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惩戒更“美好”

2020-12-30 19:24
河北教育(综合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美好惩戒教育者

近期教育部发布了关于《中小学教师实施教育惩戒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公告,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中小学教师、家长和社会各届人士都踊跃参与,建言献策。

那么,什么是教育惩戒呢?教育惩戒是教师依据一定的规范,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前提,以制止和消除学生的不当行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为目的,以惩罚为特征的一种教育方式。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更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教育需要惩戒。适当的教育惩戒不仅是教育者的权利,更是教育者的义务。但现实中,部分一线老师谈起教育惩戒,常讲的却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甚至将教育惩戒戏谑为“走钢丝”“鸡蛋上跳舞”,不知道什么时候会掉下来或踩破。学生一旦因为教育惩戒出现问题,不管教育者出于何种原因、理由和目的,实施者都将受到来自各方的压力,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一时间,对于教育惩戒,大家都有些风声鹤唳、讳莫如深。不可否认,的确有极少数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中,存在惩戒过当的行为,甚至极个别惩戒行为触犯了师德规范的红线,法律法规的底线。对于这样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应当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维护青少年正当合法权益。

教育惩戒是美好的。它的背后浓缩的是教师对学生深深的期待和真诚的关爱。让教育惩戒更美好,关键是教育者要学会容错、化错。

英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麦克劳德,从小好奇心强,凡事总好寻根究底。一天他突发奇想,想看看狗的内脏到底是什么样的。于是和几个小伙伴偷偷地套住一只狗,将其宰杀后,把内脏一个一个割离,仔细观察。但他们没想到,这只狗正是校长家的爱犬。麦克劳德得知后非常惶恐,不知校长会如何惩罚自己?校长在了解他们杀狗的意图后,经过反复考虑,给麦克劳德一个严厉的处罚:画两张图——一幅人体骨骼图,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正是校长的宽容,并智慧地将麦克劳德的错误转化为教育的契机,让麦克劳德对生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成就了今天的麦克劳德。

让惩戒更美好,应当要学会容错。青少年正处于心智发展期,犯错是在所难免的。教师要学会从容面对学生的错误,宽容悦纳学生的错误,把学生的错误看成是其成长的收获。就如陶行知先生面对学生时的“三颗糖”,必将触动学生内心深处最善良、最柔软的神经,让他们重新认识自我、改正自我。

让惩戒更美好,还要学会化错。教师在实施教育惩戒时,运用教育智慧,将错误转化为教育学生的契机。化错为机,学生的错误是新的教育资源,新的发展机遇,更是新创造的开始。教育者要善于化错,敏锐捕捉学生错误背后蕴藏的教育契机和教育价值,化腐朽为神奇,变“拦路石”为“垫脚石”,培养他们正视错误、超越错误的良好品质,引领他们在错误中反省,在错误中求知,在错误中重塑,在错误中生长。

猜你喜欢
美好惩戒教育者
品读
忘却歌
我国教育者心目中的未成年人好奇心激发和培养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把握好教育惩戒的“度”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让惩戒教育有章可循
也谈“教育惩戒权”
从《幸福蛋糕店》中浅谈人性
以诚信立身以友善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