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020-12-30 20:37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镇中心小学马兰芳
家长 2020年25期
关键词:解题创设知识点

□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王格尔塘镇中心小学 马兰芳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一)创设生活情景

由于小学生没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对数学学习没有很多认识,印象中最深刻的也就是父母给零花钱买小零食中自己可以计算找多少钱。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创设生活情境,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数学的存在,感受数学的应用,提高对数学的认知,进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

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比如即将开始举办运动会,每个班级出5人当志愿者,一共有12个班级,一共有多少名志愿者,这些志愿者中有三分之一要去操场搬运,剩下的二分之一要帮助教师一起当裁判,2名学生当主持人,剩下的学生维护操场秩序,维护操场秩序的学生有几名?让学生想象题目中的生活情境,再感受数学内容计算得出结果,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知识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在生活中随时都会应用到数学,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创设实践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数学,教师可以创建实践情境,引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实践,详细感受数学奥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使用触屏设备,投放在屏幕上。比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教师可以创设实践情境,为了庆祝祖国70周年纪念日,教师给学生准备了一个蛋糕,打到投影上,现在要将蛋糕平均分给每位学生,应该怎么分,让学生上台在投影上分蛋糕,学生在分的过程中会思考班级一共多少人,怎么分是最合适的,学生在下面也会帮助一起出谋划策。教师可以更换题目,准备三个蛋糕,同时分给班级每个人,应该怎么分,引导学生自行计算,再问,哪种分的方式学生吃到的蛋糕最多,引出分数比大小,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

(三)创设故事情境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就是喜欢听故事,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可以创设相关的故事情境,提高学生数学兴趣,让学生愿意动脑和教师一起互动思考其中的数学问题,同时提高学生解题能力,锻炼学生数学思维。比如有一道题目“燕子考青蛙”,小燕子有一天遇到了青蛙,打完招呼之后,说我们比一比,看谁的数学比较好怎么样,燕子出题,我上个星期一吃了5只虫子,星期二吃了4只虫子,之后每一天比前一天多吃一只虫子,问一共吃了多少只?通过这样的故事情境,锻炼学生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

二、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将自己的角色从教学主导者变成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室内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数学观点和解题思路,只有学生能自己将知识点清晰地讲出来,才是真正学会知识点。传统教学中普遍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对知识进行全面讲解,学生在座位听讲,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效互动非常少,有不会的知识点也不敢举手问教师,导致学生一个知识点不会,后面的知识点都连接不上,没有形成系统的逻辑思维,越到后期越觉得数学很难,是一个恶性循环。因此,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方式,在班级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消除畏难情绪,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提出质疑,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要先鼓励学生问题问得特别好,再正面解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感受到自己提出问题能得到教师的表扬和肯定,这样能促进学生更积极主动地和教师互动,发现问题,一起探索数学。

三、动手操作,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数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鼓励学生动手实操,提高学生立体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实验能力。比如在学习认识正方体和长方体圆柱体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动手组建图形,设计图形的大小,裁剪,再拼接。这样的方式能有效提高学生对物体的立体认识,同时锻炼学生立体思维。当教师在讲课时说到某个表面,学生能快速反应配合教师,通过自己动手实操,提高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各个感官认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物体。

四、翻转课堂,锻炼学生数学思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的方式,在正式上课之前给出预习重点,让学生自行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预习,在上课前可以提问学生预习情况,考查学生预习状况,初步了解学生对新课程的理解能力和总结能力。当学生已经对新知识点有大概印象之后,再引导学生正式学习知识点,这样正式课程学习会变得很有学习效果。最后再给学生留家庭作业,家庭作业可以灵活安排,一方面是让学生对当天学习的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另一方面是引导学生做思维导图,同时预习下一次的新课程,让学生数学能力总体呈螺旋状似的上升趋势,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数学成绩。

五、创新评价方式,增强数学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点评和其他科目不同,数学是单纯看学生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来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不像其他学科,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就可以,有非常多的主观想法因素影响,只要答案正确就给分。为了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增强学生数学学习信心,教师要创新评价方式,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说:

一是重视由传统的只看重学生计算结果改变成重视学生的解题思路,只有学生解题思路是正确的,只要学生认真计算,结果也是正确的;相反,一开始解题思路就是错误的,那么学生最终结果必然是错误的。

二是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互批作业,学习小组之间相互批改作业,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其他学生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技巧,对比自己的方式,取其长补己短,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性。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调整好角色变化,重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教师起主导作用,结合教学内容,创设合适的情境,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鼓励学生动手实操,提高学生立体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实验能力,创新评价方式,重视学生的

解题思路,倡导学生互批作业,提高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数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全面提高数学综合素养。

猜你喜欢
解题创设知识点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用“同样多”解题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