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2020-12-30 08:07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1期
关键词:评分护理患者

(大连急救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1)

脑卒中在临床上被称为脑梗死,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疾病主要与患者脑部血液循环系统有关,当患者的供血系统发生异常时,患者的脑组织会出现缺血、缺氧现象,从而导致患者发生突发性昏倒,造成半身不遂、言语障碍等现象发生,使患者出现脑栓塞、脑血栓等症状[1]。脑卒中患者病情存在突发性,如不采取果断的急救措施,会导致患者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2]。由此可见,在对患者进行送医救治的过程中,采用院前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改善和提高患者在后期治疗过程中的预后效果,降低患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为了能够更好的对患者进行院前急救,本文主要针对在我院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分析院前急救护理方法在脑卒中的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到我院接受脑卒中治疗的110例患者,选取55例患者作为对比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剩下的55例患者选为观察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其中,观察组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29例和26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34±5.32)岁,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有32例,患有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有23例;对比组患者中男女患者人数分别为30例和25例,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8.78±6.05)岁,患有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有33例,患有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有22例。本次研究中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均不存在差异,可以进行对比(P>0.05)。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通过病理学确诊为脑卒中;②相关研究方案经本院相关部门通过批准;③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上述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治疗禁忌证的患者;②精神异常者;③患有重大疾病或者器官严重病变者;④不配合者。

1.2 方法 对比组:采取常规急救措施,医院接到120急救中心的通知电话后,立刻指派急诊科的相关的护理人员和医师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急救,并对患者的病情和相关症状进行评价,对患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急救护理措施,并通过分工,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帮助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治疗,并给予充足的吸氧治疗,并迅速将患者送医进行救治[3]。观察组:对该组患者在对比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急救。①制定相关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日常研讨会中,结合国内外相关急救案例和本院的资源,制定相关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4];②评估患者的病情:120调度员在接到患者家属求救电话后马上通知相关医护人员,拿上急救用品,第一时间到达急救现场,进行相关专业急救处理。在这个过程中,医护人员需要随时与患者家属沟通、联系,及时对患者情况、既往病史、发病特征等进行了解,并告知患者家属在救护车未到达前可以采取的急救措施,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并了解患者的病史、过敏源、用药情况以及发病症状和发病时间等,根据患者所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和严重程度,在电话中指导家属进行力所能及的急救,延长患者的抢救时间,在此过程中,针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告知患者保持镇静,采用枕头等物品,将患者的头部垫高[4];③现场急救护理:医护人员到达现场后,需要进行有效的分工,各施其职,第一时间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检查,对患者的神志、瞳孔等进行检查,并由专业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测定,并对患者进行GCS评分,根据患者的评分结果,确定相关的急救方法,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转运,在现场,如果患者表现为昏迷、休克、生命体征微弱的患者需要进行及时的急救,清除患者口腔中的异物、打开患者的气道,对患者进行吸痰、吸氧治疗,并建立静脉通道,采用相关的药物,降低患者的颅内压力,对患者进行持续冰敷治疗,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使患者的血压尽量控制在160/100~110 mm Hg,必要的检查和治疗后,快速平稳的转运[5];④转运护理:对患者进行转运时,需要患者保持较为平稳的卧姿势,一般采用平卧位姿势,并使患者的头向一侧偏离,防止患者出现呕吐窒息症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的意识、瞳孔变化、呼吸速率和心率、脉搏等进行重点监控,使患者保持呼吸道通畅,并通知医院进行接诊准备[6]。⑤入院指导和护理:患者在入院进行进一步的急诊救治的时候,护理人员需要全程陪同,并指导患者家属办理相关的入院手续,对患者的什么各项指标进行有效的监控,并通知相关专科科室进行转运,将患者转入相关专科科室以后,做好相关的交接工作,对患者的病情、症状和采取的急诊措施,进行相关的简述[7]。

1.3 观察指标 对上述两组患者通过相关院前护理后的护理效率、医院的接诊时间以及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比较。

1.3.1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率 显效:患者通过护理以后,意识恢复、血压控制在200/110 mm Hg,生命体征得到有效稳定;有效:患者通过护理以后,意识基本恢复、血压基本控制在160/100~110 mm Hg,生命体征基本得到稳定;无效:上述无改善。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00%。

1.3.2 医院接诊时间 主要记录患者的急救时间和住院时间。

1.3.3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采用的评定方法为Fugl-Meyer简式,当评分<50分时,证明患者非常严重;当评分50~84分时,证明患者病情严重;当评分85~94分时,证明患者情况较好;当评分95~100分,证明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方法为SPSS20.00;用百分数(%)进行计数并采用χ2进行组间检验;用(±s)进行计量并采用t进行组间检验。若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院前护理效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院前护理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院前护理有效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呼救后医院接诊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呼救后医院接诊时间为(42.34±4.34)min,住院时间为(8.23±1.43)d;对比组患者呼救后医院接诊时间为(102.34±6.94)min,住院时间为(13.82±2.11)d,观察组患者呼救后医院接诊时间要远远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38、10.372,P=0.014、0.012)。

2.3 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52.34±3.23)分,院前急救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89.34±6.23)分;对比组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为(51.93±3.56)分,院前急救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为(78.34±6.76)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要远远优于对比组,具有统计学意义(t=12.564,P=0.013)。

3 讨 论

目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患有脑卒中患者越来越多,医院对该疾病的重视程度也在逐渐加强,针对脑卒中患者来说,虽然在相关治疗方案上得到有效的突破,但是,由于该疾病具有发病急、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如果不及时对患者进行治疗,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迅速恶化,从而发生不可逆转的危及情况发生[8],尤其是多数患有脑卒中的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时,其预后效果却不尽人意,很多患者在治疗后出现各种功能障碍,为了能够提高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效率,对患者采取相关急救护理非常重要,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急救时间,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由此可见,在患者发病到接受治疗期间,对患者进行相关的急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能够有效节约和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在后续治疗过程中的预后效果[9]。

在本次研究中,针对突发脑卒中的患者,在送医救治的过程中,进行相关的在急救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使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降低。通过采用相关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主要是基于患有突发性脑卒中的患者,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急救措施,通过制定相关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评估患者的病情、现场急救护理、转运护理、入院指导等,有计划、有目的使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在采用相关的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过程中,能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科学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以患者为本,能够有效做到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使患者在送院就诊过程中,能够尽可能的恢复意识,使患者的血压、颅内压、心率、脉搏等确保患者呼吸系统维持稳定,提升患者救治效率[10]。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患有脑卒中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和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医护,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的患者其护理效率、急救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各项改善情况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急诊护理法。

综上所述,对脑卒中患者采取院前急救护理路径能够提高患者救治效率,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肢体活动、语言、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改善患者后续生活质量。因此,该护理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性。

猜你喜欢
评分护理患者
怎样和老年痴呆患者相处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甲减患者,您的药吃对了吗?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治疗在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治疗中的应用
2020年来多名新冠患者隐私遭泄露 患者隐私应如何保护
舒适护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