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质量改进对血站采血护理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

2020-12-30 08:07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31期
关键词:血站献血者血液

(云浮市中心血站,广东 云浮 527300)

血站采血过程中给予护理干预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可以对血液采集的质量有重要影响,而且还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满意度[1]。相关研究显示,在采血过程中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极其重要,是采血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必须予以充分重视[2]。采血护理应注意护理效果,提高采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做好献血人员的服务工作,提升护理满意度,这对于采血工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基于此,血站采血护理要求采血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采血技能、优良的服务意识及较高的执行能力,在采血过程中稳定献血者情绪,保证采血的顺利完成[3]。在当前血站采血中多以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这种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的工作形势,导致血液报废率相对较高,护理满意度也有待提升[4]。因此,本文重点对采血中予以持续质量改进的模式对血站采血护理及血液报废率的影响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在我站进行无偿献血的部分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共计3118例,随机分为对比组与观察组,每组包含献血者1559例。对比组献血者中包括男性896例,女性663例,年龄在18~55岁,平均年龄在(45.14±3.75)岁;观察组献血者包括男性874例,女性685例,年龄18~55岁,平均年龄在(43.17±4.28)岁。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对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行一般检查、血液检测等综合评估;②与献血要求相符;③自愿无偿献血;④知晓本研究内容,并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血液系统疾病者;②沟通障碍、精神性疾病等献血者;③无法积极配合研究者。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比组献血者在采血时行常规护理,具体措施有心理护理、巡回护理、采血人员培训等内容。

1.2.2 观察组 观察组献血者在此基础上施行持续质量改进,具体措施如下:

1.2.2.1 建立专门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小组,业务科负责人担任组长,进一步完善血站质量体系文件,以保证采血护理工作更加细节化、规范化、程序化,保证并提高采血护理质量;定期组织成员接受关于采血护理持续质量改进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强化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

1.2.2.2 采血前,需要注意做好献血前的准备和健康指导,护理人员需要对献血者进行献血注意事项、献血流程的健康宣教,若献血者需要,对其中细节问题进行针对性处理,避免在实际护理中出现意外问题。

1.2.2.3 在采血时,要选择献血者弹性好、管径粗的血管,尽量确保能一针见血,提高采血效率的同时降低献血者的疼痛感;在献血者面前拆开采血所使用的针头、血袋等器具,并认真检查需使用的采血装置,有效消除献血者的顾虑;采血过程中指导献血者按照节奏抓紧和放松拳头,主动与献血者进行沟通,帮助其能保持轻松的状态,直到采血结束。

1.2.2.4 采血结束拔出针头后,嘱献血者对穿刺部位按压15~20 min,不要来回捻动,敷料应保留至少4 h;让献血者原地休息10~20 min后离开,在此过程中给予献血者帮助,为其提供细节性服务;细致观察献血者的面色、姿势等,待确定无不良反应出现后方可让其离开;详细告知献血者,献血后24 h内需避免激烈运动,合理饮食,多饮温开水,补充鲜果和蔬菜,多摄入高蛋白食物;叮嘱献血者注意针眼部位的保护,以免发生感染。

1.2.2.5 加强对献血者的心理护理,在采血工作的采血前、采血中及采血后阶段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心理变化,并给予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依照献血者的喜好,讨论其感兴趣的话题,通过播放音乐、视频等缓解其压力,指导献血者用正确呼吸方式,以缓解献血者的心理焦虑,使献血者能在平衡心态下进行献血,提高采血质量。

1.2.2.6 若献血者在采血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即刻停止采血,要嘱咐献血者,调整合理体位,使头低足高,缓解脑部缺血情况,并以适当力度对献血者合谷、人中等穴位施以按压,也可为献血者准备糖水,帮助其缓解症状[5-6]。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献血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及血液报废例数,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面色苍白、头晕、恶心、呕吐、大汗等。研究对象的护理工作满意度以本次研究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收集调查,问卷内容采取封闭式答案,包括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满意度计算以非常满意与基本满意作为基数。

1.4 统计学方法 试验数据以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算,计数资料[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若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提示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血液报废状况 对比组1559袋血液中43袋血液报废,血液报废率为2.76%;观察组1559袋血液中21袋血液报废,血液报废率为1.35%。观察组血液报废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50%,明显低于对比组的26.0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对比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采血工作是血站的基础工作,也是核心工作,通过对无偿献血者的血液的科学收集,将质量过关的血液及时地供给临床应用,保障需求患者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在抢救、急诊等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7-8]。血站采血工作意义重大、责任艰巨,将爱心献血者的血液收集起来,能够为身处险境的患者提供安全可靠的用血保证。为了保证采血的质量,在采血过程中应给予献血者优质的护理服务,保证采血工作的顺利开展[9]。同时,为了能够激励更多人参与无偿献血工作,提高人们对于献血和采血工作的正确认知显得极其重要,对于提高献血者对采血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具有重要作用[10-11]。

在采血护理过程中分别行常规护理(对比组)及常规护理基础上施行持续质量改进护理(观察组),结果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血液报废率低于对比组,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比组,这表明持续质量改进的实施,对于提升血液质量、降低血液的报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都具有优良的效果。笔者认为,这与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全面质量管理、心理护理、采血前中后细节管理以及不良反应的预防等内容。

分析其原因可知,本研究所采取的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措施中,首先成立持续质量改进专业小组,组内成员需要定期接受专业技术与优质服务等方面的培训,一方面提升了采血护理人员的采血操作技能与专业知识,另一方面使护理人员保持优秀的服务态度,为献血者营造舒适的采血环境,更好地使采血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采血工作的效率;其次,给予献血者关于采血和献血的知识健康教育,于采血前,告知献血者采血流程、可能会出现的不良反应,并通过献血宣传资料的发放,让献血者对献血采血有更加深入、正确、科学的认识,有利于消除献血者的负性情绪,从而正确面对献血工作;在采血时,给予献血者一定的心理疏导,通过主动与献血者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方式,或者播放音乐、视频等方式,有效转移献血者的注意力,既有利缓解献血者的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又有助于减轻献血者的应激反应,从而提高采血质量;最后,做好采血室内或采血车的消毒工作,重视献血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如果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则立即停止采血,采取措施,并指导献血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必要时给予其穴位按压、饮用糖水等服务,帮助献血者迅速减轻不良症状的恶劣影响,这非常有利于提高采血质量和效率,降低血液的报废率[12-13]。持续质量改进措施具有全面性、细致性和针对性,既对护理人员的操作行为形成有效规范,同时又让献血者能保持一个平和、稳定、正确的心态面对采血工作,既有效保障了采血质量,又能加强献血者对献血的正确认识,有利于使其转为固定献血者,还能够鼓励更多人愿意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当中[14-15]。

综上所述,在血站采血护理服务过程当中,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能够有利于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血液报废率的同时提高采血服务质量,有助于提高献血者的护理满意度,鼓励更多人进行无偿献血。

猜你喜欢
血站献血者血液
[聚焦6·14]世界献血者日来临前,了解一下无偿献血流程吧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18年南宁市无偿献血人群分布特征分析
影响单采献血者保留的相关因素分析
无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调查研究
信息化下血站消防安保建议
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研究
当前血站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信息技术在血站工作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