的概念。教学时应把握两点:一是本单元是小数的初步认识,不要把小数作为一个抽象的数来研究,不要出现数位、计数单位等概念,应结合具体的量和面积、数轴等直观模型来认识;二是除了读法,其他的仅限于一位小数。教学中要从学生已有的“人民币”“米制系统”等生活经验入手,注重由扶到放、由直观到抽象的概念理解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问题、了解知识演变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背后的思想和方法。

2.凸显本质,深度而不过度。

一位小数的本质是十分之几的分数的另一种表述形式,如何引导学生在教师创设的现实生活情境中,借助几何直观建立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内在联系,感悟小数含义,实现深度教学?一是要立足学生的学习起点,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生活中小数无处不在,可以在学生已经学习整数、分数的基础上,结合商品的价格标签、身高体重的数值等生活经验来认识小数。二是要遵循从具体化抽象原则充分把握概念本质。学习例1时,可以动态展示把1 米平均分成10 份的过程,为学生用分数表示米和分米的关系提供直观支撑,再揭示“米还可以写成0.1米”并写出小数“0.1米”,使复杂的数学问题形象化、具体化、简洁化,促进对小数的认识。三是要合理利用数尺、数轴,不断发展数感。数尺和数轴是从具体图形到抽象小数的重要桥梁。数尺和数轴练习能够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小数中各个“数字”之间的现实意义、相互之间的“十进”关系,而且能够把小数、分数与整数之间关系直观地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进一步理解小数的含义,建立数感。

3.突破难点,讲理而不无理。

数学是讲道理的。在学习之前,虽然在生活中与小数有接触,但学生对于“有了整数和分数,为什么还要学小数”“小数为什么要这样表示”“为什么要用小数点隔开”等问题还是一知半解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新符号“.”的存在,并深究其内在的道理,突破难点。使学生弄明白,以“.”为界,位于它左边每一数位上的“数字”都表示“几个”单位,就是以前学习的“整数”,不够一个“单位”的放右边,即小数点右边每一数位上的“数字”都表示比一个“单位”更小的量,从而更为深刻地厘清小数中每一个数字的具体意义,初步感悟小数点右边数字的现实意义。

资料存盘

1.《小数的初步认识》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一学段”中提出: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小数;发展数感;了解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知道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

2.小数的发展史。

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小数的是我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他把整数个位以下无法标出名称的部分称为微数;元代数学家朱世杰提出了小数的名称,同在元代的刘瑾把表示小数部分的算筹用往下低一格的记法表示,是世界上最早的小数表示法。16 世纪,比利时人斯蒂文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小数的理论,他把32.57记为325①7②;17世纪,意大利人克拉乌斯明确提出以小圆点“.”作为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分界,即现代用法。

3.不同的小数表示法。

世界各国对小数点的写法和位置安排是不一样的。比如说在写法上,中国、美国、英国等国用小圆点作为小数点,而俄罗斯、德国、法国等国则用逗号作为小数点。使用同一种符号的,在书写位置上也有差异,像中国和美国,小圆点写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中间偏下的位置,如一点二写成1.2,而英国则写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中间,如一点二写成1·2。

猜你喜欢
小数点整数小数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一类整数递推数列的周期性
小数点移到哪去了
答案
超级小数点
小数点流行病
数轴上的小数
小数点,快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