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习作指导教学反思与措施

2020-12-30 20:37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刘俊丽
家长 2020年25期
关键词:习作小学生素养

□福建省泉州市通政中心小学 刘俊丽

小学是培养人才的关键时期,而小学语文习作的培养更是在提高学生情感的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语感,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等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而小学生处于习作的初期,还存在着语言太过口语化、文章脉络不清晰、达不到文字要求等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加强小学语文习作指导,增强核心素养养成的引导,促进学生思维的完善。

一、当今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课堂参与度低

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学生更容易被有趣的东西吸引,而对于枯燥的课堂失去了兴趣,所以在教师讲授时,大部分的学生都呈现了“人在这里,而心却不在这里”的现象,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的结果。所以,讲好一堂课的关键是能够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能够愿意接受教师教授的内容。但是当今教育却呈现出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度,导致学生综合素质低、考试成绩低等现象。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值得我们思考。

(二)缺乏作文素材

小学生处于教育的底层,可以说对于素材的积累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小学生作文素材的积累。作文素材影响着一篇作文的质量、主观思想的表达等多方面的问题,是导致学生文章乏味、平淡无奇的主要原因。如果学生能够了解很多作文素材,那么写一篇好的作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三)作文思维逻辑不完整

作文是学生思维逻辑的展示。小学生当今的思维逻辑并不完善,导致写出来的作文空洞,不连贯。如果能够引领学生建立清晰的思维,那么小学生写作难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所以培养和完善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成了语文习作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教学措施

(一)增加课上阅读的时间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小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处在空白的时期,读书是解决这一现象的捷径,而因为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导致课下阅读就成了纸上谈兵,缺少实践。

教师在组织学生阅读前,应通过广泛的资料搜寻,找出最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要求文章既容易懂又能体现语言作用的美;在学生阅读时,应随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阅读结束后,教师要结合学生阅读的文章,讲解相关的语言应用手法,帮助学生理解反思。

(二)课堂融入现代因素

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是对其感兴趣。随着科技的发展,学习课堂更加多元、多彩、有趣。教师在进行备课时,可以找到相关的视频、动画片等,让学生根据视频中呈现的画面,更好理解本节课讲授的知识。并且在写作时最重要的就是能够抓住写作要求的核心,以免跑题。这种上课形式在不知不觉中就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的能力,也调动了学生上课的兴趣。

例如,在教授《黄山奇石》的时候,就可播放记录黄山的纪录片,让黄山的奇石更加立体,增强学生的理解。在讲授课文的同时,可以根据自然段所描述的奇石样子找到相对应的照片,帮助学生的理解。在学习的最后一定要找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重点,并在学生讲完时对学生存在错误的地方进行纠正,这就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抓住重点,把握文章中心能力。

(三)组织看图说话活动

同样一幅画不同的人来看就会得到不同的答案。看图说话活动,可以使学生把内心的感想进行语言的加工,然后大声地说出来,这在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从而提升了学生的素养。一篇文章中,最能体会的就是思维的路线,更具有先进性、创造性,在阅卷中,更能使得阅卷教师眼前一亮,从而收获高分。学生在看图说话的时候,每一名学生都要发言,学生就会打起精神,认真去观察、去思考,这就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耐心。

例如,在教授《咏柳》的时候,就可以找出一幅春天里柳树抽出嫩绿的枝丫,在春风中摇曳的春机盎然的画面。随机找学生问看到这一副画面有怎么样的感觉?想到了哪些?对柳树此时呈现的样子有怎样的概括?为这一幅画面概括出一个恰当的主题。教师再对学生所说进行点评,这样不知不觉间就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论主题的能力。

三、结语

随着社会发展对教育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小学语文习作也在积极改变,应时代所需。借助对小学语文习作的反思,发现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这是积极的效果。但是小学生习作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还需要长时间地探索和坚持。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对以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习惯决定未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相信,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小学生可以更好地发展,祖国的明天也会更加光明。

猜你喜欢
习作小学生素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我是小学生
习作展示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