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远: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2020-12-31 10:07考晓明
山东农机化 2020年1期
关键词:植保全程农作物

考晓明

招远市位于山东半岛西北部,人口56.5万人,耕地面积3.9万公顷,其中小麦1.95万公顷,玉米1.92万公顷,花生1.5万公顷。招远是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全国高效农业示范区。招远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市长为组长的全市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招远市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的实施方案》在全市全面展开并有效工作,2019年创建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近年来,招远市政府以耕整地、播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为重点,主攻高效植保、粮食烘干、秸秆处理等薄弱环节;提升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主攻多垄多行大型花生播种、联合收获和两段收获等薄弱环节,加快推进花生种植与收获的规范化与规模化生产,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一、机械化作业水平

截至到2019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86.3万千瓦,拥有各类农业机械3.06万台,其中大型拖拉机736台,小麦联合收获机121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971台,花生收获机1357台;植保机械10756台(套),高效植保机械保有量达到355台,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6.7%,小麦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94%,玉米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4.95%,花生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5.82%,高效植保机械化水平达到62%,主要农作物秸秆机械化处理水平达到99%。全市建立粮食干燥机械化示范基地6处,2019年新增烘干机械6台,粮食烘干设备总量达到9台,总吨位330吨,谷物产地烘干机械化能力达到31.7%,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达到了农业部创建标准。

二、技术装备支撑能力

(一)农机装备配备科学合理,可满足辖区内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需要

2015年至2019年之间,招远市累计落实补贴资金6923.66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4393台套,为加快提升农机装备质量、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化发展水平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大马力拖拉机、玉米机收、秸秆还田、深松深耕、粮食烘干、高效植保等急需发展的薄弱环节机械化装备数量增幅较大,其中拖拉机保有量30662台,增幅为6.5%,大中型以上拖拉机3703台,增幅为16.5%,各类型配套农具38050台(其中深松机385台);各类播种机5274台(其中免耕播种机1938台,精量播种机3336台);植保机械10756台套,其中高效植保机355台(含无人机18架);小麦联合收获机1210台,玉米联合收获机971台;建成粮食烘干基地6处,各类粮食烘干机达9台,年烘干能力达到3.1万吨。上述农机装备在全市布局合理,配备科学,可满足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需要。

1.突破粮食烘干薄弱环节,2019年烘干机装备数量增幅较大。近几年来,招远坚持收储烘干与产地烘干协调推进,重点推广节能、环保型的低温循环式烘干机,在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园和粮食主产镇街合理规划配置烘干装备,逐步提高粮食干燥处理机械化水平。2018年在全市合理布局建设区域性粮食烘干中心6处,基本解决规模在100亩以上的种植主体粮食干燥问题。招远市穗丰农机合作社建成了1处粮食烘干中心,烘干总吨位达到100吨,极大解决了当地粮食种植大户的粮食晾晒困难,全面带动了全市层面粮食机械化干燥的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8月全市烘干设备达到9台,烘干总吨位为330吨,年烘干能力达到3.1万吨。

2.深松机具、高效植保机械等高性能农业机械保有量增长较快。全市连续3年承担了国家深松作业补助项目的省级土地深松试点任务,累计开展土地深松作业面积达0.8万公顷。全市深松机发展较快,近三年新增深松机85台,单一深松作业、深松整地联合作业成了主流。2018年底,全市拥有高效植保机械355台(含无人机18架)。多年来全市组织病虫害统防统治,统一招标飞防队等机械化组织在全市实施“一喷三防”“一防双减”高效植保作业,高效植保机械化率平均达到62%。

3.大中拖占比持续较快提高。目前招远市拖拉机保有量30662台,大中型以上拖拉机3703台,占12.07%。由于深松试点项目的带动,2018年参与农机深松整地作业的110千瓦以上拖拉机比去年又新增15台。大型拖拉机呈现出向大马力、高端型发展的趋势,极大改善了机械化深松耕整地、秸秆综合利用等作业质量的提高。

(二)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作业服务能力强,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实现了农机社会化服务有效覆盖

招远市政府通过资金支持、项目带动、分类指导、示范引领,培育了一批规模大、服务优、特点鲜明的农机合作社,在促进农机新技术推广、提升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等方面发挥了主力军作用。2018年新注册农机合作社15家,目前,全市工商注册农机合作社总数达到137家,居烟台市各县市区前列。其中国家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社5家,烟台市级示范社8家。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积极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逐渐摸索出耕整地、种植、收获、植保、烘干、秸秆处理等农机作业环节一条龙服务模式,已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年作业服务面积占全市作业面积的33%以上,实现了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覆盖。

积极整合农机维修资源,引导维修网点与农机生产企业、销售企业和农机合作社结合,打造集生产管理、维修、销售和信息服务为一体的农机4S店。目前,全市维修网点16个,农机4S店1个。同时,鼓励农机合作社大力开展“两保”服务,建成维修服务中心12个,形成了全市农机维修服务全覆盖。

(三)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清晰可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生产模式

1.小麦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操作规程与技术要点

技术路线:机械深松深耕→机械播种→机械灌溉→机械植保→机械收获(秸秆还田)→烘干

2.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操作规程与技术要点

技术路径:机械播种(免耕播种)→机械浇灌→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烘干)→机械还田

3.花生全程机械化技术模式操作规程与技术要点

技术路径:机械化耕整地→规范化机械覆膜播种→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联合收获

(四)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得到种植大户认可并广泛应用

招远市选择张星镇、辛庄镇、毕郭镇、夏甸镇和阜山镇等粮食生产区农产品主产区、高标准粮田规划区和农机化基础好的区域建设全程机械化作业示范点,提升小麦、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质量,通过示范引导、以点带面、辐射联动,实现整村整镇街推进。

三、组织保障

招远市始终把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全市选择了辛庄、张星、毕郭等现代农业示范区作为建设示范重点,打造出一批模式优、机制好、效果佳的全程机械化样板镇,采取典型引路、梯度推进的方式进行,将全程机械化工作纳入部门和镇街绩效考核。县财政设立全程机械化专项补助资金125万元,用于粮食烘干中心建设补助和全程机械化核心示范区作业补贴:投入50万元,对粮食烘干中心进行补助;投入10万元,开展农业科技服务;投入65万元,开展农机购置补贴和深松作业补贴。农机管理、推广、培训机构健全,技术示范推广、培训宣传效果显著,按照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创建具体方案组织实施。

结合推进方案要求和农时季节,以相对集中的形式及时召开各类技术推广现场会,以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为重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新技术新技能培训,加快先进适用农机化装备和技术推广。2019年召开现场会和培训会10余次,及时对大户、合作社进行技术指导及跟踪服务,积极开展玉米机收、秸秆综合处理、机械化深松、机械化种肥同播、高效机械化植保、粮食烘干等新技术试验示范。与招远市广播电视台专题部合作,开辟全程机械化专栏,对全市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工作进行专门报道,同时制作专题片,记录创建工作全过程。充分利用网络新闻媒体、科技下乡等多种媒体与形式,宣传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工作,及时采集发布农机化生产技术和作业供需信息,宣传全程机械化建设成果、工作动态,营造推进全程机械化的良好氛围。

招远的“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加速了老旧机械更新换代,实现了农业的新旧动能转换,解决了5600多名不能外出打工人员的就业,改善了1650多户的生活水平,为招远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猜你喜欢
植保全程农作物
高温干旱持续 农作物亟须“防护伞”
俄发现保护农作物新方法
夏季农作物如何防热害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厉害了!农作物“喝”上环保酵素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力以赴“虫口夺粮”保丰收,天津植保在行动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